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古代名将中能被称“战神”的有谁
Posted 战神
篇首语: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古代名将中能被称“战神”的有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古代名将中能被称“战神”的有谁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代名将中能被称“战神”的有谁?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我们都说中华上下五千年,作为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战争冲突必不可免。特别是在朝代更迭之际,更是战乱不断。俗话说,时势造英雄,频繁的战场之中,也涌现了许多名垂青史的武将。
中国历史上武力高强的将军不在少数,但一个真正的武将,骁勇善战的能力固然必不可少,但谋略同样十分重要。因此,历史上名将虽多,但能被称之为“战神”的确是少之又少,不过寥寥三人罢了。那么,他们都是谁呢?
一、白起
白起是秦国的将军,他是从平民的身份一步步爬上将军这个位置的。我们都知道,商鞅变法的时候推行军功爵制度,斩杀的敌人越多,获得的奖赏与爵位就越高。一个秦国士兵只要在战场上斩获一个敌人的首级,就可以得到公士的爵位和一顷田地和一处住宅。就这样层层递进,越往上升的话所需要的军功也就越来越多。我们不难想象,虽然说商鞅变法给了平民晋升的渠道,但像白起这样,从一介白身高升到将军的位置,需要斩杀多少敌人,立下多少军功。
据统计,白起的一生经历过大大小小七十余场战争,无一败绩,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战神”,既然说起他,就不得不提起他最著名的一场战役—长平之战。这一战,堪称战国乃至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震撼人心的一战。
秦国刚开始攻打赵国的时候,赵国的主将也是历史上颇负盛名的名将廉颇,他采用了以逸待劳的方式,设置多道防线,消耗秦兵的体力,延缓他们的行军速度。而当时的赵孝成王昏聩,白起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使用了反间计,让赵王用赵括替换了廉颇。
长平之战中,秦赵两国参与的士兵接近百万,赵国战败之后,白起下令坑杀赵军俘虏,人数高达40万之众。从此以后,赵国逐渐衰败,而赵括的失败,最终也成为了纸上谈兵的最好诠释。
据估算,战国时候死亡的士兵大概是200多万人,而战国的人口也就大概2000万人,仅白起一人,斩杀的士兵就超过100万,数量之多可见一斑。因为白起杀人众多,还获得了一个称号“人屠”,而在如今的山西省高平市,当地至今流传着一种小吃叫“烧白起”,从这些不难看出白起这个人打仗有多狠。
第二、韩信
韩信是汉朝的开国大功臣,这也是打仗非常猛的一个主。韩信早年十分落魄,靠浣洗衣物的老妇人赠送的大饼充饥,还受过胯下之辱。效忠于项羽之时,多次献计未被重用。投靠刘邦之时,他也同样不受重视,多亏了萧何的慧眼识珠,不但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美谈,韩信也才有了施展抱负的空间。
韩信也没有让萧何失望,众多战役中,他也同样是屡战屡胜。特别是背水之战,面对双方兵力上的巨大悬殊,韩信沉着冷静,他让手下2000余将士偷偷绕道赵军的后方营帐中,拔下赵军旗帜改插汉军旗帜,命令剩余的汉军拉开阵势,赵军为汉军气势所震撼,慌忙撤军,决定改日再战。回到大本营却发现已经是“改旗易帜”,惶恐之下以为自己已经汉军包围,霎时间乱做了一团,就这样,汉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这种冒险又大胆至极的打法,除了韩信再也没人能够重演。还有其它一些同样著名的战役如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十面埋伏等,都证明韩信可谓是将兵法谋略运用得淋漓尽致,他打仗,从来不靠硬拼,而是靠智取。
第三、霍去病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是少年将军霍去病的铿锵誓言。他同样是三位“战神”中最令人惋惜的一位。霍去病的身份显赫,其舅舅是大将军卫青,姨母是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算是实打实的“官二代”了。但他并没有像其他的纨绔子弟那样耽于玩乐,17岁开始,他就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霍去病首战就告捷了。在漠南之战中,霍去病率领800骑兵深入广阔的大漠深处寻找匈奴人的踪迹,通过独创的长途奔袭战法,他和率领的800骑兵不但全身而退,还斩杀了2028敌人,其中包括单于的祖父,相国、当户的官员,甚至于他还俘虏了单于的姑父,勇冠全军,被汉武帝封为了“冠军侯”。
