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57位開國上將中,來自北方的9位都是誰

Posted 日出

篇首语:什么是知识?它不是别的,是记录下来的经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57位開國上將中,來自北方的9位都是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57位開國上將中,來自北方的9位都是誰

57位開國上將中,除了3位起義將領之外,其餘54位都是中國共產黨黨員。這標誌著他們是在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優秀分子。走出開國上將最多的是湖南省,共有19位。其次是湖北省,走出了14位開國上將。按照地域分布,南方上將有48位,北方上將有9位。那麼,來自北方的9位開國上將都是誰?分別擔任什麼職務?
1.上將李達,1905年4月19日生於陝西省郿縣(今眉縣)橫渠區崖下村,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上將。17歲時考入西安私立東道中學,後轉入省立師範學校,參加過進步學生運動。1932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擔任紅2軍團參謀長,參與創建湘鄂川黔蘇區和指揮反「圍剿」作戰。抗戰時期,擔任八路軍第129師參謀處處長,參與組織實施了七亘村、黃崖底、長生口、神頭嶺、響堂鋪等戰鬥。建國後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訓練總監部副部長兼計劃部、監察部部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2.上將張宗遜,1908年2月7日出生於陝西省渭南縣赤水鎮(今臨渭區向陽街道辦事處)淹頭村一個農民家庭。14歲就讀於渭南赤水職業學校,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參加學生愛國運動。1926年考入黃埔軍校政治科,並轉入中國共產黨。抗戰時期,擔任八路軍第120師第358旅旅長,率部開赴晉西北抗日前線。建國後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軍校部部長,後又兼任訓練總監部副部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3.上將閻紅彥,1909年9月13日出生於一個貧農家庭,從小隨父兄種地、燒磚瓦,生活艱辛。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後方 留守處警備第3團團長。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原野戰軍第3縱隊副司令員、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參加邯鄲、隴海路、定陶等戰役。建國後擔任四川省人代會選為四川省副省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4.上將董其武,1899年11月27日出生於山西省河津縣(今河津市)固鎮村。20歲考入閻錫山創辦的學兵團(後為斌業學校)。1928年秋加入中國國民黨。抗戰時期,擔任第65軍101師師長,參加由傅作義組織指揮的包頭戰役、綏西戰役、五原戰役。解放戰爭中率部起義,建國後擔任第69軍軍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5.上將趙爾陸,1905年6月4日出生於山西省崞縣解村鄉北三泉村。1927年7月,趙爾陸隨部隊赴江西參加南昌起義。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戰時期,擔任八路軍總供給部副部長,曾赴太原等地籌集武器彈藥和軍需物資,為八路軍各部隊作戰提供了較充足的後勤供應。建國後擔任第二機械工業部部長、第一機械工業部部長,兼國家計劃委員會副主任,中共中央軍委國防工業委員會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6.上將呂正操,1904年1月4日出生於遼寧省海城縣毛祁鎮山後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32年任東北軍116師647團團長,率部到熱河參加對日軍作戰。他在與東北軍中的中共黨員接觸中,開始接受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呂正操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建國後,他擔任解放軍總參謀部軍事交通部部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7.上將周恆,遼寧省安東縣(今東港市)大孤山人。14歲考入設在該鎮的縣立高級小學。20歲考入天津中山中學三年級免費插班生,在學習期間積极參加進步學生運動。抗戰時期,周桓任八路軍野戰政治部敵工部部長、第1游擊縱隊政治委員、八路軍總司令部秘書長。建國後擔任東北軍區副政治委員、中共中央東北局常務委員、瀋陽軍區政治委員,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8.上將許世友,1905年2月28日出生於河南省信陽市新縣田鋪鄉河鋪村許家窪。少年時因家貧給武術師傅當雜役,後到少林寺學習武術。抗戰時期,許世友擔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第三八六旅副旅長,參加了冀南抗日根據地的創建。建國後擔任南京軍區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9.上將烏蘭夫,1906年12月23日生於內蒙古土默特旗塔卜村。17歲時在北平蒙藏學校讀書時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9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抗戰前夕,曾策動在百靈廟的「蒙古地方自治政務委員會」保安隊,舉行抗日武裝暴動,打擊日軍利用蒙奸西進的部署。建國後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兼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以上9位開國上將,都來自北方。其中3位來自陝西省,2位來自山西省,2位來自遼寧省,1位來自河南省,1位來自內蒙古自治區。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他是開國上將中的老實人,妻子太土被說是鄉巴佬,他的回答令人讚歎

