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三国人物应劭简介
Posted 鲜卑
篇首语:知识是心灵的活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三国人物应劭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三国人物应劭简介
三国人物中文名:应劭
别号:应仲瑗
国籍:东汉
民族:汉族
职业:法学家、学者
代表作品:《汉官仪》、《习俗通义》、《习俗通》、汉书集解音义、年龄断狱
父亲:应奉(字世叔)
应劭人物终生
应劭(shào)(约153—196年),东汉学者,字仲瑗(按《刘宽碑阴故吏名》作仲援、仲远者皆误)。汝南郡南顿县(今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人。父名奉,桓帝时(147—167年)名臣,官至司隶校尉。
劭少年时用心勤学,博览多闻。
灵帝时(168—188年)被举为孝廉。
中平六年(189)至兴平元年(194)任泰山郡太守,后依袁绍,卒于邺。
(历史lishixinzhi.com)(历史lishixinzhi.com)应劭博学多识,终生著作11种、136卷,现存《汉官仪》、《习俗通义》等。《习俗通义》存有大批泰山史料,如《封泰山禅梁父》篇记叙泰山封禅轶事,《五岳》篇详载了岱庙,都有很高的史料代价。辑入《后汉书·祭奠志》,为应劭所援用的马第伯《封禅仪记》是中国最早的纪行文学作品之一。
应劭相干事宜
应劭是个法学家、学者,他在检察汉安帝(107~125)时的檀卷时,发明河间人尹次、颍川人史玉都是因坐杀人应正法,尹次兄尹初和史玉的母亲向官府要求代死,尚书陈忠对此案有疑,便从轻发落。应劭厥后据律追驳以正典范,并著驳议三十篇,又制订律令为汉之仪礼。献帝二年(190),劭为袁绍军谋校尉。献帝迁都许昌时,由于战乱,旧章埋没,书记罕存,劭不堪叹息,因而缀集所见所闻著成《汉官仪礼》、《律略》、《年龄断狱》等,凡朝廷轨制、百官典式,亦为应劭所立。
现在,其父应奉为司隶时,曾命官府郡国选报前人象赞,应劭就联缀其名录为状人纪。又论及事先行事,著为《中汉辑序》,并撰写《习俗通义》,以区分物类名号,释解时俗怀疑。其文虽不典,后代服其多闻精深。凡所著作百三十六篇,另有《集解汉书音义》皆传于后代,后死安阳府第。
子瑒、璩皆以文才称名而七世通显,《后汉书》录有应劭本传。
应劭作品一览
应劭终身著作雄厚,有驳议三十篇,又制订律令为汉之仪礼。关于礼法方面的重要著作有《汉书官礼节故事》、《律略》、《年龄断狱》、《状人纪》、《中汉辑序》等。
另外,应劭还集解《汉书》。著有兼有礼节和历史地理学方面的《习俗通义》。
应劭史籍纪录
劭字仲远。少笃学,博览多闻。灵帝时举孝廉,辟车骑将军何苗掾。
中平二年,汉阳贼边章、韩遂与羌胡为寇,东侵三辅,时遣车骑将军皇甫嵩西讨之。嵩请发乌桓三千人。北军中侯邹靖上言:“乌桓众弱,宜开募鲜卑。”事下四府,大将军掾韩卓议,认为:“乌桓兵寡,而与鲜卑世为仇人,若乌桓被发,则鲜卑必袭其家。乌桓闻之,当复弃军还救。非唯有益于实,乃更沮全军之情。邹靖居近边塞,究其态诈。若令靖募鲜卑轻骑五千,必有破敌之效。”邵驳之曰:
