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海瑞――一个奇特的人
Posted 海瑞
篇首语: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海瑞――一个奇特的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海瑞――一个奇特的人
1514年,海南琼山一个贫穷的家庭中,海瑞先生诞生了,当时正是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正德皇帝当政年间。当然了,对于这个家庭而言,谁当皇帝并不重要,他们要关心的只是如何养活这个孩子。海瑞的童年实在很不幸福,三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母亲一个人养育他,生活虽然困苦,但对他的教育从来没有放松过。海瑞很用功,认真读书,一心一意想考取功名,不过很可惜,他并不属于优等生,智商也很一般,足足考了二十多年,考到胡子一大把,到了三十七岁,才考中了一个举人。
按照明代规定,举人也是可以做官的,不过必须得等,等到现任官员死的多了,位子空出来了,举人们的机会就来了。海瑞的机会不好,流年不利,那几年官员死的不多,他足足等了四年,才混到一个位子――福建南平的教谕。
教谕是什么官呢,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教委主任,这是一个清水衙门。那年头也没有什么择校费、扩招费,也没有教师节,只能靠死工资过日子。可就是这么个没有人愿意去的衙门,海瑞倒是干得津津有味,他早出晚归,每天督促学生们上学,忙得不亦乐乎。当然了学生们是有意见的,原本逃学是家常便饭,现在每天要点名,如果迟到早退还要被罚,这个四十多岁的老头又极其刻板、严厉,于是海瑞有了他平生的第一个外号――海阎王。
南平的学生们受了几年苦,终于得到了解放,因为海阎王高升了。由于在教育战线上的表现卓著,他被上级派到浙江淳安担任知县。学生们欢送了海阎王的离去,据说还请了戏班子来唱戏。
海瑞按时去上任了,没有人会想到,这个不起眼的决定最终造就了历史的一段传奇。
在淳安,大小官员们在衙门外准备接新到任县令,他们认为这个人和之前的知县并没有什么区别,可是他们错了。
明代官员的工资很低,正一品官员每个月才八十多石米,而海瑞县官的工资是七石五斗米,换成银两估计不到十两银子。这笔钱大概也就够富商们吃顿饭,当然了,官员们从来都不会被问题难倒,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捞钱方法,比如缴税纳粮的时候都有提留,足以保证全家吃喝不愁。
可是海瑞先生注定是个到哪里都发光的人,他颁布规定,从前你们怎么干我不管,现在我到这里了,那些钱都不要收了,大家要学习我,不靠外快靠工资!
大家一致认为他的脑袋有问题。
可这位仁兄居然真的这样干了,所有的灰色收入一概不要,大家一起艰苦奋斗!
接下来的事情就精彩了,县政府的办公室主任、公安局长、教育局长全部都辞职了,师爷衙役都不干了,大家站在一边,准备看着这位仁兄怎么收场。
可是海瑞先生实在厉害,他真的就干下来了,这位兄台真是多才多能,他一个人兼任县丞、主簿、教谕,开堂的时候,判案的是他,记录的是他,连打板子也是由他的家人负责,真正做到了以县为家,鞠躬尽瘁。
这么搞了几年,淳安的老百姓们自然十分高兴,可是淳安的官员们不干了,这样下去他们就没办法活了,于是大家纷纷向中央打报告,表示海县令是难得的好官,希望他能够升官,这意思就是我们惹不起你,躲得起你,求求你走人吧。
结果上级吏部不知道这些东西,心想,既然干得好,那就接着干吧,于是就将他提升为嘉兴的通判。消息传来,如晴天霹雳,整个嘉兴地区鸡飞狗跳,人心惶惶,上到省长下到县令如临大敌,无奈之下,大家又凑钱买通上面,希望能够将他调走。
就这样海县令被调到了江西兴国,兴国是个穷地方,土豪劣绅也没有多少,可是海县令去到哪里都是搞这一套。兴国的几个小地主和小官也受不了了,不久之后海瑞又接到了调令,说是他表现好,上级决定调他去户部。后来据说这是兴国的地主们出钱打通关系,帮他升了官,只求他能走人。
就这样,海瑞到了中央,在这里他干出了更为让人吃惊的事情。海瑞看到了户部官员与中央各级官吏的黑暗,他没有多说什么,却在不久之后向皇帝上了一封书信。
这是一封十分有名的书信,通常我们称之为《直言天下第一事疏》,此书信可谓惊天地泣鬼神,书中有几句名言,包括什么“嘉者,家也,靖者,净也,嘉靖,家家净也”!还有什么“天下人不值陛下久矣”!
单凭这些话足够把海瑞同志判几十次凌迟还有富余,果然嘉靖皇帝一看气得直哆嗦,大叫一声:“这是谁写的,赶紧给我抓起来,别让他给跑了!”
