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雄曹操为什么不去请名声已显的诸葛亮

Posted 人才

篇首语:你要学会努力奔跑,别被世俗跌得一塌糊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奸雄曹操为什么不去请名声已显的诸葛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奸雄曹操为什么不去请名声已显的诸葛亮

2、曹操为何不和刘备一样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出山

奸雄曹操为什么不去请名声已显的诸葛亮

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在没遇到诸葛亮之前,刘备被曹操追得简直是四处乱窜,如果,不是请到了孔明先生,他早被曹操给灭了,灭完刘备,曹操下一个,就会干掉孙权,这样,就不是由晋朝,而是魏来统一天下了。所以,正是诸葛亮的出山,改变了一个时代的命运,形成了三分天下。

那么,就有一个疑问产生了:既然曹操为了统一,吸纳了那么多人才,他为啥就偏偏没请诸葛亮呢?

也许有人会说,是不是诸葛亮隐藏的太深?养在深闺人不识啊,结果,反倒让刘备得了先手?

关于这点,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中,是这么分析的:你要说贾诩这样的人,出身贫寒,很难被人发现,倒可理解,但诸葛亮却不同。为什么呢?孔明先生的老丈人,是谁啊?是刘表的连桥啊,用今天的话讲,诸葛亮老婆的姨夫,就是荆州市委书记啊。所以,有了这层关系,在整个长江流域,诸葛亮早就名声在外了。

可是,知道了诸葛亮的能耐,曹操的势力那么大,条件又那么好,他干嘛不请呢?难道是他对人才重视不够吗?

其实,看过《三国志》的都知道,曹操对人才重视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刘备和孙权。

首先,在选人上,曹操是无论贫贱,不计出身。你比如,他手下的谋士荀攸、郭嘉、贾诩等人,都是贫寒子弟,他的爱将张辽、徐晃、典韦等人,也都卑贱出身。

其次,在用人上,曹操唯才是举,不计前嫌。你比如,陈琳原是袁绍谋士,曾写过檄文,痛骂过曹操祖宗三代,可是,陈琳被俘后,因爱惜其才华,曹操对他,照用不误。

为了遍寻能人,曹操甚至到了不计人品的程度。你比如,他曾三次广发《求贤令》,其中的一条,就是强调,只要你能力强,哪怕你有过劣迹,我也既往不咎,照样重用。

最能证明曹操爱惜人才的一件事,那就是对关羽的态度。自从关羽被俘后,曹操对关羽,那是又给官位,又送女人,可以说,能想到的招法,几乎都用尽了,可关羽还是不领情,身在曹营心在汉啊,最后竟偷偷跑了,一路上见有人拦,他是过五关斩六将,气得曹操手下,都恨不得一箭,把他射死,可曹操咋样?就因太爱惜人才,还是让人把他放了。

听到这,人们更纳闷了,既然曹操选贤上,已到了求才若渴的地步,那他为什么不请诸葛亮呢?

其实,你只要细细咂摸下,曹操的求才史,你就会发现,曹操手下的干将,无论介绍来的,应聘来的,或是俘虏来的,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别人投奔他。你想让曹操,低下头去求人,那是万万不可能的,即使你能力再大,你想让曹操装孙子,他也不干。

然而,在这点上,刘备却不一样,只要一个人,被他看上了,别说低点头,装把孙子,你就是把他弄得颜面扫地,下不来台,他也照样厚着脸皮,苦苦追求。

可诸葛亮这个人,在应聘上,偏偏好拿把,来来回回考验你,折腾人,你想,他的这种傲气,连张飞都受不了,就凭曹操那个脾气,早就大嘴巴子扇上了。

因此,在选人这件事上,一个靠投奔,一个愿去请,不难看出刘备与曹操的高低。

听到这,也许有人会反驳,你说曹操的能臣,都是投来的,不对呀,徐庶就是个反例啊。本来人家在刘备那儿,干得好好的,最后不也是被曹操挖角,猎头过来的吗?

