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易卜拉欣帕夏

Posted 阿里

篇首语: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界历史 易卜拉欣帕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历史 易卜拉欣帕夏

易卜拉欣帕夏(英语:Ibrahim Pasha)是十九世纪埃及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的一位将军,他是穆罕默德·阿里的儿子,在1848年7月至11月作为摄政王领导国家。

易卜拉欣出生于奥斯曼帝国鲁米利亚的德拉玛(Drama),位于如今的希腊马其顿地区,妈妈是一位希腊基督徒,父母已离婚。 妈妈下嫁穆罕默德·阿里,穆罕默德·阿里亦视易卜拉欣如己出,赐名易卜拉欣,以奥斯曼帝国的传统文化及伊斯兰信仰教导他。

1805年,易卜拉欣的养父仍忙于巩固其在埃及的地位。易卜拉欣在十六岁时便被当作人质送到奥斯曼帝国。穆罕默德·阿里被承以为帕夏,并击败英国少将亚历山大·马更些·弗雷泽(Alexander Mackenzie-Fraser)后,易卜拉欣获准返回埃及。

1813年,穆罕默德·阿里往阿拉伯发动对阿尔沙特的战争。易卜拉欣则留下统领上埃及,并继续打击马木留克的残余势力。

1816年,易卜拉欣替代图辛帕夏(Tusun Basha)统领在阿拉伯的埃及军队。

穆罕默德·阿里将欧式的训练方法引入军队,易卜拉欣亦大概接受了一些军事训练,但他所领导进行的战事却具古老的亚洲特色。对沙特的战事持续了两年,以沙特家族的失败而告终。1813年,穆罕默德·阿里于麦地那的港口延布(Yanbu)登陆,并攻克麦地那,易卜拉欣则跟随其后进入内志沙漠,摧毁敌人的据点。埃及军队的欧式训练及其大炮使他们享有绝对优势,困难之处在于横越沙漠赶往麦地那以东四百里的沙特要塞迪里耶(Diriyah)以及敌人在战场上所表现的勇气,这使埃及军队相当艰辛。易卜拉欣则展示了他的力量和韧性,他与他的军队一起分担困境,不为失败所挫。1818年9月,阿卜杜拉·伊本·沙特投降,埃及军将迪里耶摧毁。

1819年12月11日,易卜拉欣凯旋回到开罗。他对法国人苏莱曼帕夏给予支援,苏莱曼帕夏以欧洲的模式训练埃及军队,易卜拉欣提出要让自个作为新兵一样受训。1824年,奥斯曼帝国苏丹马哈茂德二世任命穆罕默德·阿里为摩里亚(希腊南部的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统治者。马哈茂德二世未能摆平希腊革命,遂请求埃及军队的协助。1822年,希腊人击败由马哈茂德·德拉马里帕夏(Mahmud Dramali Pasha)所领导的三万大军。

易卜拉欣带领一支舰队及一支一万七千人的军队开赴伯罗奔尼撒,于1824年出航,易卜拉欣只能在罗得岛及克里特之间前行。易卜拉欣担忧希腊火船对舰队构成的威胁,因而停止进军,直至希腊海军因薪酬问题而譁变,易卜拉欣于1825年于莫顿登陆。1828年,西方势力介入希腊革命,并签署了协定。

易卜拉欣的军队在摩里亚的战争里表现出有力而凶猛,轻易击败希腊人。对米索隆(Messolonghi)的围攻使他及奥斯曼帝国军损失惨重,但仍能在1826年攻陷米索隆。面对希腊的游击部队不断侵优,易卜拉欣遂以摧残希腊及将居民遣至埃及当奴隶作为回应。这引起了欧洲的愤慨,终引致英国、法国及俄国海军的介入,爆发纳瓦里诺海战(Battle of Navarino),联军取得胜利,法国远征军登陆。根据1828年10月1日签订的协定,易卜拉欣撤离了希腊。

奥斯曼帝国政府对易卜拉欣甚为猜忌,曾计划阻止他返回埃及。在纳瓦里诺海战见过易卜拉欣的军官形容他的身材矮胖,有天花的痕迹。1831年,穆罕默德·阿里与朴特的争端越演越烈,易卜拉欣被派遣前往征服叙利亚。1832年5月27日,经历惨烈的围城战后攻克阿卡,又占据大马士革。7月8日,易卜拉欣于霍姆斯(Homs)击败一支奥斯曼帝国军,7月29日于贝兰击败另一支奥斯曼帝国军,并进军小亚细亚,于12月在科尼亚击败大维奇尔领导的军队。