结果旁边的一个太监连忙站出来说,这个人脑筋有点问题,估计是不会跑的。
这话倒也没有说错,海瑞先生早就趁着木材便宜,买好一口棺材,只等着砍头了。
这么一说,嘉靖倒不生气了,他又仔细看了看这篇文章,叹息再三说道:“这倒是个忠臣,可以和比干相比,可我不是纣王啊。”
就这样,他把海瑞关了起来,也不杀掉他,直到他死后,他的儿子才把海瑞放了出来,并且在当时的首辅徐阶的支持下,被任命为应天巡抚。
当时应天巡抚管辖的地方,就是今天的江苏、上海一带,这里十分富饶,当然了,恶霸地主也很多。此时的海瑞已经是全国知名了,当他要到松江上任的消息传到地方后,一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恐慌发生了,无数的豪门大户纷纷举家逃跑,有劣迹的官员听到消息不用海瑞动手,自己主动离职退休,等到海瑞来时,已经是一片狼藉。
海瑞确实是一个好官,他在应天地区大干了一场,不但安顿了很多贫民,还干出了很多政绩,但不久之后就开始出问题了,因为他开始收缴大户的土地,而其中最大的一个地主就是徐阶。
徐阶也算是老江湖了,当年和严嵩斗了十几年,最终胜利,而高拱也被他整得够呛,张居正还是他的学生,这么一个政治老手,竟然拿海瑞没办法。他好话说尽,也退了一些土地,可是海瑞压根不认为他是自己的恩人,反而大张旗鼓地表示,你既然是大官,必须做出表率,把所有的土地都给退了!
徐阶受不了了,他马上找到朝中大臣,免去了海瑞的官职,海瑞的人生就此陷入了低谷。
这之后,他消停了一段时间,万历年间,张居正死后,他又被推举为官。这次他被任命为南京右都御史,这是个二品大官,不过没有什么权力,因为南京都察院根本就是个清闲衙门,没什么事情干。
可是海瑞还是一如既往地认真,他规定了考勤制度,严厉惩罚迟到早退,很快,御史们也受不了了,纷纷出来弹劾他,御史弹劾御史的奇迹也出现了。
不久之后,一生奋斗不息的海瑞最终死去了,死时家中没有多余的钱,甚至连下葬的钱也没有,破屋烂衫,几口空箱子,这就是这位国家正部级官员的全部家产。他去世时无数百姓前来送行。
这就是海瑞,一个特别的人,一个坚持理想的伟人,虽然他一生不为官场所容,但所有的百姓将永远记得他的伟大与无私,他的人生将永远彪炳史册,永垂不朽。
?
奇特
相关参考
海瑞是个不怕死的硬骨头,不但受到后世很多人景仰,在明朝万历年间,他也已成为标杆,是众人的榜样。朱翊均不说了嘛,海瑞这人,虽然办事能力很一般,但其清其廉,却是我大明所缺的。因此,把他供起来,让人学习,很
海瑞此时已经73多岁了,“人活七十古来稀”,头发斑白,年迈力衰,以一老迈年高之身纳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为妾,虽然这在古代也不算是什么稀奇事,但毕竟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这无疑给当朝的政敌们留下了难以磨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清官,他是真正的做到两袖清风的人,在他的上任期间,,他真的保证了绝无一次贪污,没有收取老百姓一点东西,没有克扣一点粮食。他就是海瑞。他是众多官员的人生偶像,也是许多人非常
历史人物 张居正为什么一直都不肯重用海瑞?两人又是什么样的人?
身为嘉靖皇帝时期的明朝内阁首辅的张居正,为明朝进行了改革,带来了更好的风气。而海瑞与张居正是同时期的人,同样通过各种方法为自己任职的地方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是,这样一个正直的人,张居正却一直没有重用
海瑞在历史上十分有名,他是明朝著名的清官,有“海青天”之称,他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提到海瑞,大家的印象想必都是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的形象,但这只是工作中的他,生活中的他
在嘉靖四十五年,已经二十多年没有上朝的嘉靖皇帝,突然收到了一封奏折。在看完奏折之后,嘉靖皇帝愤怒的将奏折扔掉,并且命令旁边的人把写奏折的人抓起来。嘉靖皇帝的近臣对嘉靖说:「”这个人向来都有痴名,写这封
“真正让老炮儿觉得自己老了的原因,不是身体,而是世事。世事变得太快,他已经看不懂”。市井小民,不仅仅只有“老炮儿”,郑世平(野夫)笔下就有一系列:畸人、
在中国敢于说真话的历史人物中,一个人是司马迁。他因为在朝堂上因为为李陵说了句真话,结果惹得武帝大怒,竟被处以宫刑,生理和心理同时遭受伤害。另一个是海瑞,他的结局比司马迁幸运一点。海瑞因上书直陈时弊,惹
奇特的颗粒物质欧洲人常用一种叫作穆兹利的早餐,就是把燕麦片和巴西果等干果混合在一块儿,早晨起来,就倒出来一些作早餐。但是人们往往发现,每天第一个从盒里倒出穆兹利的人总会得到最大个儿的巴西果,而最后倒穆
大明名臣之清官海瑞一生经历四朝,因为当官的时候敢打击贪官污吏,所以他得到了民心,所以他的官位也越来越高,但是他依旧改变初衷,一直为百姓造福。海瑞是一个好官,所以即便他去世了人们还愿意传播他的故事,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