特别是到了他21岁之时,霍去病和他的舅舅卫青各自率领五万骑兵深入漠北,寻找歼灭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兵北进了2000多里,和匈奴的左贤王部队交战,杀敌7万多人,还俘获了匈奴的王室人员及高级官吏83人, 乘胜追击到狼居胥山,并举行了祭天典例。史称“封狼居胥”,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他也是一位常胜将军,一生从未有过败绩,“封狼居胥”也被视为兵家的最高荣耀。
可大概是天妒英才吧,在霍去病23岁那一年,他突然患病去世,汉武帝伤心不已,给他举办了隆重的葬礼,还给了他陪葬茂陵的超高规格待遇。霍去病的一生就犹如昙花一现,很是绚烂美丽,却也让人唏嘘不已。如果他没有英年早逝,也许中国的历史会被再次改写吧。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长河不断滚滚向前,从未为谁而停留。名将也好,战神也罢,都已是转头一场,既然岁月留不住,我们也只能将“古今多少书,都付笑谈中”。
相关参考
薛仁贵为何被称为大唐战神?薛礼字仁贵(公元614年---公元683年3月24日),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省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创造了“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
从秦始皇建立起大秦王朝,到清朝统治末期,在这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体制下,皇帝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对于帝王而言,无论是明君还是昏君,守住自己皇帝的宝座,牢牢握住自己的权力,使得自己的皇权不容侵犯,这才是至
薛仁贵为何被称大唐战神?薛仁贵的军事实力如何 薛仁贵为何被称为大唐战神?薛礼字仁贵(公元614年——公元683年3月24日),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省河津市,修村人),唐
吕布在《三国演义》出现的回数不多,从第三回“李肃说吕布”登场,到第十九回“白门楼殒命”,前后共十七回,若再扣除吕布没有出现的第七回和第十回,则仅剩十五回,但其形象,却早已深植栽在读者心中。由此可见《三
吕布在《三国演义》出现的回数不多,从第三回“李肃说吕布”登场,到第十九回“白门楼殒命”,前后共十七回,若再扣除吕布没有出现的第七回和第十回,则仅剩十五回,但其形象,却早已深植栽在读者心中。由此可见《三
岑春煊为什么被称“清末三屠”?“清末三屠”都有谁?他与张鸣歧的关系
“清末三屠”,指的是清代末年的三位封疆大吏,他们分别是:直隶总督袁世凯,两广总督岑春煊,湖广总督张之洞。之所以有“清末三屠”的称号,是因为三个人在不
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有两个名将战功累累,可是在“战神”眼里只是喽啰
中国历史上战争不断,也涌现了不少战神。他们矗立于同时代的巅峰,睥睨群雄,自命不凡。在这些战争之神眼里,绝大多数人都不入眼。虽然有些人战功累累,但在他们看来,不过是一个跑龙套的小角色而已。>>战国时期,
在几千年的华夏历史长河中,有无数的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当然更有众多的杰出的让世人敬仰和敬畏的军事家及其将领。这些人在用自己的智谋和胆识在乱世之中抵制外地侵略,成就丰功伟业,使华夏统一、安定并屹立在
在几千年的华夏历史长河中,有无数的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当然更有众多的杰出的让世人敬仰和敬畏的军事家及其将领。这些人在用自己的智谋和胆识在乱世之中抵制外地侵略,成就丰功伟业,使华夏统一、安定并屹立在
一提到双枪,诸位第一个反应一定是董平,不错,水浒传梁山泊一百单八将天立星双枪将董平,位列梁山泊马军五虎之一,武艺应该不逊关胜,呼延灼,林冲,秦明,两杆长枪,杀入万军丛中,如入无人之境。其实水浒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