如今的社會物慾橫飛,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越來越少,「老實人」就是對於人們品質非常高的評價。只有那些性情溫厚的人,也會被人這樣稱讚。而在我們的開國上將中,有一位也被稱為「老實人」,他就是唐亮將軍。打過多少仗

開國上將 陶峙嶽

陶峙嶽(1892.09.18─1988.12.26),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上將,湖南省寧鄉縣仙鳳鄉人。在軍旅生涯中,歷任湖南省督軍公署參謀處上尉參謀,譚延門豈部“護字營”營參謀長、營長,湘軍營長、團長,

司令是開國上將,政委卻是大將,還享受元帥待遇

導讀:司令員和政委,是一支部隊中職務最高的兩位主官,司令員負責軍事,政委主管思想後勤工作。雖然在級別上政委與司令員一樣,但在1955年,全國第一次大授銜時,大部分司令員的軍銜都高於政委,少數資歷、戰功

他攜3萬元軍餉失蹤,去向至今成謎,若還在1955年至少是開國上將

文/歷史九點半抗戰中有一大謎團,至今已過去82年了,但始終未能破解,這就是八路軍115師參謀長周昆失蹤之謎。周昆其名,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但可以說,如果他不失蹤,以他的資歷、背景、戰功,1955年至少

陳賡大將革命生涯的5位副手,四位授予開國上將,一位榮獲中將軍銜

陳賡新中國十大大將之一,畢業於黃埔軍校,曾是蔣介石的得意門生,然而他卻選擇了為新中國為全國人民奉獻一生。這位被稱為「多彩大將」的將軍,出生將門世家,從小就跟隨祖父學習武藝,練就一生好本領,後來在黃埔軍

历史秘闻 黃埔一期學員中他最耿直,處處頂撞老蔣被撤職,加入我軍後成開國上將

在我國所有的軍校中,最有名的莫過於黃埔軍校了,它在戰爭時期,為我國培養出了大批的軍事人才,可以說,黃埔軍校不僅是國共合作的產物,也是我國革命事業的搖籃,其影響極為深遠,名聲也極其顯赫,在我國近代歷史上

他是開國將軍中南拳的代表,曾和北腿的許世友比試過,各有千秋

中國武術大致可以分為南拳北腿兩個派系,而開國將帥來自全國各地,會武術的人自然也來自不同的派系,其中北腿的代表人物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許世友,而和許世友齊名的南拳的代表人物則是開國上將陳奇涵。,陳奇涵雖然

他是開國將軍中南拳的代表,曾和北腿的許世友比試過,各有千秋

中國武術大致可以分為南拳北腿兩個派系,而開國將帥來自全國各地,會武術的人自然也來自不同的派系,其中北腿的代表人物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許世友,而和許世友齊名的南拳的代表人物則是開國上將陳奇涵。,陳奇涵雖然

這位開國中將福大命大,好幾次差點犧牲,都能化險為夷

在開國將帥中,很多人都是農村出身,懷著滿腔熱血,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又經歷了無數次出生入死,才一步步成長為開國將軍。這些人個個都是身經百戰,身上自然也是傷痕纍纍,每一個疤痕,都是一個傳奇故事。但是,今天

历史秘闻 這位開國中將福大命大,好幾次差點犧牲,都能化險為夷

在開國將帥中,很多人都是農村出身,懷著滿腔熱血,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又經歷了無數次出生入死,才一步步成長為開國將軍。這些人個個都是身經百戰,身上自然也是傷痕纍纍,每一個疤痕,都是一個傳奇故事。但是,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