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历史 南宋宰相史浩力排众议为岳飞平反,最后依官礼改葬

Posted 宰相

篇首语: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历史 南宋宰相史浩力排众议为岳飞平反,最后依官礼改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历史 南宋宰相史浩力排众议为岳飞平反,最后依官礼改葬

在南宋宰相史浩的策划下,隆兴元年七月,岳甫上奏朝廷,请求发还岳飞生前江州的田宅。七月十三日孝宗下诏,追复岳飞和岳云的官爵,追复指挥,后来追复少师、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武昌郡开国公、食邑6100户、食实封2600户,依官礼改葬,岳飞的子孙也都特予录用。

岳飞雕像

到了烟波浩渺的东钱湖就看到了史府家宴的大招牌。当地朋友说,这个史家在南宋是个大望族,叫做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我噗嗤笑了,觉得这是中国人离奇之处。比如毛泽东厉害吧,结果去了他家乡到处是毛家菜、毛氏红烧肉。清代大翰林谭氏,留给北京人的就是谭氏私房菜。屈原那么伟大的高官诗人,结果大家首先知道的是代表他的粽子。

史家最了不起的功绩,在于南宋宰相史浩,力排众议给岳飞平了反。

一次次地拜谒西湖边岳庙的红墙高檐,感受那段满江红气壮山河的悲剧,品鉴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经典对联,然后顺势在那几个铁人身上吐口唾沫。但从来没细心想到是谁给冤死的岳飞父子以清白。

据史料,绍兴32年,南宋孝宗继位,史浩拜相。

我发现,还岳飞清白,他非常尽心。一是史浩本人祖上从江苏逃难来宁波,家破人亡,所以身负恢复旧土之志。第二点,他能顺利为岳飞平反,讲究推进策略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在史浩的策划下,隆兴元年七月,岳甫上奏朝廷,请求发还岳飞生前江州的田宅。七月十三日孝宗下诏,追复岳飞和岳云的官爵,追复指挥,后来追复少师、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武昌郡开国公、食邑6100户、食实封2600户,依官礼改葬,岳飞的子孙也都特予录用。孝宗将岳飞尸骨找了出来,以礼改葬在杭州西子湖畔的栖霞岭上,至此岳飞一案完全平反昭雪。

当时为岳飞平反既难又易。说易,史浩关注到孝宗的个人情感。赵伯琮是一直痛恨秦桧的,一则秦桧反对立赵伯琮为皇储,二则秦桧常欺侮他。相反,孝宗对岳飞是赞赏的,这是因为岳飞对孝宗中兴基业抱有极大的希望。

说难,是因为太上皇赵构还在,当年岳飞之案,赵构是主谋。秦桧病死,有人提出给岳飞恢复名誉,高宗却起用杀害岳飞的刽子手之一万俟为相,岳飞昭雪当然受阻。晚年赵构对岳飞不是没有怀念,毕竟赵构对岳飞曾经宠爱,所以史浩处理此事,避开太上皇,给足了赵构的面子。

没想到在西湖边上风风光光地礼葬,却经历了东钱湖边史浩的运筹帷幄。史浩的后人史弥远、史嵩之都先后拜相,所以才有一门三宰相之说。

中国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史家却是个大大的例外。当地人对这个史家可谓是掰开了揉碎了一通研究,民间认为,这个出身难民,曾经吃不饱饭的家族能那么发达,主要是祖坟埋得正。我看还是史家的做法得了民心。当时宁波鄞县的百姓一直对岳飞怀有敬意。这种情谊不那么势利,你在任上,门前车水马龙;等你被贬了,或者犯王法杀了头,就翻脸不认人。当地百姓是有些威武不能屈的骨气的。

史浩感受到了民意所向,便用心推波助澜,顶着太上皇赵构的压力,帮岳飞满门昭了雪。之后,老百姓谢了他一百年,所以他的儿孙也能位极人臣。据《鄞县志》记载,东钱湖鄂王庙建于端平元年,纪念南宋联蒙灭金国。史浩的孙子史嵩之任京湖制置使,是联蒙灭金的主要提出者和指挥者。所以最终成为宰相也是情理之中的。

