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历史上的后羿和羿究竟是不是同一人

Posted 后羿

篇首语: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揭秘历史上的后羿和羿究竟是不是同一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揭秘历史上的后羿和羿究竟是不是同一人

据考证,历史上羿和后羿不是一个人。这两个人前后相差数百岁。最初的资料记载,射日的是羿,而不是后羿。也有资料说羿是好人,后羿是坏人。传到后来,羿和后羿合二为一,统称之为后羿了。

1979年版《辞海》这样注释道:“羿,传说中的古人名。即后羿。也作夷羿。”在注释“后羿”词条时,相对详细地写道:“后羿,又称夷羿,传说中夏代东夷族首领。原为有穷民部落首领,名羿。善于射箭。推翻夏代统治,夺得太康的王位,不久因喜狩猎,不理民事,被家众杀死。又神话传说尧时十日并出,植物枯死,猛兽长蛇为害,羿射去九日,射杀猛兽长蛇,为民除害。”

按照《辞海》的权威解释,羿、后羿、夷羿,都是一个人。而另外不少文献记载并非如此,辽宁师范大学教授鲁刚撰文指出,羿和后羿应为两人,他们分属于不同的时代,他们有完全不同的历史内涵,不同的品貌和不同的人格,把他们混为一人是一桩历史错案,是对羿的极大不公,应该把它改正过来,还羿一个清白。

按照鲁刚先生用比较神话学的方法研究出来的结论,羿是射日英雄,而后羿则是一个荒淫无耻的坏蛋。

历史上的后羿和羿究竟是不是同一人

按照大学者顾颉刚先生的说法,从先秦到西汉中叶,羿和后羿的传说就是混为一谈的,那时羿的故事分为三组,第一组是神话家所传说的;第二组是诗歌家所传说的;第三组是儒墨学派所传说的。他列举了《山海经》、《淮南子》对羿的故事叙述,论证了神话家对羿的“政治结论”是做了“宗布神”。而以屈原为代表的诗歌家却把羿说成了荒淫无耻的家伙,天帝让他下界为民除忧患,他却去射河伯,占了人家的妻子,最后被一个叫寒浞的人和羿的妻子纯狐合谋把他弄死了。屈原在《离骚》中的结论是“羿淫游以合畋兮,又好射夫封狐……”一句话给羿来了个“盖棺定论”。

而孔孟学派对羿的结论又有不同。孔子认为,羿尚巧(或作功)力不尚德,结果是不得善终的。孟子干脆认为,羿就是有罪的,因为君子取友必端,羿不谨慎择友,把技艺传给匪人,故也有些罪。荀子则认,羿是“圣人所以治天下”的二十官中一个“作弓”的官。《荀子·解蔽篇》进一步明确,羿只是“精于射”,并不作弓。而最后死法也不尽相同,有说死于寒浞之手,有说死于蓬蒙桃木棍下。

据此,顾颉刚先生认为:在西汉中年以前,羿的时代还没有固定,有的书说他是尧时人,有的书说他是夏时人,又有书说他是周时人。羿的品格也没有固定,有的书说是有功的好人,有的书说他是有罪的坏人,又有书把他当作世职的名职看。最通行的就是他的善射的传说。到了西汉初年以后,才有羿为夏帝的说法。西汉末年以来,楚辞一派的传说获得胜利,羿才固定为夏时淫游佚畋的君主了。其实,把羿和后羿混为一谈的决不止楚辞一派,后来的司马迁也是这样认定的。而这个定位,没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似乎更现实一些。

从其它书本上可以查阅到,丧于寒浞之手的是后羿,为蓬蒙桃木棍所杀的是羿。不过,顾颉刚作为一大学者,是不会如此糊涂地把时隔几个朝代的两个功过不同的人拉到一起合而为一的吧。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就是顾先生研究出来的结论,从先秦到汉,对羿文化研究就没有一个统一的准确的结论。更为惊人的是顾颉刚先生考证,《天问》的作者并非屈原,而是比屈原早得多的无名氏,因为,《天问》与《尚书》、《诗经》是同时成书的。因此,我们的现代版《辞海》才把羿和后羿、夷羿合为一个人。三合一就合成了一面三棱镜,可以折射出羿作为射手和作为王者的多重性格,折射出英雄和淫徒集于一身的矛盾统一,这是一种很有趣的人格扭曲现象。

历史上的后羿和羿究竟是不是同一人

正史中对羿和后羿记载明显不足。我们不妨再从野史里捡些材料来补充它。

《山海经·海内经》载:“帝俊赐羿彤弓素赠(去贝加矢),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这里说的帝俊,就是帝喾,黄帝长子玄嚣的孙子,尧的父亲。羿当时是帝喾的射正,因擅长射术而总揽兵权。帝喾后期,东夷十个部落内讧,这十个部落都崇拜太阳,所以有“十日并出”之说。羿受帝喾派谴,征服十个部落,合为一体,是此才有“羿射九日”之说流传。羿最后死于非命,丧在自己徒弟逢蒙的桃木棍下。