要说徐庶这件事上,最能证明曹操的好面子,既然,你曹操真心请徐庶,你完全可以,亲自上门,礼贤下士,比如请人家去酒楼,喝上一顿,敞开心扉,好好谈一番,你干嘛要绑人妈啊。说穿了这么做,无非就想,把徐庶逼进曹营,满足自己那点虚荣心。说来说去,不就是想装牛掰,拉不下脸,低不下头嘛,结果咋样,搞得人家倒是来了,可是进了曹营却一言不发啊。

因此,看过《三国》的故事,大家都为曹操唏嘘不已,没想到就为面子那点事,竟然失去了一个天下。

尽管,从三国描写中,曹操没请诸葛亮,孙权也没请,但不等于,诸葛亮就没其他人请啊。可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找过诸葛亮,却偏偏只有刘备一人得手了呢?

曹操为何不和刘备一样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出山

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在没遇到诸葛亮之前,刘备被曹操追得简直是四处乱窜,如果,不是请到了孔明先生,他早被曹操给灭了,灭完刘备,曹操下一个,就会干掉孙权,这样,就不是由晋朝,而是魏来统一天下了。所以,正是诸葛亮的出山,改变了一个时代的命运,形成了三分天下。

那么,就有一个疑问产生了:既然曹操为了统一,吸纳了那么多人才,他为啥就偏偏没请诸葛亮呢?

也许有人会说,是不是诸葛亮隐藏的太深?养在深闺人不识啊,结果,反倒让刘备得了先手?

关于这点,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中,是这么分析的:“你要说贾诩这样的人,出身贫寒,很难被人发现,倒可理解,但诸葛亮却不同。为什么呢?孔明先生的老丈人,是谁啊?是刘表的连桥啊,用今天的话讲,诸葛亮老婆的姨夫,就是荆州市委书记啊。所以,有了这层关系,在整个长江流域,诸葛亮早就名声在外了。

可是,知道了诸葛亮的能耐,曹操的势力那么大,条件又那么好,他干嘛不请呢?难道是他对人才重视不够吗?

其实,看过《三国志》的都知道,曹操对人才重视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刘备和孙权。

首先,在选人上,曹操是无论贫贱,不计出身。你比如,他手下的谋士荀攸、郭嘉、贾诩等人,都是贫寒子弟,他的爱将张辽、徐晃、典韦等人,也都卑贱出身。

其次,在用人上,曹操唯才是举,不计前嫌。你比如,陈琳原是袁绍谋士,曾写过檄文,痛骂过曹操祖宗三代,可是,陈琳被俘后,因爱惜其才华,曹操对他,照用不误。

为了遍寻能人,曹操甚至到了不计人品的程度。你比如,他曾三次广发《求贤令》,其中的一条,就是强调,只要你能力强,哪怕你有过劣迹,我也既往不咎,照样重用。

最能证明曹操爱惜人才的一件事,那就是对关羽的态度。自从关羽被俘后,曹操对关羽,那是又给官位,又送女人,可以说,能想到的招法,几乎都用尽了,可关羽还是不领情,身在曹营心在汉啊,最后竟偷偷跑了,一路上见有人拦,他是过五关斩六将,气得曹操手下,都恨不得一箭,把他射死,可曹操咋样?就因太爱惜人才,还是让人把他放了。

听到这,人们更纳闷了,既然曹操选贤上,已到了求才若渴的地步,那他为什么不请诸葛亮呢?

其实,你只要细细咂摸下,曹操的求才史,你就会发现,曹操手下的干将,无论介绍来的,应聘来的,或是俘虏来的,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别人投奔他。你想让曹操,低下头去求人,那是万万不可能的,即使你能力再大,你想让曹操装孙子,他也不干。

然而,在这点上,刘备却不一样,只要一个人,被他看上了,别说低点头,装把孙子,你就是把他弄得颜面扫地,下不来台,他也照样厚着脸皮,苦苦追求。

可诸葛亮这个人,在应聘上,偏偏好拿把,来来回回考验你,折腾人,你想,他的这种傲气,连张飞都受不了,就凭曹操那个脾气,早就大嘴巴子扇上了。

因此,在选人这件事上,一个靠投奔,一个愿去请,不难看出刘备与曹操的高低。

听到这,也许有人会反驳,你说曹操的能臣,都是投来的,不对呀,徐庶就是个反例啊。本来人家在刘备那儿,干得好好的,最后不也是被曹操挖角,猎头过来的吗?