5月6日屈塔希亚会议(Convention of Kütahya)的结果使穆罕默德·阿里得到叙利亚。易卜拉欣军中有欧洲军官的协助,易卜拉欣的聪慧、耐力及能量都使这些军官信服,相反奥斯曼帝国的军官自大傲慢、不学无术。他在战事里得到了当地居民的支援,展示了他的外交手腕及机智。战后,易卜拉欣成为叙利亚的统治者,他迫不得已要实行父亲的苛索政策,导致政府的声望下跌,终引发叛变。

1838年,朴特以为帝国已有能力重启战端,易卜拉欣在1839年6月24日于努赛宾(Nusaybin)获胜,但英国及奥地利帝国介入以维持奥斯曼帝国的完整性,他们的海军切断了易卜拉欣与埃及的通讯,易卜拉欣被迫于1841年2月撤离叙利亚。

 晚年

此后,易卜拉欣没有再参与战争,他的健康状态亦转差。1846年,易卜拉欣出访西欧。在父亲患上失智症后,易卜拉欣在1848年7月成为摄政王,直至11月10日易卜拉欣病逝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剧作家易卜生的戏剧在当时为何被认为是丑闻

易卜生是十九世纪挪威著名的剧作家,也是享誉世界的一位剧作家,易卜生一生之中创作出了大量的戏剧,是一位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剧作家,被认为是现代现实主义戏剧的创始人。易卜生的戏剧在当时被认为是丑闻,因为在易卜

历史百科 “伟大的问号”变成永远的句号——戏剧艺术家易卜生去世

“伟大的问号”变成永远的句号——戏剧艺术家易卜生去世在中外文学史上,英国的莎士比亚、中国的关汉卿、法国的莫里哀与挪威的易卜生常被相提并论,合称世界四大剧作家。其中关汉卿生活时代最早(13世纪),易卜生

世界条约 《伦敦条约》签订的原因是什么?签订伦敦条约的背景是什么?

1839年6月24日,埃、土双方在土耳其和叙利亚边境的努赛宾集结数万军队展开决战。在易卜拉欣率领下,埃及军队愈战愈勇。一时间百里沙漠戈壁硝烟混合着黄沙,爆炸混合着血腥味的泥土飞扬,成排的士兵中弹倒下再

世界历史 俄军大胜英法海军

整个10月俄土两军都在进行战略机动,以求在多瑙河下游取得相对于对手有利的态势,1853年10月28日土耳其军队战场指挥官奥马尔·卢特菲帕夏非常成功的率军从多瑙河南岸宽大的正面渡过多瑙河。1853年11

8月2日去世的名人大全

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8月2日去世的名人约有45位,年代最早的是易卜拉欣一世逝于1648年8月2日,如有谬误,敬请包涵。8月2日去世的名人(一)1、1648年8月2日——易卜拉欣一世(1640年至164

知识百科 易卜生为什么被称为“欧洲现代戏剧之父”?

易卜生为什么被称为“欧洲现代戏剧之父”?

薩達姆最忠誠的部下,多次逃脫美軍追捕,發誓要爲伊拉克流盡鮮血

公元1942年7月1日,在伊拉克提克里特市的杜爾村,一位名叫伊扎特·易卜拉欣·杜爾的男嬰降生了,而在他出生地的不遠處,便是薩達姆的故鄉奧賈村。在伊扎特長大之後,曾參與推翻伊拉克總統阿里夫的政變,結果失

尽管克里木战争失败,俄国对地中海仍未放弃,梦想在一战差点实现

接上文纳瓦里诺一场海战,使得3个国家产生3种不同结果历史往往很有趣,就在俄土战争结束2年,土耳其又主动向昔日的对手请求援助。1831年10月埃及帕夏默罕默德-阿里开始进攻叙利亚。到1832年7月,土军

知名人物 袁昌英是怎样的人?袁昌英人物历史评价?

袁昌英她是我国现代最早的一位著名女性学者,外国文学研究家,艺术史家。早在二十年代末,就著有《法国文学》(编著丛书;1929年,商务印书馆),以后陆续向中国读者介绍莎士比亚、易卜生、哈代……四十年代,又

伊朗 伊朗·1946年1月19日伊朗向联合国指控苏联

1946年1月19日伊朗向联合国指控苏联1946年1月19日,伊朗首相易卜拉掀·哈基米指令出席第一届联合国大会的伊朗代表团团长赛义德·哈桑·塔吉扎就“苏联干涉伊朗内政“向联合国正式提出指控,伊朗成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