想想史家从江苏溧阳逃难过来也是狼狈之至,史浩祖孙想恢复故土肯定是情真意切的。但国力所限,蒙古又过于强大,历史没有给他们机会。在偏安一隅的盘子里他们给岳飞平反、又灭金复了仇,也算努力了尽心了。

所以史家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也是不可忘不可忘的。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此人为太祖一脉子孙,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为岳飞平反

大宋南渡,赵构建南宋,是为大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第一位皇帝。赵构不能说是昏庸无道之君,因岳飞提出“直捣黄龙,迎回二圣”而造成对自己地位的威胁,于是杀岳飞成了一种必然,这也是后人谩骂赵构的最重要的原因。

宋孝宗为岳飞平反的真正目的

  岳飞的冤死可以说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影响重大的冤案了,其罪名更是令人惊诧的“莫须有”,“莫须有”意思即“也许有”,其罪名为凭空捏造也。  先介绍一下岳飞冤案的大致过程。  南宋绍兴十一年,宋高宗赵构召

宋孝宗简介 他为岳飞平反是否被迫?

   孝宗为南宋的第二个皇帝,他的上位并不是赵构所希望的。但是赵构由于在早年的逃亡生涯之中失去了生育能力。唯一的独子又在苗刘之变中被吓死。身为孤家寡人的他,只好把这个宋太祖的七世孙、赵德芳的

历史人物 南宋宰相、词人史浩简介,史浩古诗有哪些

人物生平史浩生于宋徽宗崇宁五年九月六日(1106年10月4日),他的祖上史惟则从慈溪迁鄞即落户此地,直至曾孙史诏,四代都不曾迁居。徽宗时,史诏推辞辟命,获徽宗赐号“八行高士”。史浩从少好读书,曾求学到

是岳家军贪生怕死吗? 为何十万岳家军不为岳飞报仇

绍兴十一年,岳飞在大理适狱中被杀。当时全国百姓为之叹息,直到宋孝宗继位才得以平反。而从冤杀到平反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没有任何人为岳飞报仇,就连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十万岳家军也竟然无动于衷,完全没有任何要为他报

是岳家军贪生怕死吗? 为何十万岳家军不为岳飞报仇

绍兴十一年,岳飞在大理适狱中被杀。当时全国百姓为之叹息,直到宋孝宗继位才得以平反。而从冤杀到平反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没有任何人为岳飞报仇,就连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十万岳家军也竟然无动于衷,完全没有任何要为他报

历史人物 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史浩简介 史浩是怎么死的

  史浩是南宋时期宰相,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历高宗、孝宗、光宗三代吗,是三朝重臣。他曾经兢兢业业,为国为民,一直以中兴南宋作为自己的政治目标。虽然最后没有达成,但是却也开拓了史氏“一门三宰相,四世

谁为岳飞刺字

南宋抗金英雄岳飞背刺“尽忠报国”四字,昭示爱国心迹,历来为人称道。但是岳飞背部的字究竟是何人所刺,《宋史》没有详细记载,民间流传有多种版本,一种说法是岳母刺字,激励岳飞报效国家

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史浩简介 史浩是怎么死的?

  史浩是南宋时期宰相,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历高宗、孝宗、光宗三代吗,是三朝重臣。他曾经兢兢业业,为国为民,一直以中兴南宋作为自己的政治目标。虽然最后没有达成,但是却也开拓了史氏“一门

历史秘闻 此人为岳飞后代,堪称战神级别将领,一心效忠清朝,却被贬为平民

南宋抗金英雄岳飞,因奸臣秦桧的诬陷,最终被宋高宗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其长子岳云也未能幸免。岳飞的三子岳霖,没有因此事被问罪,并结婚生子,为岳家留下了香火。清朝时期,有一位战神级别的将领,一心效忠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