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三国局势的十位人物曹操第一无争议
Posted 格局
篇首语: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影响三国局势的十位人物曹操第一无争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影响三国局势的十位人物曹操第一无争议
一、曹操
从群雄割据以来,曹操一直是争霸的主角,而其在北方的争霸战场也一直是斗争的中心,这种情况直到赤壁之战才有所改变,争霸的重心开始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且曹操也是三国首屈一指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文武兼资,时人无出其右。
而官渡一战,以弱胜强,实是决定整个北方格局的一战,也是三国时期的第一场著名的大战。而后他统一北方,已然为后来三国局面的出现迈出了第一步,且为后来的统一打下了基础。三分天下这实力最强的曹魏一方确实是由曹操一手开创。
二、周瑜
可以说三国的前期决定的天下格局的是曹操和周瑜,一个统一北方,一个导致天下三分。《三国名臣赞序》赞周瑜:“晚节曜奇,则叁分于赤壁”,“卓卓若人,曜奇赤壁。三光参分,宇宙暂隔。”以前的正统派史学家都以《隆中对》为依据,把三分功劳归于诸葛。其实不然,《隆中对》只是一种预见,而但对于决定三分的那场“赤壁之战”,诸葛亮唯一的贡献就是促成孙刘联盟,但这已是大势所趋,(派谁去都一样)而且还是孙权一方是主动的。
曹、孙、刘赤壁之战(208),乃中古史上一大事。曹胜则汉末二十年分裂之局,可复归统一;孙、刘胜,则三国鼎立之形势以成,战争再延长七十年。且不论对错功过,赤壁之战的主帅周瑜确实是一手缔造出了这三分局势。而他早年辅佐孙策平定江东,也是吴国开国立业的最大功臣。孙权称帝时就感叹说:“非周公瑾,孤不帝矣。”可见这第东吴第一人当数公瑾。
三、刘备
因为其未能像曹操,周瑜那样对当时格局带来决定性的改变,(夷陵一战更决定了统一无法由蜀汉来完成。)且其所创基业在三国中又为最弱(还有窃国嫌疑)故而他只能排名第三。但他一生转战南北,一直处于当时割据斗争的前沿,“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虽颠沛陷难而信义愈明”诚然一世之雄。虽不及前二人,但胜他人远矣!
四、孙权
终其一生虽是守成之主,但他或联刘抗曹,(有赤壁之战);或联魏拒刘,(有夷陵之战)均获大胜。(能同时战胜这当世两大枭雄的又能有谁?)割据江东,最后终成帝业,曹操都不得不叹到:“生子当如孙仲谋”。其雄才可见。况吴越向来属于蛮荒之地,自春秋吴越风云后,自此江东才又一次成为历史舞台的前沿阵地。
诸葛亮第二曹操第一最没争议
在三国这个历史阶段,虽然诞生了吕布、赵云等一流武将,也有郭嘉、贾诩等顶级谋士。但是,不管是武将还是谋士,都不一定能成为指挥千军万马的军事统帅。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特别强调“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里面的将,更多的就是指战将和军队的指挥大师。比如在春秋战国时期,孙武、乐毅、白起等就是这一类人才。而就三国历史来说,以下五位军事统帅,可以说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
第五名:陆逊
在三国后期,吴国和蜀汉都出现了人才凋零的问题。而对于东吴政权来说,陆逊可谓是拯救吴国于水火的人物。早在吕蒙对关羽进行偷袭,从而夺取荆州的战役中,陆逊就小小展露了下头角,帮助吕蒙建立了巨大的战绩。后来,在吕蒙病逝后,陆逊成为了吴国对外战事的顶梁柱。在刘备率领为关羽、张飞的复仇之师杀向东吴时,孙权等人十分震恐。然而,陆逊的一把火立即好好教育了刘备一番,确保了东吴在荆州一战上的利益最大化。
第四名:周瑜
周瑜年少时就与孙策交好,其妻子分别是大小乔。在周瑜二十一岁时,就跟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公元208年,周瑜统帅东吴士兵,并与刘备军队联合,从而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在此次事关孙权和刘备两大集团命运的战役中,周瑜调度得力,尤其能很好处理东吴指挥高层的内部分歧,最终挫败强大的曹操军团,为东吴的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第三名:司马懿
在魏国,司马懿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司马懿一方面擅长闪电战,克日擒孟达便是最好的例子。另一方面,通过对诸葛亮的坚守避战,司马懿成功耗死了蜀汉的栋梁,为蜀汉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第二名:诸葛亮
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是此后数十年刘备和蜀汉的基本战略方向。尽管因为关羽大意失荆州而导致隆中对失效,但是,诸葛亮在战略谋划上的能力,由此得到体现。在诸葛亮掌握蜀汉军政大权后,向南平定了蜀汉后方的不稳定因素,向东改善和东吴的关系,向北以数万士兵拖住了魏国的数十万大军。虽然北伐中原未能成功,但还是最大限度延续了蜀汉的生命。诸葛亮擅长治军,他的军队战术素养很高,令行禁止,司马懿看过他的营寨后忍不住叹道“天下奇才”。
第一名:曹操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北方中原地区,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曹操一生大小战事无数,虽然常有败绩,但是从东汉末年弱小的诸侯,靠战争成长为三国第一大集团,其军事指挥能力无需赘言。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