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史 刘文辉
Posted 川军
篇首语: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国民党史 刘文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国民党史 刘文辉
刘文辉
字自乾、病虞,法号玉猷,四川大邑人。1895年1月10日生于大邑县安仁镇。幼读私塾。1908年入四川陆军小学。1911年就读于西安陆军中学。1912年入北京陆军第一中学。1914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炮科学习。1916年毕业后在川军第二师中任上尉参谋。1917年经其堂侄刘湘介绍入川军第八师任营长,不久升任第二十九团团长。1921年被刘湘委任第一混成旅旅长。1923年在川军内讧后被刘成勋任命为第九师师长兼成都卫戍司令。4月退出成都率部去宜宾。1924年支持刘湘倒熊 (克武) 的活动。此后刘湘与刘文辉分据川东、川南,形成二刘合作的局面。1925年被北京政府任为四川军务帮办。7月参加川军将领讨伐杨森的军事活动,9月改编杨部,兼任第三十一师师长。后率部驻成都,扩大了自己的势力。1926年配合刘湘讨伐袁祖铭。北伐开始后与川军将领通电讨吴 (佩孚),表示拥护北伐。11月26日被委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军军长,11月27日任川康绥抚委员会委员。不久兼川康边防总指挥。1927年6月率部击败刘成勋,占领西康等地。7月6日特任军事委员会委员。1928年初在川军杨森、罗泽洲等进攻刘湘时,刘支持刘湘,在混战中将势力扩大至川东。9月被国民政府任为川康边防总指挥。11月7日任四川省政府主席。11月13日任国军编遣委员会川康裁编军队委员会委员。1929年春击败杨森、李家钰、罗泽洲的进攻。1929年唐生智反蒋,通电支持。1930年中原大战时,任阎冯方面第六方面军总司令,于9月6日发表反蒋通电,但并未出川作战。1931年2月再任四川省政府主席。1933年秋与刘湘展开争夺四川统治权的战争,刘文辉战败,退守西康。1934年12月29日任西康建省委员会委员长兼中国国民党西康省党部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同年底红军长征过西康时,一方面对红军作战,同时也力拒中央军入境。1936年2月25日任中将。1937年9月13日任第五军团军团长,9月18日加上将衔。1938年刘湘在武汉病逝后,与邓锡侯、潘文华、龙云在成都商讨川康滇三省反蒋问题,并订定秘密协定。1938年12月17日任西康省政府主席。后在西昌设立西康省主垦委员会,自兼委员长,与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昌行辕相对抗,反对蒋介石控制西康。后在“甘孜事变”中为保住自己的地盘,将班禅行辕赶出西康。1942年平定西康的土匪叛乱。1945年10月22日任川康绥靖公署副主任。同年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1946年拒任蒋介石所委之蒙藏委员会委员长,继续担任西康省政府主席,兼整编第二十四师师长及西康军管区司令。1947年底任国民党西康省党部主任委员。1948年任川康绥靖公署主任。1949年3月29日任川康滇黔四省联合“剿匪”总指挥部副指挥官。12月9日与邓锡侯、潘文华在四川彭县通电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林业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至第四届常务委员及四川省委员会副主席、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1976年6月24日病逝于北京。著有 《军事哲学纲要》《刘文辉讲演录》《走到人民阵营的历史道路》。
相关参考
知名人物 刘文辉生平故事简介,刘文辉历史评价,刘文辉怎么死的?
刘文辉(1895—1976),字自乾、病虞,法号玉猷。1895年1月10日出生在四川大邑县安仁镇。父亲刘公赞,一生务农,母亲高氏,生有六子,刘文辉最小。刘文辉长兄刘文渊是清末举人,曾任四川省谘议局议员
刘德成字佩之,松江省(今黑龙江省)阿城人。1948年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去台湾,续任台湾当局“国民大会”代表。1991年12月被国民党提名为第二届“国民大会”不分区代表。1993年8月
刘光华江苏灌云人。1943年9月19日生。台湾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博士。1976年以学生身份参加国民党“十一大”。1988年为国民党“十三大”代表。1992年、1995年12月当选台湾第二届、第三届“立
刘牧群字芳秀,号挺生,福建沙县人。1905年4月9日生。1924年曾入保定航校第一期,后曾入陆军大学特五期学习。历任北京政府航空署飞行员、国民军第三军航空先遣队飞行员。1929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航
刘天禄台湾台北市人,1903年生。日本大学法学部毕业。毕业后,在日本长期从事贸易。1963年、1969年、1976年、1981年被聘为国民党第九、十、十一、十二届中央评议委员。1986年10月23日病
刘艾达黑龙江哈尔滨人。1944年6月8日生。先后毕业于台湾陆军军官学校第三十六期、三军大学陆军学院1978年班、三军大学战争学院1981年班、三军大学兵学研究所1986年班。曾任台湾陆军步兵学校上校处
刘赤忠台湾海军军官学校毕业,曾入台湾三军大学兵学研究所深造。曾任首届三军大学海军学院院长。1988年任参谋总部计划参谋次长室次长,军阶海军中将。
刘大白原名金庆炎,字伯桢,浙江绍兴人,1880年生。早年赴日本读书,并加入中国同盟会。1908年与王子余等合办《绍兴公报》。1912年任该报主笔。二次革命失败后,去日本。袁世凯死后,曾任浙江省议会秘书
刘定邦广东番禺人。1918年生。毕业于黄埔海军学校第二十二期航海科。曾担任副官、中队附、分队长、中队长。1955年1月任台湾“中胜”舰舰长。1961年1月任职于“海军总司令部”。后入美国海军大学指挥班
刘积学字群式,河南新蔡人,1880年生。1903年科举人。先后毕业于河南武备学堂、日本日语专门学校、东京实业学校、东京法政大学。1904年创设半日制学堂,后成立学会。1906年在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