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舞蹈有什么特色 彝族被称为火的民族
Posted 彝族
篇首语: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彝族舞蹈有什么特色 彝族被称为火的民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彝族舞蹈有什么特色 彝族被称为火的民族
彝族生活在西南山区,地形闭塞,与外界交流融合的情形较少,是一个血脉相对单纯的民族。歌舞是彝族人民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多数是模仿生产劳动时的动作而成,具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豪迈舞风
彝族被称为火的民族,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得彝族的舞蹈风格具有高原粗犷、豪放的特征。彝族舞蹈种类繁多,舞蹈动作大多刚劲有力,力度大,而且动感十足。打歌是彝族最常见的一种自娱性舞蹈,跳时人们紧密携手、相互挽臂,面向圈心熊熊燃烧的篝火,脚下踏地为节,且唱且舞。
在打歌高潮时,比男声高八度的音域里,女声边舞边用假嗓应声高唱“罗哩罗,罗哩罗哩罗”,意思就是“虎哇虎,虎哇虎哇虎”,这是对祖先的怀念和呼。舞蹈节奏中舞者们高亢的歌声、强健的脚步声、急促的呼吸声,通过紧紧依靠的身躯将热情传播开来,使人们沉浸在通宵狂舞的气氛中。
动作旋律
彝族人民生活的地区环境恶劣,在与环境作斗争的过程中,彝族人民形成了粗犷豪放、坚强刚毅的民族性格。崇火崇虎的原始崇拜塑造了热情、强悍的民族特性。刀耕火种的劳作方式使劳作的人们形成豁达开朗的性格和朴野刚强的秉性。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造就了彝族舞蹈热烈奔放、节奏明快的动律特点。在篝火燃起时,人们围着篝火跳跃、旋转,有矮步顿足,有跳步搓脚;有拍手,有折腿。步调和谐,动作激烈,彰显了“火”的本性。
造型特点
彝族的舞蹈动作大多是动态的,舞蹈造型的雕塑感不强。但彝族都有高原舞蹈“一顺边”的造型特点。高原民族在生活和劳动中,由于山路崎岖,人们上山,下山,尤其是带着重物时,一侧脚步着地,身体重心多移向一侧,双手也随向一侧自然微摆,逐渐形成了既省力、又能减少危险的顺手顺边保持平衡的一顺边的体态,这种体态慢慢成为日常生活的基本动态,并逐渐升华为“一顺边”的艺术美,成为高原民族共同的审美心理,也形成了高原民族舞蹈中“一顺边”的艺术造型和文化现象。
同时,服饰和道具是民族文化的标志,舞蹈艺术常常通过富有民族特色的服饰和道具来增强舞蹈的动态美,扩大舞蹈的表现力,彰显独特的民族艺术特色。而彝族崇火,因而在很多舞蹈道具方面都与火有关。
相关参考
在云南少数民族中彝族人口最众分布最广且支系繁多,因而彝族民歌最为丰富。同地区、不同支系的彝族民歌具有各不相同的特色。概括而论,彝族的民歌大体上可分为叙事歌、山歌、情歌、舞蹈歌和儿歌等几大类。叙事歌多属
烟盒舞的历史溯源及鲜明特色烟盒舞是彝族最具特色的一个舞蹈,以独特的舞蹈语汇展现了彝族的历史观、道德观以及思维方式,是盛开在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烟盒舞在广阔空间里放射出耀眼的艺术光彩,让更多在不同区域
哑神舞无量山云消雾散之后,你会看到一个青砖红瓦的小村庄,爬在无量山的半山腰。村庄坐南朝北,放眼可看到高峡出平湖的澜沧江,山脚是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梯田。时值深冬,在油菜花的映衬下,梯田充满油画般的梦幻色
石林地区的彝族能歌善舞,彝家山寨村村有舞队,处处闻歌声。撒尼人的跳乐,阿细人的跳月,、白彝人的架子乐,黑彝人的祝酒歌,构成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石林彝族歌舞,成为石林旅游宝贵的人文景观。大三弦舞从石林跳到
彝族是中国的第六大少数民族,是一个血脉相对单纯的民族,其具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拥有属于自己的民族独特语言与文字,作为它们灵魂和精神支柱,它们的风俗与文化内容丰富,对后人的影响颇为较深。彝族服
彝族特色乐器我们熟知的少数民族几乎都是载歌载舞的民族,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嗓音以及各有特色的歌舞,其中配乐的各式各样的乐器更是少不了的。彝族人十分喜爱器乐歌舞,因此,拥有各种各样的颇具民族特色的乐器,
彝族,中国四川西部一个崇拜火的民族。人口150多万,居住在6万余平方公里的大小凉山。彝族人民繁衍生息在这片有悠久历史、古老文化、神奇传说的土地上,到今天还保留着最古朴、最浓烈、最独特的文化传统。火的民
彝族,中国四川西部一个崇拜火的民族。人口150多万,居住在6万余平方公里的大小凉山。彝族人民繁衍生息在这片有悠久历史、古老文化、神奇传说的土地上,到今天还保留着最古朴、最浓烈、最独特的文化传统。火的民
凝聚着古老悠久历史和浓郁古朴民族文化风情的彝族“赛装节”,起源于古老的祭祀和“伙头”交接庆典活动,伴随着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已经走过了六百多年的岁月,是彝族文化的重要传统习俗,具有独特的文化气息。赛装
云南彝族建筑风格与特色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从小接触的就是高楼大厦,而人就像是被关在这些铁笼子里的烦人。你想不想尝试一些其它有特色的建筑呢?只是外观就能让城里长大的人觉得神奇。本期小编就带你去彝族文化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