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青岛邮电博物馆的发展历史
Posted 邮电
篇首语: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青岛邮电博物馆的发展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青岛邮电博物馆的发展历史
2009年中国联通青岛市分公司出资近千万元修缮的青岛邮电博物馆于2010年11月21日正式对外开放。
该邮电博物馆是一个集现代工业遗产、德式老建筑、邮电专题博物馆、科普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文化与旅游场所。
馆藏文物展品约1000余件,历史图片2000余张,以历史为线索,向游客展现了百年来的邮电通信发展旅程。
该馆运营定位半公益性质,是一座综合性的参观购物休闲场所,并定期免费向青岛市中小学生开放。
在建设格局上完全恢复了1901年胶澳德意志帝国邮局的历史原貌,成为青岛老城区文化地带的一道亮丽风景。
该博物馆占地面积2500㎡,馆内展陈面积1400㎡,一楼为接待大厅和免费展览区,二、三楼为主展览区。
1893年,清政府在胶澳总兵衙门后山的杨家村(今市北登州路一带)设立了青岛第一个近代通信机构——胶澳电报房,青岛邮电迈出第一步。
1897年德国入侵青岛后,在青岛租借地和胶济铁路沿线城镇设立了较系统的邮电通信设施和管理机制,实行邮政、电报、电话三家分营制度。
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接管了胶澳和胶济沿线德国邮电通信机构。
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主权,青岛邮电通信成为中国邮电体系的一部分。
1938年,日本再次侵占青岛,垄断了青岛的邮电通信设施和业务。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权将青岛邮电恢复原有邮政、电报、电话管理体制。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青岛邮电通信发展大步迈进。
特别是1979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青岛的邮电通信事业已经全面与国际接轨。
电话、传呼、大哥大……这些名词渐渐淡忘,取而代之的是3G 、宽带、视频、彩信、博客等新潮名词。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扒一扒华中地区最大的战备电台工事和亚洲一战唯一遗址
作为一名伪军迷一直对军事的东西比较有兴趣,在青岛去看了看当年亚州唯一的一战遗址,位于市北区的青岛山公园内。现在已经建成了一战遗址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清末,胶东半岛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德国重点经营青岛,
作为一名伪军迷一直对军事的东西比较有兴趣,在青岛去看了看当年亚州唯一的一战遗址,位于市北区的青岛山公园内。现在已经建成了一战遗址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清末,胶东半岛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德国重点经营青岛,
中国电信,中国邮政以前是一家,合称邮电局。和中国移动无关。1998年,国务院对邮电经营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改革原有的邮政、电信由邮电局统一经营模式,实行邮政、电信分开经营。把邮电局拆分为相互独立的邮政局
中国电信,最初被称为“中国邮电电信总局”。1995年进行企业法人登记,从此逐步实行政企分开。1998年,邮政、电信分营(中国邮电在此时分离出事业性质的中国邮政和企业性质的中国电信),开始专注于电信运营
中国电信,中国邮政以前是一家,合称邮电局。和中国移动无关。1998年,国务院对邮电经营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改革原有的邮政、电信由邮电局统一经营模式,实行邮政、电信分开经营。把邮电局拆分为相互独立的邮政局
近代人物中文名:符集庭出生地:海南文昌宝芳乡流嘴村职业:海南邮电分局局长信仰:中国共产党(历史lishixinzhi.com)人物生平1939年8月,琼崖特委收到党中央指派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送来一部1
(新中国成立后,青岛纺织工业发展迅速,仅棉纺厂纱锭规模就近50万枚)青岛纺织业发端于1902年,是青岛市的母亲工业和中国最早的纺织工业基地之一。在百年的历史进程中,青岛纺织为推动青岛的城市化进程、哺育
1.青岛的栈桥有什么历史故事吗青岛栈桥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1892年清政府派登州总兵章高元带四营官兵驻扎青岛,为便于部队军需物资的运输,建了两座码头,其中一座就是栈桥,1893年竣工,长
是栈桥吧青岛栈桥栈桥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为总兵衙门章高元所施,1893年竣工。全长200米,宽10米,石基灰面,桥面两侧装有铁护栏,是青岛最早的军事专用人工码头建筑。德国侵占青岛后,栈桥
1.青岛的历史青岛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道教的发祥地,6000年以前,这里已有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东周时期建立了当时山东地区第二大市镇——即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三次登临现位于青岛胶南市的琅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