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中國古錢幣——春秋戰國刀幣、布幣欣賞(一)
Posted 大刀
篇首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中國古錢幣——春秋戰國刀幣、布幣欣賞(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中國古錢幣——春秋戰國刀幣、布幣欣賞(一)
春秋末期,齊國田氏掌權,大力推行刀貨,刀幣開始在市場中佔據主力地位。到周安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79年),田氏建立了齊國,其刀幣就逐漸成為齊國的法定貨幣。而布幣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流通於中原諸國的鏟狀銅幣。鏟狀工具曾是民間交易的媒介,故最早出現的鑄幣鑄成鏟狀。戰國·齊?「齊大刀」背「生」三字刀(176毫米)
戰國·齊?「齊大刀」背「草」三字刀(185毫米)
戰國·齊?「節墨之大刀」背「卜」五字刀(187毫米)
戰國·齊?「齊大刀」背「工」三字刀(185毫米)
戰國·齊?「齊之大刀」背「日」四字刀(184毫米)
戰國·齊?「齊大刀」背「匕」三字刀(183毫米)
戰國·齊?「齊大刀」背「日」三字刀(184毫米)
戰國·中山?「城白」直刀(141毫米)
戰國·魏?「梁一釿」橋鐺布(56.2毫米)
戰國·魏?「圁陽一釿」橋襠布(57.1毫米)
戰國·魏?「安邑一釿」背「安」橋襠布(52.1毫米)
戰國·魏?「安邑二釿」橋襠布(63.3毫米)
戰國·魏?「梁正幣百當寽」橋襠布(59.5毫米)
戰國·魏?「共半釿」橋襠布(47.7毫米)
戰國·魏?「安邑半釿」橋襠布(49.1毫米)
戰國·魏?「安陰」橋襠布(40.7毫米)
圖片來源於網路、嘉德拍賣行等;文章內容參考自網路、書籍;若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
相关参考
「這些古錢幣在歷史上最多流通了三四十年,它見證了一段著名的歷史事件,同時也對研究三台山地區的歷史文化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在三台山考古現場,考古工作者在一座夫妻合葬墓中發掘出土108枚古錢幣。南京大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道嵐通訊員杜韻、鄺雅麗、馬世安若您發現價值300萬元的古錢幣驚現在自己的車上,您會怎麼做?還,還是不還?相信大家都沒想過會遇上這樣的情況。然而,廣州計程車司機張超卻真的遇上
中國上下五千年,朝代更迭,連帶着各種類型的錢幣也是不勝枚舉,但是在如此多的古錢幣中,其中五帝錢最爲人津津樂道,用法也相當講究。秦始皇半兩錢現在我們常說的五帝錢都是指清代五帝錢,事實上,五帝錢是有大小五
历史军事 中國三軍儀仗隊指揮刀,為何放著中國刀不用,反而用的西洋刀
今天說的三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陸空聯合組成的儀仗隊,主要擔負各種國家大行活動的儀仗禮儀任務,每次閱兵時他們所代表的是國家形象。提到三軍,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閱兵禮上英姿颯爽帶隊的解放軍,每次的閱兵儀式總
中國有一個詞語叫做“一言九鼎”,在古代這是專門用來形容天子說話的分量很重,而“九鼎”本身就是天下江山的代名詞,所以問鼎江山之類的詞語,就是宣告自己具備有成爲皇帝的雄心。這與一個傳說中的人物有關,那就是
我國真正的布衣始於七八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及河姆渡文化時期,那時的人們從大麻和葛葉中提取了植物纖維開始做成了衣服,在半坡文化里還出現了紡輪。西周服飾而我國的「”禮樂”文化,自周朝時正式確定,男子流行扎髻,
我國真正的布衣始於七八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及河姆渡文化時期,那時的人們從大麻和葛葉中提取了植物纖維開始做成了衣服,在半坡文化里還出現了紡輪。西周服飾而我國的「”禮樂”文化,自周朝時正式確定,男子流行扎髻,
我國真正的布衣始於七八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及河姆渡文化時期,那時的人們從大麻和葛葉中提取了植物纖維開始做成了衣服,在半坡文化里還出現了紡輪。西周服飾而我國的「”禮樂”文化,自周朝時正式確定,男子流行扎髻,
《詩經》原來不叫《詩三百》,甚至原來也不叫《詩經》。不過《詩三百》的稱呼甚至要比《詩經》來得更早。詩最早存在的形式,就是歌詞,是人們在曲調附著之下的唱詞。即使在沒有文字的時候,這種帶有曲調的哼唱其實就
現在說起中國古時候刀劍的代表作,很多人會不假思索的回答唐刀或是漢劍,無人提起清刀。其實不然,清刀雖然沒有出色到可以代表中國刀劍的地步,卻也能夠采他山之玉,集百家之長,有自己獨特的樣式和刀劍文化。,▲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