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不知道這些書法裡的異體字,可千萬別說錯,免得貽笑大方

Posted 法家

篇首语: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不知道這些書法裡的異體字,可千萬別說錯,免得貽笑大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不知道這些書法裡的異體字,可千萬別說錯,免得貽笑大方

好多學書法人的都會抱怨說,繁體字都已經那麼多了,為何還有那麼多的異體字呢?因為畢竟那麼多的繁體字記起來已經很不容易了。我們經常見到的寫異體字的書法家可能是田英章先生,他的書法作品裡出現了不少此類的字,有網友就說,是不是因為他想炫耀自己的學識淵博才這麼做的,或者是懷疑字的出處,是不是寫錯了。實際上是沒有錯的,我們會覺得他經常寫異體字是因為我們經常見到他的書法,其實其他書法家也都有寫異體字,就比如著名的國學大師和書法家啟功先生。下面我們就來看幾個長相怪異或者是常被人認為是錯別字的異體字。

1.“以”字,第一種寫法大家都認為是對的,也都能認出來,但是下面幾種似乎就看不出以字的字形了,實際上這種寫法在古代就有人寫過比如元朝的趙孟頫,和南北朝的《皮演墓誌》。

2.明字,大家看到第一種寫法覺得沒毛病,但是看到下面的寫法就覺得不對吧,怎麼會多一橫呢,其實這種目字旁的明是正確的,而且古人基本上都是這樣寫,反而寫成日字旁的卻很少見。

3.下面的這個“花”字,怎麼看都不像,但是它確實是有出處。

4.“分”字,這個字雖說是異體字,但是在古代確實最常見的寫法,是古代文人約定俗成的寫法。

5.“流”字,也許會有人說,怎麼會少寫一個點呢,是不是寫漏了。實際上是不錯的,而且這樣寫更有味道。這個字的寫法在歐楷原帖裡就是這麼寫的。

我們通過這些可以總結出來,異體字是書法的一部分,多認識些是有好處的,不僅在欣賞古代書法作品時能起到好的作用,在我們自己進行書法創作的時候也可以用上,就比如一篇文章當中出現了幾個相同的字,為了不讓它們雷同,為了求變,就用上異體字了。喜歡這篇文章的請收藏轉發吧,歡迎關注我,獲取更多精彩書法內容。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魏晉不只二王,這些書法你也該知道

東晉沈嘉草書《十二月十三日帖》此帖用筆沉穩,點畫的起、行、收都一絲不茍。點法精妙是此作一大特色。以對點為例同,第一行「首」、第二行「深」、第三行「仆、遣」、第四行「首」,絕無雷同,各有其美。此作結字中

历史秘闻 魏晉不只二王,這些書法你也該知道

東晉沈嘉草書《十二月十三日帖》此帖用筆沉穩,點畫的起、行、收都一絲不茍。點法精妙是此作一大特色。以對點為例同,第一行「首」、第二行「深」、第三行「仆、遣」、第四行「首」,絕無雷同,各有其美。此作結字中

顏真卿最年輕的書法,顏體字裡的小鮮肉

《郭虛己墓志銘》1997年出土於中國河南省偃師市首陽山鎮,如今,收藏於偃師商城博物館,墓志高160.5厘米,寬105厘米,為青石質地,蓋頂刻有,唐故工部尚書曾太子太師郭公墓志銘,16個字。此墓志上的墓

历史军事 千萬別在此事上招惹它,日本不聽,結果遭俄制戰機警告

冷戰結束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絕大部分裝備成為世界第二大軍事大國,更重要的是,依舊站在了美國對立面,由此成為美國「眼中釘」。即便是這樣,美國也不願意輕易與其發生正面衝突,我國軍事專家張召忠曾發出警告:面

全認識的都是天才

漢字,又被稱為「中文、中國字、方塊字」,是咱漢語的記錄符號,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根據不完全統計,漢字的總數約10萬個,其中包含大量異體字和罕用字。而這些字里,很多又有多

千萬別讓憤怒之火毀了你自己

一個不會憤怒的人是庸人,一個只會憤怒的人是蠢人,一個能夠控制自己情緒的人是聰明人。1809年拿破崙從西班牙戰事中抽出時間急匆匆的趕回巴黎,他的一名屬下告訴他外交大臣塔裏蘭造反,拿破崙剛到巴黎就召集各位

历史秘闻 千萬別讓憤怒之火毀了你自己

一個不會憤怒的人是庸人,一個只會憤怒的人是蠢人,一個能夠控制自己情緒的人是聰明人。1809年拿破崙從西班牙戰事中抽出時間急匆匆的趕回巴黎,他的一名屬下告訴他外交大臣塔裏蘭造反,拿破崙剛到巴黎就召集各位

历史秘闻 宋小寶書法水平有多高

書法文化在我國傳承了上千年,源遠而流長,從古至今出了許多的書法大家,留下了許多像《蘭亭序》、《三希寶帖》、《伯遠帖》等舉世名作。而作為中國極簡風奠基者的宋徽宗開創的瘦金體也是讓人沉醉。正是這些書法名家

亂寫繁體字容易鬧笑話,這100個字收藏起來多看看

對於書法愛好者來說,寫作品,尤其是寫毛筆書法作品時用繁體字幾乎是絕大數人的習慣選擇。但是,並非每個繁體字都可以通用,有些字根據字義的不同,繁體字的使用情況也大相徑庭。比如我們下面例舉的這100個字,尤

讀完這些書,我彷彿已看透了人生的真相

本期精選的這些經典之作,均是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寫就的,且看看這些作家們是在何時進入人生的高光時刻,又在彼時經歷著怎樣的人生呢?19歲張愛玲《張愛玲作品精選》(共8冊)作者:張愛玲推薦理由:生命是一襲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