而后羿则是有穷氏的首领,野史认为后羿是羿和嫦娥私生子挚的后代。后羿故事,几乎是羿的故事翻版。后羿也曾做过惊天动地的英雄事,统一东夷十个崇拜太阳的部落(这一点羿和后羿的事迹相互雷同过),推翻了荒淫无度的太康皇室。然而他晚节不保,同太康一样不修政事,围田射猎。结果被他自己重用的谄媚之臣寒浞发动兵变“杀而烹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寒浞还纳娶了后羿的妻子纯狐(己不是嫦娥了)。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对后羿射日的故事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归纳一下,可以这样认定,其一,射日传说的主人公是羿,而不是后羿;其二,原始文字混淆了羿和后羿,把他们合二为一了;其三,古为今用,可以采纳《辞海》中对羿和后羿的注释;其四,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研究后羿文化,可以从古人征服自然的愿望和弓箭崇拜的角度切入。以弘扬乐于献身、敢于挑战、勇于胜利的精神为主线,阐述其故事脉络和文化内涵,而不必去揭那些“没治了”的历史疮疤,偏要把羿当成冤假错案的对象去平反。如果要主持公道,为其平反,做不好会适得其反。因为羿和后羿都是神话中人物,今天我们评判或叙述的依据都是从古书中获得的一鳞半爪,而这些断简残篇,也都经过了先人的篡改和歪曲,不能作为绝对真实的依据来对待的。

后羿还是后羿

有人把后羿写成“后羿”,认为“后”是“后”的繁体字,其实误解了。

先后的“后”,是可以写作“后”的。问题是,我们所说的“后羿”,并不是相对于“先羿”的,“后”不是说前面有过一个羿,后面又有一个后羿。“后”可以是指皇帝的正妻,可以是指君主,可以是指诸侯,也可以是姓氏。而这几层意思的“后”,是不可以写作“后”的。

后羿的“后”,实际是有穷国君的意思。有好事之人考证出后羿就是羿的后代,而且是通过“私生子”的形式过渡承接而来的。这近乎于荒诞,因为那时没有“DNA”检测,故事任意编了也无从稽考。于今,我们只能确认“后羿”就是“王羿”的意思,所以“后羿”不能写作繁体字“后羿”。

相关参考

董鄂妃、董小宛是不是同一人

歷史上的大清從入關到最後的整體滅亡,前後共歷經過十位皇帝。在這十位皇帝中,最讓後人所津津樂道的我覺得應該就是大清入關後的最痴情皇帝——順治皇帝關於他與董鄂妃,以及董顎妃與董小宛是不是同一個人?這個問題

令妃孝仪纯皇后是同一人吗 令妃是不是孝仪纯皇后

令妃是不是孝仪纯皇后?令妃孝仪纯皇后是同一人吗影视剧中的令妃其实原型就是乾隆的孝仪纯皇后。孝仪纯皇后(1727年10月23日-1775年2月28日),魏佳氏,内管领清泰女。事高宗为贵人。封令嫔,累进令贵妃(即令妃)。清高宗乾隆...

揭秘:毛嫱究竟多漂亮

历史上的美女多如牛毛,貂蝉、西施等四大美女,都是历史上相当出名的四大美女之一。毛嫱在历史上的记载并不是太多。《管子》和《庄子》里都记载过的美女,毛嫱、丽姬和西施大概是同时成名的。《管子·小称》说:毛嫱

令妃孝仪纯皇后是同一人吗 令妃是不是孝仪纯皇后

令妃是不是孝仪纯皇后?令妃孝仪纯皇后是同一人吗影视剧中的令妃其实原型就是乾隆的孝仪纯皇后。孝仪纯皇后(1727年10月23日-1775年2月28日),魏佳氏,内管领清泰女。事高宗为贵人。封令嫔,累进令

请问成吉思汗和正义奴王是不是同一人

不同成吉思汗在蒙语中指的是庞大的力量,衍生象征海内外伟大等意,汗则是君王之意,现在专指蒙古帝国的开国者铁木真,匈奴王通常就是某人单于,如冒顿单于,老上单于等,最重要的是种族不同,因为一个是蒙古族,一个

篡位谋逆第一人仅过八年便重蹈覆辙 后羿

喜欢读史的人应该都有这种体会,在历代王朝更替和历次权力交接过程中,抢班夺权可以说贯穿始终,一部中国进程史简直就是一部血淋淋的“抢班夺权史”,而夏朝初年的后羿,则是书写以臣子身份夺取国家最高统治权篇章的

篡位谋逆第一人仅过八年便重蹈覆辙 后羿

喜欢读史的人应该都有这种体会,在历代王朝更替和历次权力交接过程中,抢班夺权可以说贯穿始终,一部中国进程史简直就是一部血淋淋的“抢班夺权史”,而夏朝初年的后羿,则是书写以臣子身份夺取国家最高统治权篇章的

揭秘唐朝历史上的青楼女子究竟多富有?

唐朝钱法多变,从建国到灭亡,包括唐太宗和唐玄宗时期,货币政策始终都没走上正轨,官方发行的钱币要么难以普遍推行,要么被民间大量盗铸,而且有前朝的五铢钱和各种劣币掺杂流通,给交易带来了诸多麻烦,故此物物交

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里的秦罗敷是同一人吗

...个叫罗敷的姑娘,他是焦仲卿的第二任妻子,这两人之间是不是存在某种关系,她们两个人是不是同一个人呢?秦罗敷的资料秦罗敷,生活在东汉末期到三国这段时期,最早我们可以

孙武和伍子胥是同一人?这4条理由,并非没有道理

孙武和伍子胥是同一人?这4条理由,并非没有道理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近些年,网络上出现这样一种的言论,“孙武和伍子胥有可能是同一个人”。由于两人都记载于《史记》,而且在历史上的知名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