要说徐庶这件事上,最能证明曹操的好面子,既然,你曹操真心请徐庶,你完全可以,亲自上门,礼贤下士,比如请人家去酒楼,喝上一顿,敞开心扉,好好谈一番,你干嘛要绑人妈啊。说穿了这么做,无非就想,把徐庶逼进曹营,满足自己那点虚荣心。说来说去,不就是想装牛掰,拉不下脸,低不下头嘛,结果咋样,搞得人家倒是来了,可是进了曹营却一言不发啊。

因此,看过《三国》的故事,大家都为曹操唏嘘不已,没想到就为面子那点事,竟然失去了一个天下。

相关参考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时候,为啥曹操不放火箭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主要描述周瑜为陷害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用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但正史上,

诸葛亮非常有才,且有“卧龙”的称号,为何曹操不请他出山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他和魏国的奠基者曹操是我们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这两人都是一时人杰,然而遗憾的是诸葛亮最后追随了刘备而不是曹操,那么一向以唯才是举而闻名三国的大枭雄曹操为什么会错过诸葛亮呢?

为何曹操成了奸雄而诸葛亮成完人

历史,对诸葛亮的评价已接近于完人,这一方面缘于其功业;一方面缘于《三国志》的称颂与《三国演义》的流传;还有一部分,则得益于他的前后《出师表》。诸葛亮和曹操,一个辅佐刘禅,一个辅佐汉献帝,一个得了天地完

为什么诸葛亮不去投效强大的曹操

为什么诸葛亮不去投效强大的曹操?为什么诸葛亮不去投效强大的曹操而投效刘备?赞誉,也最具传奇色彩的政治家、军事家。从三国时期至今,虽历经1700多年,他仍为世人称颂,几乎是中国人理想中的“修身、齐家、治

为什么诸葛亮不去投效强大的曹操而投效刘备

诸葛亮为什么诸葛亮不去投效强大的曹操而投效刘备?赞誉,也最具传奇色彩的政治家、军事家。从三国时期至今,虽历经1700多年,他仍为世人称颂,几乎是中国人理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美偶像。其

奸雄曹操的另一面,也是有情有义有血有肉之人

三国时期是一个动乱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个时代英雄辈出,有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坚韧不拔的刘备,风潇洒的周瑜,更有雄才大略的曹操。其中曹操无非是三国中最有争议的人物。从历来的史书记载或者是像

曹操被骂奸雄,刘备被骂大耳贼,孙权一听自己别称,就跳脚大骂

在《三国演义》里面,有很多人有自己的别称,如赵云被称为「”常胜将军”,关羽被称为「”美髯公”,吕布被称为「”三姓家奴”、诸葛亮被称为「”诸葛村夫”等等,这些名将谋臣尚且都有自己的别称。那么作为雄霸一方

路人皆知的司马昭为何也不称帝? 曹操不称帝

曹操,司马昭都是很有能力的人,都窥视着皇位。不仅是他们,所拥用大权者无一不向权力的巅峰看齐,毫无疑问权力的吸引力是何其大。曹操一生打下来的魏国、司马昭辛苦打下来的西晋,当之无愧的说是开国皇帝,临死前却

司马懿和曹操不做皇帝,为何都是让后代上位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曹操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曹魏政权的创建者是曹操,但是其最终的继承人确实司马懿,曹操在早期几乎是把控了东汉朝廷,而在曹魏后期,司马懿又架空了曹魏的政权

一件事告诉你曹操不杀刘备到底有多后悔

曹操和刘备在历史上都是一直充满着争议的两个人物。到底谁好谁坏,争议很大,双方都有很多粉丝。其实一件事物抑或一个人,都会有两面性。你认同曹操,看他的优点就多于缺点,这是可以理解的,同样,你认同刘备,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