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绕三灵是啥?真是由祈雨演变来的吗
Posted 白族
篇首语: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白族绕三灵是啥?真是由祈雨演变来的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白族绕三灵是啥?真是由祈雨演变来的吗
绕三灵,又称绕山灵、绕三林。白语叫“观上览”,观就是“逛闲”或“游览”之意。三灵,指3个地方:位于云南大理古城西、三塔寺旁的佛都――崇圣寺,位于苍山脚下庆洞村的仙都――圣源寺和位于洱海西北岸的神都――金圭寺。绕三灵的时间为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共3天。
农历四月二十三日大清早,苍山脚下、洱海之滨各村各寨的白族群众就穿红戴绿,浓妆艳抹,先汇集于崇圣寺三塔脚下,然后载歌载舞,向北而行到达圣源寺,在寺内焚香敬佛,念经祈祷。祈毕,就在寺旁的河滩、树林间唱山歌、对调子,跳霸王鞭舞,狂欢娱乐。第二天一大早,又从圣源寺出发,由两名手执杨柳枝和白毛巾、打扮奇特的诙谐老人带领,全体人员随后载歌载舞,一路向洱海之滨的金圭寺进发。当夜就在金圭寺娱乐一夜。第三天又从金圭寺出发,沿洱海西岸边歌边舞向南而行,直到大理古城东面的马久邑村终止而散。
绕三灵,追根溯源是由祈雨活动演变而成。相传,过去大理常因干旱无雨而无法栽秧,白族先民只好对天祈祷。于是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栽秧季节到来之前,都要组织大型祈雨活动。而祈雨期间正是人们聚会的好时机,于是就派生出盛大的农家乐――绕三灵民俗盛会。
如今,洱海上建起了大型抽水灌溉系统,可抽洱海水栽秧,祈雨已无必要,而绕三灵民俗节日却一年比一年热闹,除了大理本地人,还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参与娱乐,形成数万人的大型民俗狂欢活动。
大理白族绕三灵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参考
白族地区节日多、庙会多、歌会多。从春节到正月十八,几乎天天有节日,夜夜耍龙灯。从正月到开秧门的几个月内,月月有庙会,各村各寨都要迎送神主,过本主节,非常热闹。此外还有三月街、蝴蝶会、绕三灵、火把节、石
白族婚姻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般除同姓同宗不婚外,不论本民族内部或与其他民族之间都可通婚。碧江的白族则堂兄弟的子女也可婚媾。海东地区姑表婚有优先权。某些地区尚有“抢婚”,有的属双...
八碗:荤菜类——红肉、白肉、酥肉、千张肉;素菜类——豆类、木耳、粉丝、五花菜(五花菜:由红萝卜丝、百合、青菜杆丝、虾仁、油炸豆腐丝组成)。一座盘:由垫底和盖头组成。垫底:各种酸腌菜,各种凉拌菜。盖头:
土家族在中国五十多个民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土家族有802.81多万人,集中散居在湘鄂渝黔四省市毗邻的武陵山区和湖北宜都以上的长江沿岸,其中主要在湘西的保靖、永顺、桑植
...等县区,黔东北的印江、德江,沿河等县。土家人是巴人演变而来,是巴人的主体后裔。巴人是中
在高度发达的白族文化体系中,白族龙文化作为一特殊的文化现象始终贯穿白族文化发展的整个过程,它以当事人和见证人的双重身份接受和目睹着白族文化的形成和完善。在它身上体现着白族文化多元性、开放性、兼容性和地
白族通常习惯于日食三餐。农忙季节或节庆期间,则多加早点和午点,平坝地区的白族多以大米、小麦为主食;山区的白族则多以玉米、洋芋、荞麦为主食。主食都以蒸制为主,常吃干饭,外出做活随着携带盒饭,就地冷餐。白
2006年4月15日,“2006中国云南(昆明)白族三月街”首届白族洞经古乐展演暨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省图书馆举行。出人意料的是,整个大厅座无虚席,过道还站满了前来听古乐的人们。在行云水、古韵迭起的乐曲声
白族婚姻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般除同姓同宗不婚外,不论本民族内部或与其他民族之间都可通婚。碧江的白族则堂兄弟的子女也可婚媾。海东地区姑表婚有优先权。某些地区尚有“抢婚”,有的属双
大本曲流传于洱海周围地区,包括与大理市毗邻的宾川、洱源等县的部分地区。大本曲是以唱词为主,辅之以道白的说唱艺术。唱词遵循白族诗歌"三七一五"的格律,由一人手执花扇或手绢演唱,一人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