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的大人物竟然这样喝酒

Posted 华佗

篇首语: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中的大人物竟然这样喝酒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三国中的大人物竟然这样喝酒

2、商朝灭亡原因竟然是喝酒?商纣王只因太爱喝酒

三国中的大人物竟然这样喝酒

《三国演义》书中写以酒谋事28次,占饮酒总次数的9%;同样是战争题材,《水浒传》以酒谋事21次,占总数的3.26%。怪不得有言道:“看了《水浒》学打架,看了《三国》学狡诈”,酒在“三国”中,成为政治家、军事家、官僚政客甚至“家庭妇女”手里的得力武器。

关羽温酒斩华雄

武圣人关羽成名源于十八路诸侯的“关东军”会盟,不知关羽是应该感谢华雄还是感谢曹操?但我想关羽更应该感谢酒!如果历史没有这次巧妙的安排,不晓得关羽会不会成为武圣,或者再迟几年成名也有可能。

话说那次十八路诸侯讨董卓,行到汜水关,遇上了董卓派来的华雄,俞涉、潘凤战华雄不下,关羽当时只是一个马弓手,毛遂自荐要去斩华雄,还被袁术嘲笑。最后还是曹操解了围,给了关羽一次扬名立万的机会,临行倒酒敬英雄,关羽却要等斩华雄回来再饮。结果是三下五除二斩了华雄,酒且尚温。英雄的成名是需要在特定的场合,特定的氛围下,才能发挥他特殊的意义。如果不是牺牲了俞涉、潘凤、华雄等人,哪有关羽扬名青史的机会?如果不是曹操倒了一杯酒,关羽尚未饮下,何言将军刀之快哉!

单刀赴会、水淹七军,这些壮举不足以证实关羽武圣的地位,真正让他名垂千古的还是刮骨疗毒。关羽中毒箭需要华佗为他疗治,华佗因要做外科手术(当时可能还没有发明麻沸散),需要把关羽绑住,关羽不同意,硬是一杯酒,一盘棋,让华佗完成了外科手术。若非此事,关羽也许只能像吕布、典韦一样成为历史的名将,而此一壮举却是奠定了他武圣的地位。

张飞酒计擒刘岱

张飞酒风不好,在三国是出了名的,喝醉了就鞭打将士。张飞不仅爱喝酒,还爱劝酒,这厮宴请军官,酒满杯,菜上齐,吩咐一声:“今日都要满饮!”所有人都得跟他一起狂灌。有个曹豹天生不会喝酒,向张飞求情:“将军,我实在不能喝啦。”张飞便发怒道:“违我将令,该打一百!”众军官纷纷劝阻,张飞还是抽了曹豹五十鞭。客人不喝,主人就强劝,这种酒风在今天依旧流行,但是像张飞那样因为不喝就打人,还实在是罕见。或许经过了一千八百年的进化,现代人要比三国人文明多了吧。

张飞素称“猛张飞”,岂知,张飞粗鲁莽撞的另一面,却是个有勇有谋、粗中有细、极善用酒施计败敌的将军。张飞一向“酒后刚强,鞭挞士卒;”虽然保证不饮酒,刘备还是“终不放心。还请陈元龙辅之,早晚令其少饮酒,勿致失事。”就是这位曾经因酒使性鞭打督邮的猛将,在刘备一方实力微弱“勉从虎穴暂栖身”时,刘岱、王忠引军五万,与刘备方对垒。张飞领兵三千,攻打刘岱营寨。

刘岱知王忠被擒,坚守不出。张飞每日在寨前叫骂,岱听知是张飞,越不敢出。飞守了数日,见岱不出,心生一计:传令今夜二更去劫寨;日间却在帐中饮酒诈醉,寻军士罪过,打了一顿,缚在营中,曰:“待我今夜出兵时,将来祭旗!”却暗使左右纵之去。军士得脱,偷走出营,径往刘岱营中来报劫寨之事。刘岱见降卒身受重伤,遂听其说,虚扎空寨,伏兵在外。是夜张飞却兵分三路:中间使三十余人,劫寨放火;却叫两路军抄出他寨后,看火起为号,夹击之。三更时分,张飞自引精兵,先断刘岱后路;中路三十余人,抢入寨中放火。刘岱伏兵恰待杀入,张飞两路兵齐出。岱军自乱,正不知飞兵多少,各自溃散。刘岱引一队残军,夺路而走,正遇见张飞;狭路相逢,急难回避,交马只一合,早被张飞生擒过去。余众皆降。飞使人先报入徐州。玄德闻之,谓云长曰:“翼德自来粗莽,今亦用智,吾无忧矣!”乃亲出郭迎之。飞曰:“哥哥道我暴躁,今日如何?”玄德曰:“不用言语相激,如何肯使机谋?”飞大笑。

商朝灭亡原因竟然是喝酒?商纣王只因太爱喝酒

3000多年前,曾经显赫近600年的商王朝被周武王所灭。关于商代灭亡的原因,许多先秦的典籍都归之于饮酒。周公曾经发布《酒诰》,以商代亡国作为教训,严禁周人饮酒,甚至以死刑相威胁。从中我们能体会到周公对饮酒充满了反感、充满了恐惧,似乎只要喝酒,就会亡国,必须要厉行禁酒不可。

从考古学的资料来看,商代贵族嗜饮酒,这的确是事实。每一个贵族的墓葬中,基本上都有青铜制的酒器随葬。其中包括饮酒用的爵、角、觚、觯,盛酒用的樽、觥、壶、卣……以及温酒用的斗。其制造之精、数量之大,后世罕见。据《殷周青铜器通论》记载,商周的青铜器共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四大部,共五十类,其中酒器占二十四类,可见商人喜好饮酒之甚。酒器按用途分为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此外还有礼器。

