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农民工出身的南明四镇将军

Posted 总兵

篇首语: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历史 农民工出身的南明四镇将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历史 农民工出身的南明四镇将军

明末,想找个适合正面宣传报道的人,比找雷锋都难。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黄得功,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

黄得功(1594-1645),字虎山。《明史》认为黄得功是开原卫人,《石匮书后集》认为他是顺天人,《明季南略》拿他当凤阳灵璧县人。至于他到底是哪里人,没个准,实在要较真,自己扔硬币,或研究研究模糊数学,看看能不能派上用场。

哪儿人都不清楚,说明这人起点太低,未成名之前大家都不拿他当回事。后来一不留神成了英雄人物,再回头去找,先进事迹就要掺杂民间传说了。此外,就是这人并不特别成功。真风流人物,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他老人家的老家在韶山冲!

黄得功从名不见经传的农民工,到著名的实力派军事家,完全得益于马士英。黄得功最终靠上马士英,是由于偶然遇上了杨文聪。

杨文聪(1596―1646),字山子、龙友,号陈龙、鹤巢、雪Q,贵阳人,后流寓金陵。杨文聪万历四十七年举人,官至兵部郎中,清兵入闽,被执不屈而死。杨文聪博学好古,善画山水,为“画中九友”之一。有一次,杨龙友进京,行李带得太多,急需半路上雇佣的个体运输户,拿下这份订单的便是黄得功。黄得功手上有几头毛驴,靠跑黑户运输,偷税漏税,养家糊口。

杨龙友,马士英的甥婿。有人说他是马士英的妹夫,其实不对,他是马士英妹妹的女婿,比老马低一辈。

杨龙友与黄得功走在半道,结果出事了。

杨先生是个文人,但对面来的却是提刀骑马的真强盗。结果,杨先生的楞劲还在后台运行,黄得功已三下五去二,以少胜多,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强盗给解决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黄得功救了杨龙友,不收一分业务增值费,让客户大受感动。过意不去的杨先生,心想我家舅爷正好在部队当首长,部队办事也地方方便。于是,情不自禁找到马士英,帮黄得功安排了一份正式工作。

有史料说黄得功“少负奇气,貌伟胡髯,两颐倒竖,膂力绝伦”,估计也是后来照葫芦画瓢,后来补上的。没有杨龙友,黄得功就是擅长体力活的农民工,能拿到欠薪也就不错了。

因为这个机遇,黄得功个体户就不干了,转业到部队,改到马士英手下当军官,先后累功至游击,副总兵。

崇祯十一年,黄得功从总督熊文灿同张献忠、革左五营等战于南直隶江北、河南一带,加太子太师。崇祯十五年,黄得功大败流贼张献忠於潜山,官至庐州总兵。又随马士英平定叛将刘超,论功封为靖南伯。

黄得功的政治合格,体现在他军纪严明。他工作过的庐州、桐城、定远等地,地方上的广大干部和群众都为他立生祠。要知道,明末那是什么军纪呀,你的部下要是没抢劫、杀人,你都不好意思讲我在部队混过,别人也以为你是保安公司的。

为表彰先进、激励后进,朱由崧在江南自立后,黄得功很快再封为侯,他这才与刘良佐、刘泽清、高杰并称为四镇。当兵当到这份上,几乎就是顶点。再努力奋斗,那就成赵匡胤将军了。

不过,黄得功也差一点违法乱纪。

史可法与马士英矛盾重重,马士英看上的黄得功,史可法也看上了。

高杰很跋扈,史可法太不放心了。所以,他让黄得功驻扎到仪真,暗地里牵制一下高杰。高杰这人不地道,没人盯着,这主说不准哪天就逆天了。黄得功有个同姓的朋友黄蜚,准备赴登莱总兵之任,黄得功率骑兵三百由扬州往高邮迎接。高杰想,坏了,黄得功要抢老子地盘了!于是,在路上埋伏下精兵。黄得功走到土桥,部队正在做饭,高杰的伏兵四起,黄得功拼得一条老命,才回到了自己的驻地,随行的三百骑全部战死了。

更吐血的还不是这个,黄得功玩命时,高杰真的来仪真抢地盘了。虽说没得逞,黄得功所部损失惨重。

无缘无故吃这顿闷亏,黄得功气大了,他发表声明,要与高杰决一死战。史可法急了,召开了多次协调会,才使双方勉强和解。

1645年,高杰进趋河南,黄得功准备趁时袭击高杰军报仇雪恨。幸亏被人发现早,朝廷出面做工作,黄得功才没有犯错误。

这么闹下去,史可法觉得也不是个办法,敌情没工夫研究,还天天花心思打探不稳定因素。最后,感到还是黄得功的思想工作好做,安排他重新移镇庐州去了。

庐州,还真是弘光朝的生死要地。弘光元年四月,左良玉起兵东下,朝廷炸开了锅。若不黄大帅军事本领过硬,马士英、阮大铖到哪用兵如神?关键时刻,黄得功不辱使命,与左部决战于芜湖,一个回合不到即大获全胜,挽救朝廷于危卵之中。