鲜卑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之帅,庐落之居,而天分贪暴,不拘信义,故数犯障塞,且毋宁岁。唯至通商,乃来靡服。苟欲中国珍货,非为畏威怀德。计获事足,旋踵为害。是以朝家外而不内,盖为此也。往者匈奴反叛,度辽将军马续、乌桓校尉王元发鲜卑五千余骑,又武威太守赵冲亦率鲜卑征讨叛羌。斩获丑虏,既缺乏言,而鲜卑越溢,多为造孽。裁以军令,则忿戾反叛;制御小缓,则陆掠践踏糟踏。劫居人,抄商旅,啖人牛羊,略人戎马。得赏既多,不肯去,复欲以物买铁。边将不听,便取缣帛聚欲烧之。边将恐惧,畏其反叛,推却抚顺,无敢拒违。今狡寇未殄,而羌为巨害,如或致悔,其可追乎?臣愚认为可募陇西羌胡守善不叛者,几乎精勇,多其牢赏。太守李参沉寂有谋,必能奖厉得其死力。当思渐消之略,弗成匆急望也。
韩卓复与劭相难重复。因而诏百官大会朝堂,皆从劭议。三年,抬高第,再迁,六年,拜太山太守。初平二年,黄巾三十万世人郡界。劭纠率文武连与贼战,前后斩首数千级,获生口老弱万余人,辎重二千两,贼皆猬缩,郡内以安。兴平元年,前太尉曹嵩及子德从琅邪人太山,劭遣兵迎之,未到,而徐州牧陶谦素怨嵩子操数击之,乃使轻骑追嵩、德,并杀之于郡界。劭畏操诛,弃郡奔冀州牧袁绍。初,安帝时河间人尹次、颍川人史玉皆坐杀人当死,次兄初及玉母军并诣官曹求代其命,而缢而物故。尚书陈忠以罪疑从轻,议活次、玉。劭后追驳之,据正典刑,有可存者。其议曰:
相关参考
应劭(约153—196年),东汉学者,字仲瑗,汝南郡南顿县(今河南项城市南顿镇)人。父名奉,桓帝时(147—167年)名臣,官至司隶校尉。劭少年时专心好学,博览多闻。人物生平应劭(shào)(约153
三国人物中文名:张闿国籍:中国民族:汉族职业:军人(历史lishixinzhi.com)张闿历史传记陶谦帐下都尉。太祖父嵩在泰山华县。太祖令泰山太守应劭送家诣兖州,辎重百余辆。陶谦遣闿将骑二百卫送,闿
汉朝人物中文名:后苍字:近君生卒年月:不详时代:西汉后苍成就《齐诗》后苍醒目五经,对《齐诗》的研讨成就很深。东汉学者应劭称他是《齐诗》的最早传人之一。(历史lishixinzhi.com)《诗经》《诗
曹操好色是真的吗? 曹操好色,但想法当真不是一般见识 曹氏父子是有名的好色之徒。从老一辈说起,曹嵩带领举家老小,自泰山去兖州投奔儿子曹操。曹操手下泰山太守应劭的迎接人马还没到,即为徐州
应玚出身于书香门第,应玚的祖父应奉才思敏捷,能“五行俱下”,著有《后序》十余篇。其伯父应劭博学多识,撰述甚丰。有《风俗通》百余篇。二人均是当时的儒者,而应玚的父亲应珣也因其才学著名,任司空掾官职。应玚
历史人物 后苍的主要事迹 后苍的人物生平 后苍的轶事典故简介
姓名:后苍 字:近君 时代:西汉后苍——西汉经学家 成就 《齐诗》 后苍精通五经,对《齐诗》的研究造诣很深。东汉学者应劭称他是《齐诗》的最早传人之一。 《诗经》www.cha138.c
那一年,曹操的父亲曹嵩为避战乱,居住在山东琅琊一带,其实也就是诸葛亮的家乡。曹操命令泰山太守应劭去迎接曹老太公。徐州太守陶谦派部下阴平去护送。当时曹家的辎重有一百多辆车,财富外露,引起阴平及其部卒的贪
人物生平应`出身于书香门第,应`的祖父应奉才思敏捷,能“五行俱下”,著有《后序》十余篇。其伯父应劭博学多识,撰述甚丰。有《风俗通》百余篇。二人均是当时的儒者,而应`的父亲应也因其才学著名,任司空掾官职
人物生平应出身于书香门第,应的祖父应奉才思敏捷,能“五行俱下”,著有《后序》十余篇。其伯父应劭博学多识,撰述甚丰。有《风俗通》百余篇。二人均是当时的儒者,而应的父亲应也因其才学著名,任司空掾官职。应自
人物生平应出身于书香门第,应的祖父应奉才思敏捷,能“五行俱下”,著有《后序》十余篇。其伯父应劭博学多识,撰述甚丰。有《风俗通》百余篇。二人均是当时的儒者,而应的父亲应也因其才学著名,任司空掾官职。应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