1969年,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对30件商代青铜酒器进行了化验,发现青铜成分中有铅的存在。其平均比例是铜占77.2%,锡占12.5%,铅占7.2%。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合金中的铅较易溶于酒,如果合金熔液中铅的含量达到7%~20%,并且经常被人饮用,即可引起慢性中毒。商朝人饮酒,无论是盛酒、斟酒、喝酒都用青铜器。酿好的酒会贮藏在尊、鉴、彝等青铜器具里,等需要饮用的时候,可以用勺舀到岙、樽里边加热,然后斟入爵、觚、发中饮用。用青铜器贮藏酒类,会生成醋酸铅,而醋酸铅有甜酸味道,可以增加酒类的风味,人越是贪图这种美味,中毒越深。

事实上,在甲骨文里还保存了商代的大臣因为“酒疾”不能处理国事的记录。既然称“疾”,可见这不是一般的醉酒,而是有更严重的症状。试想如果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很多人都变成了神情恍惚、焦躁暴虐的病人,又怎么能治理国家,做出正确的决策呢?这一点,在商代的最后一个皇帝商纣王的身上表现得十分明显。商纣王本是一个非常杰出的人物,《史记·殷本纪》说他“资辩捷疾,闻见其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但是自从染上酒癖以后,却变得昏庸残酷,举止反常,成为历史上最有名的暴君之一。

商朝灭亡不可忽视的原因

当然,一个王朝的灭亡有政治、经济、军事等原因,但是,慢性铅中毒很可能也是造成商代后期贵族智力衰退、道德堕落的原因之一。这种后果无疑又会影响到政局,加剧阶级矛盾,最后导致王国的灭亡。所以甲骨文、《诗经》、《尚书》等信息所透露的,也许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关于食物污染和金属中毒的记载了,比古罗马帝国贵族们铅中毒早了整整1000年。周公当然不知道铅中毒的可怕,所以只会把这种情况归罪于酒本身,所以就发出了严厉的戒酒令《酒诰》!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三国历史上孔融为什么喜欢喝酒?孔融竟然是个酒鬼

“酒鬼”这个词,能让你联想到什么样的人?就好像是从酒缸里面捞出来的一样,浑身散发着酒气,是时不时还要甩着酒瓶子晃两下,看看里面是不是被喝完了,反应迟钝,邋遢不堪?其实,爱喝酒也不是什么错误,只不过让人

商朝灭亡原因竟然是喝酒?商纣王只因太爱喝酒

3000多年前,曾经显赫近600年的商王朝被周武王所灭。关于商代灭亡的原因,许多先秦的典籍都归之于饮酒。周公曾经发布《酒诰》,以商代亡国作为教训,严禁周人饮酒,甚至以死刑相威胁。从中我们能体会到周公对

商朝灭亡原因竟然是喝酒?商纣王只因太爱喝酒

3000多年前,曾经显赫近600年的商王朝被周武王所灭。关于商代灭亡的原因,许多先秦的典籍都归之于饮酒。周公曾经发布《酒诰》,以商代亡国作为教训,严禁周人饮酒,甚至以死刑相威胁。从中我们能体会到周公对

历史中的张飞竟然是位美男子

《三国志》里对刘备“大耳垂肩,双手过膝”、关羽“美髯公”、“相貌堂堂”等均作过比较详细的描述,独独对张飞的长相却只字未提,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正因为这样,也就使罗贯中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在戏剧

商朝灭亡原因竟然是喝酒

3000多年前,曾经显赫近600年的商王朝被周武王所灭。关于商代灭亡的原因,许多先秦的典籍都归之于饮酒。周公曾经发布《酒诰》,以商代亡国作为教训,严禁周人饮酒,甚至以死刑相威胁。从中我们能体会到周公对

商朝历史 商朝灭亡原因竟然是喝酒

3000多年前,曾经显赫近600年的商王朝被周武王所灭。关于商代灭亡的原因,许多先秦的典籍都归之于饮酒。周公曾经发布《酒诰》,以商代亡国作为教训,严禁周人饮酒,甚至以死刑相威胁。从中我们能体会到周公对

不想竟然成了美人计! 三国里他上演苦肉计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是个流传很广的歇后语,这个歇后语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说的是发生在赤壁之战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赤壁之战期间,曹操派蔡和、蔡中前往周瑜营中诈降。曹

不想竟然成了美人计! 三国里他上演苦肉计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是个流传很广的歇后语,这个歇后语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说的是发生在赤壁之战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赤壁之战期间,曹操派蔡和、蔡中前往周瑜营中诈降。曹

历史人物 小说《水浒传》中的哪些英雄最好喝酒

  无酒无肉,怎么交朋友?一壶清茶,人手一把羽毛扇,坐而谈玄论道,是否太务虚了?况且聊到高兴处,是要碰杯的;以茶代酒,只能使人逾发理智与清醒,挺煞风景的。虽然中国自古即提倡君子之交淡如水,但我更信奉这

三国人物排名第一位的竟然不是孔明

来源丨喜马拉雅APP曾仕强学堂的精品课《曾仕强讲中国文化·大合集》编辑丨崔永辉三国人物的排名,为什么关公居首位?我们平心静气地看,照理说,三国排名应该是孔明居首位。孔明太过于聪明首先,像孔明这样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