柯尔克孜族的毡房与土方 柯尔克孜族建筑
Posted 柯尔克孜族
篇首语:知识是有学问的人的第二个太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柯尔克孜族的毡房与土方 柯尔克孜族建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柯尔克孜族的毡房与土方 柯尔克孜族建筑
柯尔克孜族多数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乌什、阿克苏、莎东、英吉沙、塔什库尔干等地,还有一部分居住在黑龙江省富裕县。柯尔克孜族逐水草而居,四季搬迁,转移牧场,其住房也是围绕着游牧和半游牧的生活而建造的。按季节和农牧业生产需要,这些住房可分为毡房和土房。
柯尔克孜族洁白的毡房,下半部为圆形,上半部为塔形,以象征白雪和他们的摇篮——绵延起伏的山峰。它比哈萨克族和蒙古族的毡房略高而顶尖,也同样具有冬暖夏凉、不存水积雪、拆装快捷、搬运方便的特点。
毡房主要由柳木、桦木、楸木制作的栅栏、支架、天窗架、门框组成。栅栏可伸缩,用4至5根木条,由骆驼皮条固定成菱形网格,一般的毡房需4至5块栅栏。支架撑条的多少决定毡房的大小,一般从40根到上百根不等。栅栏外面围上编有花纹的芨芨草帘,外覆白色围毡和篷毡,用织有花纹的毛织带绑扎。天窗顶部有一块活动的3至4平方米的天窗盖毡,在夜晚或风雨天时用毛毡绳拉动盖在天窗上,以防风遮雨。
毡房内的摆设布置十分讲究。地面多铺擀制压花的多色毡毯和补花、贴花、多色花的毛织毯。冬天,在毡毯上面还铺有牛、羊、马皮制作的方形皮毯,皮毯上面再铺褥子当座位。进门右侧由多色花纹图案的芨芨草帘隔成储藏室,放置餐具和食品,柯尔克孜族擅长养马,喜欢喝马奶,每家都有用整张羊皮做的酸奶筒,每天倒进新马奶,搅拌后就成了酸奶。
右后角的开列盖上面,挂一块直径1米左右的编织毛袋,内藏首饰等。毛袋前为年幼子女的铺位,上方挂一块绣花的丝毯或天鹅绒毯,外围围着绣花丝织围帘。进门正对面靠栅栏放置木箱和其他笨重物品,上面摆着被褥、枕头,前面则是客人的座位和铺位。
在农耕和半农半牧地区的柯尔克孜族人则住土房。土房的墙壁厚而坚固,有用土坯和生砖垒砌筑的,也有用黄土夯筑的,离牧区近的用草皮叠砌。土房多为长方形,也有方形的,平屋顶中央有个小小的天窗,夜晚或风雨天盖上活动的花毡盖或木板的窗木盖。开一扇或两扇门,门板外面挂芨芨草帘。门的对面墙上有两米左右的窗台式壁龛,放置被褥、枕头,上面盖着绣花的丝毯。房门左右墙上修有小壁龛,放置马鞍和平时用的小物件。室内左侧另搭炉灶,供土炕取暖。土炕面积与室内地铺相当,炕上铺有毡毯、竹席和芨芨草席。富裕人家的土房,还设有客房、厨房、储藏室。庭院里种花栽树,像果园一样。
相关参考
柯尔克孜族洁白的毡房,下半部为圆形,上半部为塔形,以象征白雪和他们的摇篮——绵延起伏的山峰。它比哈萨克族和蒙古族的毡房略高而顶尖,也同样具有冬暖夏凉、不存水积雪、拆装快捷、搬运方便的特点。毡房主要由柳...
走进柯尔克孜族牧民的毡房,周边围墙上一张张极富民族特色的精美壁挂,首先会给客人带来一种强烈的美感,似乎置身于一座小巧的艺术殿堂。壁挂,是柯尔克孜族家庭的一种必备的装饰,也是一种民族手工艺品。形状多为长
柯尔克孜族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边陲,生活在帕米尔高原东部、天山南脉与昆仑山北陂之间。中国柯尔克孜族的人口,1949年仅有66000多人。五十年代后,柯尔克孜族的人口增长较快。至1990年人口
柯尔克孜族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边陲,生活在帕米尔高原东部、天山南脉与昆仑山北陂之间。中国柯尔克孜族的人口,1949年仅有66000多人。五十年代后,柯尔克孜族的人口增长较快。至1990年人口
东迁后的黑龙江柯尔克孜族人为六个姓氏,即达本(吴)、额齐格(常)、嘎博韩(韩)、赛音德尔(蔡)、博勒特尔(郎)、格尔格司(司)、约在清末又从蔡姓中分离出来了刘姓。建国后,婚姻自由,并在政策上允许男女双
柯尔克孜族传统的游牧生产与气候的变化关系密切,何时配种,何时接羔,何时转场搬迁,何时剪毛,何时宰牲熏肉,何时加工畜产品,何时准备饲料等,都要根据气候的变化来决定。柯尔克孜先民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天文现象
柯尔克孜人能歌善舞,有着深厚且悠久的音乐文化传统,其传统音乐有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两类。柯尔克孜族主要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音乐与哈萨克族相近,包括“阿赞”、“塔拉乌克”、“加帕拉尚”和一些宣扬伊斯兰教
柯尔克孜族传统的游牧生产与气候的变化关系密切,何时配种,何时接羔,何时转场搬迁,何时剪毛,何时宰牲熏肉,何时加工畜产品,何时准备饲料等,都要根据气候的变化来决定。柯尔克孜先民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天文现象
《玛纳斯》的叙事很有特色。它对于人物与事件的叙述采用的是由本至末的顺时的联贯叙事方式,即不打破自然时序,基本按照事件发生的时序对事件进行叙述,每一部都是从英雄的诞生写到英雄之死,这与采用倒叙方法叙事的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面对外国侵略者对新疆地区的蚕食鲸吞,柯尔克孜族人民与新疆各族人民一道,进行了保家卫国的英勇斗争。1856年沙俄入侵伊塞克湖地区,遭到柯尔克孜人民的坚决抵抗。1865年柯尔克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