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 七品县令张巡胆略过人立功勋

Posted 唐朝

篇首语: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历史 七品县令张巡胆略过人立功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朝历史 七品县令张巡胆略过人立功勋

  逃出长安后,安禄山叛军攻进长安。、李光弼听到长安失守,不得不放弃河北,李光弼退守太原,郭子仪回到灵武。原来已经收复的河北郡县又重新陷落在叛军手里。    叛军进潼关之前,安禄山派的降将令狐潮去进攻雍丘(今河南杞县)。令狐潮本来是雍丘县令,安禄山占领洛阳的时候,令狐潮就已经投降。雍丘附近有个真 源县,县令张巡不愿投降,招募了一千多壮士,占领了雍丘。令狐潮带了四万叛军来进攻。张巡和雍丘将士坚守六十多天,将士们穿戴着盔甲吃饭,包扎好创口再 战,打退了叛军三百多次进攻,杀伤大批叛军,使令狐潮不得不退兵。 >第二次,令狐潮又集合人马来攻城。这时候,长安失守的消息已传到雍 丘。令狐潮十分高兴,送了一封信给张巡,劝张巡投降。长安失守的消息在唐军将士中传开了。雍丘城里有六名将领,看看这个形势,都动摇了。他们一起找张巡。 张巡是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答应明天跟大伙一起商量。到了第二天,他召集了全县将士到厅堂,把六名将领喊到跟前,宣布他们犯了背叛国家、动摇军心的罪,当 场把他们斩了。将士们看了,都很激动,表示坚决抵抗到底。 >叛军不断攻城,张巡组织兵士在城头上射乱箭把叛军逼回去。但是,日子一长,城里的箭用完了。为了这件事,张巡在焦虑之中有了一个主意。    一天深夜,雍丘城头上隐隐约约有成百上千个穿着黑衣服的兵士,沿着绳索爬下墙来。这件事被令狐潮的兵士发现了,赶快报告主将。令狐潮断定是张巡派兵偷 袭,就命令兵士向城头放箭,一直放到天色发白,叛军再仔细一看,才看清楚城墙上挂的全是草人。那边雍丘城头,张巡的兵士们高高兴兴地拉起草人。那千把个草 人上,密密麻麻插满了箭。兵士们粗粗一点,竟有几十万支。这样一来,城里的箭就不用愁用光了。 >又过了几天,还是像那天夜里一样,城墙 上又出现了“草人”。令狐潮的兵士见了又好气,又好笑,认为张巡又来骗他们的箭了。大家谁也不去理它。哪儿知道这一次城上吊下来的是张巡派出的五百名勇 士。这五百名勇士乘叛军不防备,向令狐潮的大营发起突然袭击。令狐潮要想组织抵抗已经来不及了,几万叛军四下里乱奔。 >令狐潮一连中 计,气得咬牙切齿,回去后又增加了兵力攻城。张巡派他的部将雷万春在城头上指挥守城。叛军看到城头出现了一个将领,就放起箭来。雷万春没防备,一下子脸上 中了六箭。他为了安定军心,忍住了疼痛,动也不动地站立着。叛军将士认为张巡诡计多端,这一次一定又放了什么木头人来骗他们。 >后来,令狐潮从间谍那里得知,那个中箭后屹立不动的“木人”就是将军雷万春,不禁大吃一惊。令狐潮在城下喊话,请张巡见面。张巡上了城头,令狐潮对他说:“我看到雷将军的勇敢,知道你们的军纪确实严明。但是可惜你们不识天命啊!” >张巡冷笑一声回答说:“你们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还谈什么天命!”说着,就命令将士出城猛冲过去。令狐潮吓得拨转马头没命地逃跑,他手下的十四个叛将,都被张巡将士活捉了。 >自那以后,令狐潮屯兵在雍丘北面,不断骚扰张巡的粮道。叛军经常有几万人,张巡的兵不过一千多,但是张巡瞅准机会就出击,总是打胜仗。 >过了一年,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音suī)太守许远派人向张巡送来告急文书,说叛军大将尹子奇带领十三万大军要来进攻睢阳。张巡接到告急文书,赶紧带兵到睢阳去。 >睢阳太守许远地位比张巡高,但是他知道张巡善于用兵,智勇双全,就请张巡指挥守城。叛将尹子奇带了十三万人攻城,张巡、许远的兵力合起来才六千多人,双方兵力相差很大。张巡带兵坚守,和叛军激战十六天,俘获敌将六十多人,歼灭敌军二万多人,使尹子奇不得不退兵。 >过了两个月,尹子奇得到了增援兵力,又把睢阳城紧紧围住,千方百计进攻。张巡虽然接连打了几次胜仗,但是叛军去了又来,形势越来越紧急。 >一天夜里,张巡叫兵士敲起战鼓,号令整队。城外的叛军听到城里的鼓声,连忙摆开阵势,准备交锋。等到天亮,还没见唐军出城。尹子奇派人登上高处眺望,只见城里静悄悄的,一点动静都没有,就命令兵士卸了盔甲休息。许多叛军将士紧张了一夜,一倒在地上就呼呼地睡着了。 >正在这时候,张巡和雷万春、南霁云等十几名将领,每人带领五十名骑兵,打开各城门杀出来,分路猛冲敌营。叛军没有防备,阵势大乱,又被唐军杀了五千多人。    张巡想在尹子奇出阵指挥的时候,射杀尹子奇。但是尹子奇是个狡猾的家伙,平时上阵,总让几个将领伴随着。他们穿着一色的战袍,骑着同样的战马,叫唐军没 法辨认出哪个是主将。张巡想出了一个办法。有一次在两军对阵的时候,张巡叫兵士把一支用野蒿削成的箭射到敌阵里,叛军兵士拾到这支箭,以为城里的箭已经使 完了,高高兴兴地拿着箭报告尹子奇。 >尹子奇刚刚把蒿箭接到手里,城头上的张巡看在眼里,立刻吩咐身边的南霁云对准尹子奇射箭。南霁云本来是个好箭手,他一箭射去,不偏不倚,正射中尹子奇的左眼。尹子奇捂住脸,大叫一声,跌下马来。张巡下令出城冲杀,又打了一个大胜仗。    尹子奇瞎了一只眼睛,哪里肯罢休。他回去养了一阵子伤,又带了几万大军,像箍铁桶一样把睢阳围住。城外的兵越聚越多,城里的兵越打越少。到后来,睢阳城 里只剩下一千六百多人,又断了粮食,唐军兵士每天只分到一合(音ě,一升的十分之一)米,拿树皮、茶叶、纸张和着煮了吃。情况越来越危急。张巡没法,只 好派南霁云带了三十名骑兵突出重重包围,到临淮(在今江苏盱眙西北)去借兵。 >驻守临淮的大将贺兰进明(贺兰是姓)害怕叛军,不愿出兵救睢阳。他见南霁云是个勇将,想把南霁云留下来作自己的部下,特地为南霁云举行一次酒宴,请众将领作陪。 >南霁云哪里喝得下酒。他把自己的一个手指咬了下来,咬得满口鲜血淋漓,气愤地说:“霁云不能完成主将交给我的使命,只好留下这个手指作证,回去也好有个交代。”然后,愤然离去。 >南霁云离开临淮,至宁陵借廉坦兵三千回到睢阳。到了睢阳城边,冒围入城,损失惨重,只有千余人杀入城内。    张巡和许远反复商量,认为睢阳是江淮的屏障。为了保卫江淮,不让叛军南下,决心死守睢阳。城里粮食断了,他们就煮树皮吃;树皮吃完,就杀战马;战马杀光 了,只好捉麻雀老鼠给战士充饥。城里的将士、百姓被张巡的誓死战斗的精神感动了,他们明明知道守下去没有希望,也没有一个叛逃。 >公元757年十月,睢阳城终于陷落。张巡、许远、雷万春、南霁云等三十六名将领全部被俘。张巡等人都不肯屈服,叛军把他们杀害了。 >由于张巡他们的坚守,睢阳以南的江淮地区才没遭到叛军的破坏。河南节度使张镐得到睢阳危急的消息,赶快发兵,急行军赶到睢阳,打退尹子奇叛军,睢阳城已经沦陷三天了。又过了七天,郭子仪带领唐军收复洛阳。 >七品县令张巡以无穷的智慧屡败叛军,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相关参考

