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李世民只派他打了一仗就弃之不用世人视他为辉耀千古的一代名将

Posted 名将

篇首语:对于攀登者来说,失掉往昔的足迹并不可惜,迷失了继续前时的危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李世民只派他打了一仗就弃之不用世人视他为辉耀千古的一代名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李世民只派他打了一仗就弃之不用世人视他为辉耀千古的一代名将

古代帝王往往得到一个勇战沙场的大将时都会对他们敬爱有加,因为是他们的存在得以让国土完整,因为是他们的存在让百姓免受饥寒。但奇怪,一位唐代名将在替君王打了一场战役之后就不再被弃用,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不多卖关子了,这个人就是大将苏定方。据史书记载,他方骁勇多力,胆气超群,年纪轻轻就跟随父亲征战,多次率先冲锋陷阵。当时,苏定方的父亲苏邕在自己的家乡是个小有名气的好汉,因为频频发动暴乱的原因,他的父亲便组织起了一支乡勇团练,保护了本乡百姓的一方平安。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句话在苏定方的身上是褒义的,那个时候的苏定方十五岁,在战场上的这位少年罕有敌手,简直是威风八面。在父亲不幸战死之后,苏定方就成为了这支队伍的头领。

虽然苏定方是很厉害,这支队伍也屡屡获胜,其实你知道吗,这支队伍也就一千来人,他的规模始终是不能够成大器的。为了能够展现自我展现这支队伍的强大,苏定方带着他的一众手下,投奔了当时在河北一带很有名声的起义军首领窦建德旗下,成了窦建德麾下一员大将。他本就有着出色的实力,所以很快就在窦建德军队中脱颖而出。但是,窦建德后来被李世民所消灭,苏定方跟随着他的义父高雅贤转而投奔刘黑闼,这次幸运也没有降临,刘黑闼随后也被李世民所消灭。万般无奈之下,苏定方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开始以种地为生。

唐贞观四年,唐朝北伐,名将李靖挂帅,苏定方此时也被征召入伍。在这一系列战斗中,苏定方可谓是如鱼得水,充分展现出了他的英雄风采,所以他离功成名就只差一个让他上战场的机会。尤其是在最后,苏定方的队伍只剩下两百余人,而他们要执行的是闪击颉利可汗的"斩首行动",面对军队人员上的凶多吉少,最后苏定方凭借着自己高超的判断力,深入虎穴,为最后成功擒获颉利可汗立下了汗马功劳。胜利凯旋后,李世民甚为高兴,包括苏定方在内的大臣都受到了嘉奖。但是令苏定方意想不到的是,这次战争并没有让李世民知道他苏定方的存在,直至李世民驾崩的贞观二十三年,苏定方彻底被李世民遗忘了。

到了永徽六年,皇帝为唐高宗李治,可想而知现在重用苏定位早已为时过晚,此时的苏定方已年近六十三了。不过苏定方证实了那句话,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复出后打了不少漂亮仗,在他人生的最后十年里,击败吐蕃,平西域,为唐朝开疆辟土数千里。这个战绩,别说在整个唐朝历史上罕有对手,就是放在整个中国史里,也是出类拔萃的存在了。后世人对于苏定方的评价极高,不论是对手,还是战友,对他称赞有加,都称他是一代名将,简直就是辉耀千古。

我大可以说,李世民遗忘了他仿佛是错过了全世界,无论是才能还是品行道德,哪一点他不值得得到君主的肯定与重用呢?

自己的(148)这支(1)队伍(1)

相关参考

薑維上台後,馬岱為啥只打了一仗就被永久雪藏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一統中原之後,開始對西北虎視眈眈,出兵經略關中。鄰近關中的西涼地區,歷來是軍閥馬超和韓遂等人的根據地,他們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憤然起兵,與曹操展開一場持續數年的大戰。建安十

希特勒点名让日本攻打印度,日军10万大军,为啥打一仗就不敢打了

原问题:希特勒点名让日本攻打印度,日军10万大军,为啥打一仗就不敢打了?这是作者在‘悟空’上看到的一个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下面我就来简单解答一下。这场战役所说的是二战史上著名的「”英帕尔战役”。这

历史秘闻 希特勒点名让日本攻打印度,日军10万大军,为啥打一仗就不敢打了

原问题:希特勒点名让日本攻打印度,日军10万大军,为啥打一仗就不敢打了?这是作者在‘悟空’上看到的一个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下面我就来简单解答一下。这场战役所说的是二战史上著名的「”英帕尔战役”。这

日本侵华战争耗时14年,去印度打一仗就撤军

大家都知道,在二战期间,日本在中国战场上肆意妄为、制造无数的杀戮,为了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首选目标就是中国,对我们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而且这一侵略就是14年的时间,主要的兵力都是放在这里。虽然

历史秘闻 抗战胜利后,我们和日军又打了一仗

1945年,杜鲁门在白宫签署了对日本投放原子弹的文件。此前,盟军发动硫磺岛战役,伤亡近3万人。发动冲绳战役,盟军伤亡7万余人。如果再发动一次XX战役,伤亡数字恐怕要破10万了,这样,杜鲁门的总统宝座可

儒家视他为窃国奸臣,法家视他为人才,乱鲁家臣却在晋国得善终

公元前505年6月,鲁国正卿季孙如意去世。作为鲁国执政卿,季孙如意为人极为霸道,以致众多鲁人对他不满。对季孙如意不满的鲁人因此联合鲁昭公,共同讨伐季孙氏。关键时刻,「”三桓”家族的孟孙氏与叔孙氏主动帮

儒家视他为窃国奸臣,法家视他为人才,乱鲁家臣却在晋国得善终

公元前505年6月,鲁国正卿季孙如意去世。作为鲁国执政卿,季孙如意为人极为霸道,以致众多鲁人对他不满。对季孙如意不满的鲁人因此联合鲁昭公,共同讨伐季孙氏。关键时刻,「”三桓”家族的孟孙氏与叔孙氏主动帮

历史人物 他是千古第一谏臣,墓碑先被唐太宗掀倒为何却又重立

纵观历史,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宰相魏征可以称得上千古第一谏臣,他任官期间敢于直言不讳地向李世民纳谏,为人刚正不阿,素有美名。唐太宗李世民视他为“可以正衣冠的镜子”,在魏征去世后曾痛哭流涕,亲自刻写碑文,

唐朝一开国功臣,皇帝视他为心腹,只因为一个女人,被唐太宗处死

古人云:“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对于那些开国皇帝来说,在打天下的时候,离不开文臣武将的辅佐,一旦新的王朝建立,天下稳定之后,功臣就成了皇帝的威胁。在中国历史上,不少皇帝都曾对开国功臣痛下杀

被誉为“千古一帝”的李世民,在晚年做过哪些荒唐事?

被誉为“千古一帝”的李世民,在晚年做过哪些荒唐事?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中国古代的所有帝王当中,李世民是出类拔萃的一位,他被世人誉为“千古一帝”,古代的皇帝常以他为楷模,谏臣们也以他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