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骑射风筝流无敌
Posted 骑兵
篇首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骑射风筝流无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骑射风筝流无敌
骑射是一种技战术,很多网友对它的威力有过于夸大的设想,认为玩得好可以用最少的代价干掉对手,甚至可以反复欺负敌人。问题是北宋骑兵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战果嘛.......
和杨家将等传说中的不同,北宋骑兵有悠久的骑射传承,但对枪法却不够重视。北宋骑兵传承于五代沙陀骑兵,是一支非常看重骑射的队伍。赵匡胤的老爹赵弘殷就在沙陀骑兵中混过很长时间,赵匡胤也学会了沙陀骑兵一脉相承的左射技巧(石敬瑭手下就有左射军);赵光义的岳父符彦卿是李存勖身边最后的战士(老赵这个毒奶也和未来亲家一起并肩作战),和石重贵是老爹;赵匡胤的铁杆部下米信等人也和沙陀军有着很深的关联。
北宋挑选骑兵也和五代时的沙陀骑兵类似,首选通过能力强、射箭技术强、敢于主动挑事的硬茬子,“取年四十已下,长七八尺,材必健疾,力迈伦等,能驰骑而善射,前后左右,周旋进退,超越沟堑,驰上陵,逾险阻,绝大泽,涉名水,敢犯强敌,乱大众者,名曰武骑之士”。
因此北宋骑兵的训练重点就放在了骑射上,北宋骑兵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在练习骑射,这可是宋神宗圣旨背书的教学内容(马步军并以十分为率,马军一分习枪刀,余习弓)。宋军中也以骑射武艺高低作为配发战马的标准,不合格者才要练习刀枪等武艺,如果骑射再三考核不合格,禁军骑兵就要降为步兵,最后实在不行还要被下放到厢军里。北宋的实战武器配置也是这么安排的,“诸处马军,每一都(百人为一都)枪手、旗手共一十三人,其八十余人并系弓箭手”。南宋也继承了北宋军队的这个做派,每队骑兵只有16人用马枪、六人举旗,其余的骑兵都使用弓箭。
宋神宗不光给宋军下达了训练标准,还给北宋禁军中配置了300个教头,其中弓箭枪棒教头270人,都教头30人,从训练时间和武器编制上看林教头的同行估计也就是三十来个(每月工资3000钱,是普通骑兵的三倍,但要想买宝刀,林教头工资远远不够)。北宋骑兵的骑射训练重视拉弓的强度和多种方式射箭,马上拉弓以九斗弓为第一等,马上射击方式有左右射、腰射、背身射等。
宋朝传奇故事中那些用刀枪、铁鞭等武器的高手在宋军中并不是主流(所以岳飞和岳家军才显得格外突出),而他们的对手契丹、党项、女真骑兵则弓箭刀枪骨朵俱全,契丹骑兵除了携带大量的弓箭外,还要带上尽可能多的长枪、骨朵等近战武器;党项骑兵中的正军(包括牧主、农主、使军)都在携带弓和60只箭外,统统都是人手长枪一个、长剑一把,此外还要携带备用的长矛柄一个;女真骑兵尤其喜欢用长度不超过一丈二尺的长枪,还大量装备了横刀、长刀等武器。北宋军队在面对这些对手时可发挥不了自己的GDP优势,经常被敌人逼近了暴打。北宋的将领尤其惨,按照赵家官人的潜规则,他们不能拥有大量的亲兵作为护卫,在战争中经常被围殴而死。
也正是因为宋朝大部分骑兵没有近战优势,他们才被自己的敌人多次吃豆腐。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北宋(30)骑兵(13)神宗(9)相关参考
编者按:想必很多读者都听说过这样一个著名的说法,说在蒙古大军西征入侵到欧洲时,面对当时欧洲人马俱甲的重骑士,蒙古轻骑兵们并没有选择和欧洲人硬碰硬,而是主动后撤,通过他们擅长的骑射,进行“放风筝”的战术
编者按:前段时间,冷兵器研究所发表了《欧洲骑兵真的不会用弓箭骑射吗?》《骑射真的那么无敌吗?》等关于古代骑射的文章。很多读者就此提出疑问:古代骑射那么重要,那么到底骑射是什么样的?到底有哪些细节呢?>
杨业,山西太原人。他的父亲杨信在北汉曾任麟州刺史,杨业少时好骑射,以英勇善战著称,于北汉任节度使,任内与辽国的作战中,屡立战功,每战必捷,当时被称作“杨无敌”,宋太宗征伐北汉时多次与宋军交战,太宗感其
风筝的起源:说起风筝的起源,有些民俗学家认为,古人发明风筝主要是为了怀念故去的亲友,所以在清明节鬼门短暂开放时,将慰问故人的情意寄托在风筝上,传送给死去的亲友。据说,唐代晚期,因为有人在风筝上加入了琴
风筝的起源是什么风筝的由来及其传播故事 风筝的起源:说起风筝的起源,有些民俗学家认为,古人发明风筝主要是为了怀念故去的亲友,所以在清明节鬼门短暂开放时,将慰问故人的情意寄托在风筝上,传送给死去的
...阳(今中国甘肃省秦安县)。李特、李流及其兄弟都精于骑射,以武略闻名,乡里纷纷归附。西晋元康八年(298年),因齐万年之乱使得关中发生饥荒,李特、李流兄弟带领秦雍二州六郡流民至巴蜀(今中国四川省)谋生,沿途...
为什么风筝能飞上天?放风筝时我们会发现,风筝总是迎着风飞,而且风筝的头部总是倾斜向上。这是因为当风筝迎着风飞时,风吹在风筝上,就会对风筝产生一个向上的力即浮力,而且这个浮力垂直于风筝的面。由于风筝的面
世界各国都有春夏之际放风筝的习俗,但是你知道吗,放风筝这一习俗最早起源于我国,而且是用在军事用途上的哦。风筝,古称纸鸢、纸鹞、鹞子。据古书记载,风筝的出现,最初是由于生产和军事的需要,相传春秋时代的公
1.我国风筝有几年的历史风筝距今已有2400多年。风筝为中国人发明,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传《红楼梦
为什么中国被称为“风筝的故乡”?早在两千多年前,风筝就在中国诞生了。当时,风筝主要用于军事领域。到了唐代,风筝增加了娱乐功能。后来,五代时期的李邺在风筝上装了竹筒,风吹入时会发出如弹筝般的声音,“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