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三顾茅庐一直是千古佳话但是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Posted 三顾茅庐
篇首语: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三顾茅庐一直是千古佳话但是历史上真的存在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三顾茅庐一直是千古佳话但是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三顾茅庐,这个被世代传唱的经典故事,在史书《魏略》和《九州春秋》里却是另外一个面孔,不是刘备亲自上门邀请,而是诸葛亮的自我推荐。
这多少让喜欢诸葛亮的人接受不了。
如果《魏略》和《九州春秋》记载的是事实的话,那么在诸葛亮的《出师表》里,“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句话又该如何解释?难道是诸葛亮说了假话?还是《出师表》根本就不是诸葛亮所作呢?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发生过三顾茅庐的故事呢?
要解清这个谜呀,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刘备从袁绍那儿跑出来,然后投奔了刘表,在荆州待了多少年呢?六年,六到七年,为什么六年工夫诸葛亮和刘备都没有见过面?这其实也是本案的一个关键,那么也有不少历史学家试图来解释这个问题,因为觉得这个事情说不过去,于是提出一种说法,说实际上刘备是找过诸葛亮的,第一次去没见着,第二次去又没见着,所以到了建安十二年,也就是他来荆州六年之后,第三次他才见着了。
这个说法有点问题,你说刘备这三顾,是不是建安十年一次、建安十一年一次、建安十二年一次,一年去找他一次?好像很难说得通,平均两年找他一次,更很难说通。
也有人提出说,那是因为诸葛亮不好找,住得很隐秘,这个也是不通的,他又不是我们武侠小说里写的那种躲避仇家追杀的大侠,隐姓埋名躲在一个旮旯里,你找他不着,他老早就来到了荆州,而且你要知道他是刘表的亲戚啊,他和荆州的官场,和荆州的上流社会,和荆州的士人集团是有往来的,他怎么是一个找不到的人呢?所以这些理由看来是不能成立的。
对于这个问题也有历史学家试图做出解释,比方说尹韵公先生就提出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他认为诸葛亮当时的知名度不够。
我们去读《三国志》对诸葛亮的描述是什么呢?“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就是说诸葛亮自己自信是很强的,但是当时荆州的士人集团并不是一致认为他是一等一的人才,也有人对他不以为然。
那么刘备听到别人对诸葛亮的介绍的时候,刘备会掂量一下,说这个是真呢还是假呢?他会犹豫,这么一犹豫几年就过去了。
另一方面,在诸葛亮这方面有心理障碍。
因为诸葛亮给自己设计的这个目标,是到了这个集团以后他一定要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要当首席谋士,要当这个集团的二号人物,而刘备和关羽、张飞的关系过于密切,食则同器,寝则同床,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你很难挤进去,他也要犹豫。
那么这两个说法都有道理,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非常重要,就是年龄。
我们要知道诸葛亮出山的时候是多少岁?26岁,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多少岁?46岁,那么将心比心,让一个46岁的身经百战的天下枭雄把一个26岁的从来没有表现过自己什么特殊能力的年轻人奉若上宾,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怎么可能要求刘备在他四十岁的时候到一个乡下去请出个二十岁的人来当他的总参谋长呢?所以年龄也是重要的一个原因,如果不是后来曹操那么咄咄逼人,这个事说不定还要拖下去。
总而言之,刘备他做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决定放下皇叔和长辈的架子,下乡去见一个比他小了二十多岁的没有任何头衔和功名的这么一个年轻人,所以三顾茅庐是可信的,登门自荐只能存疑。
所以,是真事的历史事件。
不过经过时间的洗涤和人们的传咏及目的不同,版本不一样,但一定是确实发生过的事情。
附《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相关参考
耶稣基督其人:耶稣基督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虽然宗教经常被当权者拿来篡改后协助他们的统治,但是不得不承认,从教徒的观点来看,当权者篡改前所进行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亦是上帝的旨意。耶稣所处的历史背景:上帝与摩西
《西游记》的故事,在荧幕上一直长盛不衰,女儿国也一直为西游迷弟迷妹们所钟情。西梁女国的国民都是女性,繁衍后代主要靠喝子母河的水,所以,女儿国的女儿们看到唐僧师徒才会喜出望外。实际上,这种传说并不鲜见,
《西游记》的故事,在荧幕上一直长盛不衰,女儿国也一直为西游迷弟迷妹们所钟情。西梁女国的国民都是女性,繁衍后代主要靠喝子母河的水,所以,女儿国的女儿们看到唐僧师徒才会喜出望外。实际上,这种传说并不鲜见,
花木兰是个怎样的人?历史上真的存在吗?花木兰嫁给了谁?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剧照说起中国历史上的女英雄,人们第一个会想到大概就是那个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吧。关于花木兰的故事一直都被广为流传。
在《隋唐演义》里面,宇文成都未必是最厉害的那个,但也是第二厉害的。他未必是最忠心的,但是他是为国家为了那个昏庸的君王而死的。历史上的人物的本来样子已经不可考,可是在小说之中,仍旧可以看到他的好。宇文成
在《隋唐演义》里面,宇文成都未必是最厉害的那个,但也是第二厉害的。他未必是最忠心的,但是他是为国家为了那个昏庸的君王而死的。历史上的人物的本来样子已经不可考,可是在小说之中,仍旧可以看到他的好。宇文成
水浒里的孙二娘是个非常出名的人物,说她出名,是因为在《水浒传》中,孙二娘当年在十字坡开的店,有卖人肉包子的现象。因而其名尤为出名。不过正常情况下,吃人确实是一种越过道德底线的,非常变态的社会现象,但是
伊甸园可以称得上是人们心中的净土,再加之圣经中的许多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所以引起人们寻找伊甸园的风潮。但是伊甸园毕竟只是传说中的地方,谁也不知道它是否真实存在。《圣经·创世纪》中记述:“有河从伊甸流出
历史上的香妃确实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她有异香可以吸引来蝴蝶,这个在历史上是没有记载的。先来简单的回忆一下还珠格格里面的剧情,当时说的是,原来乾隆手下有一名将军,他在外收复失地的时候,从回族里面掠来了一名
世界上有关野人的传说很多,各地都有关于野人的报道。传说中的野人像人非人,似猿非猿,行动十分诡秘。加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野人存在的直接证据,所以,关于野人之谜一直存在着许多争议。 有人认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