但是,弘光朝的命运,远非一两个人就能够支起。清兵大举渡江,得知道朱由崧跑路后,赶紧分兵袭取太平。黄得功刚刚收兵屯于芜湖,准备洗洗睡了,不料“纭纭纭鄙骤然响起――朱由崧就来敲门了。

在突如其来的朱由崧面前,黄得功充分呈现出自己的作风优良。瞧见惊魂未定的朱由崧,黄得功的第一直觉,不是曹丞相的机遇感,而是诸葛丞相的使命维艰,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一心担忧皇上的安危――黄得功落泪道:陛下死守京城,臣等还可以尽力,为什么听信奸人的话,仓卒来到这里!而且臣现在对敌,怎么能护驾?

朱由崧一声叹息:除卿,无人可以依了……

黄得功跪地:“愿意效死。”然后,率军迎敌。在芜湖板子矶,他与清兵血拼大战,手臂受伤几乎脱落。不得已,他以布裹臂,佩刀坐小船,指挥麾下的八总兵继续迎敌。

四镇之一刘良佐,此时已经降清,在岸上大声招降。黄得功怒叱他时,被箭射中咽喉左边。黄得功掷刀于地,拔箭而死。其妻闻讯,自杀而亡。其部下总兵翁之琪,赴江自沉……

清古世余《板子矶怀古》诗曰:“黄家战血楚江流,故垒萧萧烟水浮。北望孤忠空拒左,南驱遗恨失吞刘。鼓声夜壮北青峙,荻影风摇白马洲。一代将军无麦饭,丹崖片石已千秋。”诗中的“黄家”,即黄得功。历史舞台上,笑到最后的,都是机灵鬼――甘做满清鹰犬的刘良佐,以功隶汉军镶黄旗;黄得功部中军田雄,他背起朱由崧来到清营,将帝王的头颅卖了个大价钱

相关参考

南明最坚定捍卫者 抗清名将李定国

1644年3月,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帝朱由检于煤山自缢。4月,原明朝总兵吴三桂引领清军入关。南方的南明政权腐朽不堪,根本抵挡不住清军的猛烈攻势,江南等地迅速陷落。在关键时刻,一位农民军将领扛

南明最坚定捍卫者 抗清名将李定国

1644年3月,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帝朱由检于煤山自缢。4月,原明朝总兵吴三桂引领清军入关。南方的南明政权腐朽不堪,根本抵挡不住清军的猛烈攻势,江南等地迅速陷落。在关键时刻,一位农民军将领扛

明朝 南明福王朱由崧皇太后邹氏

福王朱由崧皇太后邹氏邹太后是京师(今北京)人,福恭王朱常洵的次妃,弘光帝朱由崧的生母。崇祯十四年(1641),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攻破洛阳,杀死了福王朱常洵,邹太后与朱由崧一起逃到怀庆(今河南沁阳)。第

占据江西全境,拥兵八十万众,左良玉为何还要选择造反

在南明建立前后的那段时间里,留给后世最大的疑问就是:左良玉兵精粮足,为何没能成功染指南明政权呢?在南明弘光政权执政期间,左良玉(及其后代)的存在感都不高,最风光的反而是后来居上的江北四镇。江北四镇的首

历史人物 崇祯为什么退守南京之后再建立南明,而是选择自杀呢

明朝在我国历史上仅仅存在了276个年头,明朝末年朝廷内忧外患,当时朝廷一方面要对抗来自后金崛起的势力,另一方面又要面对来自吴三桂、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势力。>>面对这样的情况明朝最终不堪一击,当李

历史人物 高仙芝

  高仙芝(?―756.1.24)  高句丽人,唐朝著名军事将领。  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父亲高舍鸡,起初以将军在河西(指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从军,后立军功,官至四镇十将、诸卫将军。高仙芝姿容俊美,

历史人物 南明四藩镇之一 明末兴平伯高杰简介

高杰(?—1645年),字英吾,陕西米脂人。与李自成同邑,同起为盗,原为李自成部将,绰号翻山鹞。投降明政府后参加对农民军的追剿,升任总兵官。>>明朝灭亡后,在江南拥立福王朱由菘登基,被封为兴平伯,与刘

历史人物 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永历帝朱由榔是南明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即位的皇帝。公元1646年即位,年号永历,史称永历帝。  公元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城,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于眉山自缢。崇祯皇

历史人物 李成栋杀了南明两帝,他为什么还要反清复明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成栋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李成栋是陕西人,明朝末年参加了农民起义,绰号“李诃子”,在李自成的部将高杰麾下效力。后来高杰率部投奔明朝,李成栋也因此加入

揭秘朱由崧为什么被称为“蛤蟆皇帝”?

崇祯十七年,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留下罪己诏之后,在眉山自缢,由朱元璋开创的大明皇朝在这里结束。同年五月,马士英、阮大铖及四镇军阀在南京拥立朱由崧登基,改元弘光,成为南明的第一任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