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克族有啥有趣婚俗 塔吉克族习俗
Posted 塔吉克族
篇首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塔吉克族有啥有趣婚俗 塔吉克族习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塔吉克族有啥有趣婚俗 塔吉克族习俗
也许你知道许多少数民族的婚礼,但是你知道高原上的婚礼吗?在海拔40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上,居住着我国塔吉克民族,这是个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民族,他们的生活富有神秘的色彩,而他们的婚礼也是别具一格的。
塔吉克族的婚礼要举行三天,热闹而隆重。第一天,新郎和新娘要在自己的家里进行打扮和准备,男女两家忙忙碌碌,喜气洋洋。新郎和新娘都要挑选自己的陪伴。
另外,在衣着上也颇讲究,衣饰上除了要穿民族特色的服装外,重要的是要在新郎头上缠上红、白两色的布,这是新郎重要的标志;新娘则要戴上系有红、白两色手绢的戒指,这种装束象征着吉祥和幸福。
第二天,婚礼进入高潮,新郎骑高头大马,由亲朋好友护驾,弹起民族乐器,浩浩荡荡来到女方家迎亲。迎亲时,男方要准备一份厚礼——一只肥羊,送给女方家。迎亲的队伍来到女方家门口时,女方的父母及亲戚朋友要在门口迎接迎亲队伍的到来。这时,新娘的女伴代表新娘要向新郎敬上高原的最纯洁、最富有营养的两碗放了奶油的牛奶,新郎当众喝光,表示接受了女方的盛情和甜蜜的爱情。
新郎下马后,新娘的奶奶要向孙女婿的肩上撒些面粉,表示祝福,愿两个年轻人互敬互爱,白头偕老。进屋后,新郎要向蒙着面纱的新娘赠送礼品,并和新娘交换系有红、白布条的戒指。
尔后,新娘的父母要拿出丰盛的食品招待新郎和迎亲来的人们。人们吃完喝完之后,便开始举行高原上特有的赛马、叼羊等娱乐活动。能歌善舞的青年男女吹起鹰笛,打起手鼓,欢乐的气氛进入高潮。
新娘和新郎虽然已领取了结婚证,但在晚上还举行宗教仪式——“尼卡”。阿訇要为这对青年人证婚,并为他们祈祷祝福,还要共饮一碗盐水,象征他们的爱情是永恒的。新娘的父母也要为这对将要建立家庭而独立生活的青年人祝福,并向女婿赠送礼品。
第三天早晨,新郎和新娘要同骑一匹马回到男方的家。路上,伴随的青年男女们弹起各种乐器,边歌边舞。马到门前时,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婆婆要亲自给儿媳妇端上两碗放有酥油的牛奶,骑在马背上的儿媳妇喝完后才能下马。
从下马的地方到洞房早巳铺好了红毯子,新娘子踏着红毯子进新房,表示幸福甜蜜的新生活的开始。这天,客人们来的很多,男女引吭欢歌,婆婆起舞,尽情娱乐,直到太阳落山,人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婚礼举行后的第三天,娘家人要来赠送礼物和饭食,表示还挂记着自己家的女儿。男方也要给娘家人每人送一份礼物表示感谢。这些礼节结束后,新娘才能揭去脸上的面纱,开始正常的家庭生活。
相关参考
乌孜别克族的家庭一般多是父母、兄弟分居,虽然也有祖孙三代居住在一起的,但为数极少。他们视家庭为神圣的社会团体。父亲是家庭的户主,负责子女的教育和成家立业等,而子女则须尊重父母,孝敬长辈,否则就会受到人
乌孜别克族的家庭一般多是父母、兄弟分居,虽然也有祖孙三代居住在一起的,但为数极少。他们视家庭为神圣的社会团体。父亲是家庭的户主,负责子女的教育和成家立业等,而子女则须尊重父母,孝敬长辈,否则就会受到人
“纳吾鲁孜”来自波斯语,是“年头或元旦”的意思。也就是说按照哈萨克族的古代历法,这个节日表明新年出街来临。纳吾鲁孜节,即哈萨克族春节,“纳吾鲁孜节”哈萨克语为“辞旧迎新”之意,按照哈萨克族的古代历法,
习俗哈萨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饭要先敬老人,一般在进餐时习惯长辈先坐,其他人依次围着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毡子上。在用餐过程中,要把最好的肉让给老人。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对登门投宿的人,主人都要拿出最
自从哈萨克人信奉伊斯兰教后,与之相联系而形成的禁忌很多,最主要的是:忌食猪肉和非宰杀而死亡的牲畜肉,忌食一切动物的血。牲畜一般要由男性宰杀。吃饭时,不能把整个馕拿在手上用嘴啃。在毡房内不许坐床,要席地
按照哈萨克的习俗约定,同一部落特别是七代以内的近亲不能通婚。哈萨克族的结婚仪式十分隆重,结婚前都要举行一系列走访和喜庆娱乐活动,他们对氏族部落内的任何一家婚事都象自家办喜事一样热情参与、欢乐与共。婚礼
新疆各民族民歌中,哈萨克族民歌和维吾尔族民歌是两种最活跃的民间音乐。我生活的伊犁就是哈萨克族自治州。哈萨克意思是“避难者”,他们祖先是两汉时的乌孙、康居等部族。新疆128.7万哈萨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伊犁
新疆各民族民歌中,哈萨克族民歌和维吾尔族民歌是两种最活跃的民间音乐。我生活的伊犁就是哈萨克族自治州。哈萨克意思是“避难者”,他们祖先是两汉时的乌孙、康居等部族。新疆128.7万哈萨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伊犁
黄河上游起源说。俄罗斯著名的通古斯学家希罗科戈罗夫·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史禄国),在《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组织》一书中,通过对北方通古斯人的考察认为:北方通古斯的民族志,在许多实例中,表明北方通古斯人是
黄河上游起源说。俄罗斯著名的通古斯学家希罗科戈罗夫·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史禄国),在《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组织》一书中,通过对北方通古斯人的考察认为:北方通古斯的民族志,在许多实例中,表明北方通古斯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