张巡和许远是什么关系 唐朝张巡的简介

唐朝张巡是著名的朝中大臣,张巡生于公元708年,卒于公元757年,是山西永济人。张巡自幼饱读诗书,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干成一番大事业。张巡为人正直豪爽,喜欢结交有志之士,讨厌和庸俗目光短浅的人做朋友。公元741年,时...

历史秘闻 24岁中进士的诗坛巨匠,却被七品县令冤杀狱中,幕后主使真卑鄙

唐朝是汗青上最绚烂的朝代之一,涌现出了无数的才子佳人。他们和其他朝代的人比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都稀奇豁达,有侠义之风,我想这或者是唐朝开放的风气导致的。就像李白诗中写的那样“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24岁中进士的诗坛巨匠,却被七品县令冤杀狱中,幕后主使真卑鄙

唐朝是汗青上最绚烂的朝代之一,涌现出了无数的才子佳人。他们和其他朝代的人比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都稀奇豁达,有侠义之风,我想这或者是唐朝开放的风气导致的。就像李白诗中写的那样“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24岁中进士的诗坛巨匠,却被七品县令冤杀狱中,幕后主使真卑鄙

唐朝是汗青上最绚烂的朝代之一,涌现出了无数的才子佳人。他们和其他朝代的人比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都稀奇豁达,有侠义之风,我想这或者是唐朝开放的风气导致的。就像李白诗中写的那样“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历史人物 七品琴师县令元德秀

  近日,在史书堆里发现了一个利用音乐教化,移风易俗,构建和谐社会的“音乐县令”,虽然他职位不高,却独具特色。这位奇特的“七品琴师”,《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里有记载,他就是唐代鲁山县令元

历史秘闻 斩将三百,杀敌十余万力保大唐江山

在唐朝时期,县令,京县、畿县正五品上有与正六品上,余自从六品上至从七品下。由此,对于一般的县令来说,大部分都是七品的小官。不过,对于唐朝的一位县令,虽然官职较低,却在安史之乱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安史之

七品县令送错礼物,十几年后,竟被太后提拔为总督

晚清的百年,慈禧当政,自顾享乐,不思进取,宫墙内,穷奢极欲,灯红酒绿,宫墙外,饿殍遍地,民不聊生,每每还自诩为天朝大国,看不起外来的洋玩意,而慈禧仍然还不自知,还讲究着奢侈的排场,吃饭要108道菜,房

升官

县尉,在古代是负责一县的治安和抓捕盗贼的国家公职人员,其级别在县令,县丞之下,是县令的主要帮手之一,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县公安局局长。在古代的官职中,县令才位居七品,所以县尉则在七品以下。然而就是一个七品

东北军中的我军将星,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成绩第一,抗战屡立功勋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作者:毅品文团队一恒独步,无授权禁转!解方,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位列第一,不仅如此,解方还因战功于1939年被国民党军政部授予少将。同时获得国共双方授予的少将军衔

张巡是杰出将领的同时,为何还背着千古骂名?

张巡(708年—757年11月24日),字巡,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新唐书》本传载为邓州南阳)。唐玄宗开元末年,张巡中进士,历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县令、真源县令。安史之乱时,起兵守雍丘,抵抗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