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澶渊之盟后的宋真宗为什么渐渐疏远寇准

Posted 陛下

篇首语: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澶渊之盟后的宋真宗为什么渐渐疏远寇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澶渊之盟后的宋真宗为什么渐渐疏远寇准

1004年,辽圣宗奉了萧太后大举攻打中国,深入内地。搅得人心惶骇,都想避乱。宋真宗召集群臣,商量对策,但是群臣给到的对策中除了逃只金陵,就是躲避到成都。当轮到宰相寇准发言时,寇准道:臣要把献策避地的人先杀了,把他的血衅了鼓,然后北伐!陛下若能御驾亲征,契丹自然会得逃走。否则亦可想出一点奇谋,把他们挡住。若要逃到金陵、成都,徒然使得一处处的人心涣散罢了!

真宗听得这番议论正大,遂决定亲征。当时命朝臣出知诸州,在殿前受勅。寇准警戒他们道:各州的百姓都是兵,各州的府库都是财。我不希望你们立战功,只希望你们坚守。若是你们失去了一城一壁,可不要怪我用军法从事!他还把提议逃到金陵的王钦若出判天雄军, 不准他辞职。王钦若吓极了,在军中整天闭着门,修斋念经,祷求佛菩萨的保佑。

宋真宗虽是亲征,心中也着实害怕。寇准逼住了他,一定要前进。好容易到了澶州南城,真宗望见契丹军势甚壮,又想停下了。寇准指挥卫士,把御辇向前开发,就渡过了黄河。真宗无奈,只得到了北城门楼。远近宋军望见城楼上张着黄色的御盖,知道真宗已到,大家跳跃着呼喊“万岁”。这声音传播了数十里远,军气顿时一壮。契丹料不到真宗能亲来,听得宋军的欢呼,心中有些吃惊。他们数千个骑兵冲向城楼,宋军迎上,击杀了大半。真宗到澶州五天,契丹就请和了。

宋的旧将王继忠降在契丹,他向辽圣宗言和好的利益,又寄书到宋营中劝和。真宗本来怕事,落得借此收场,就派曹利用到辽军议和。承天太后对他说,他们这次所以出兵,为的是要取还周世宗夺去的瓦桥关南的地方;现在如能把这些地方还给他们,当然无事。利用把这话回报,真宗道:归地的事没有名义,我们不能答应。倘使他们要财货,那么,汉代已有“以玉帛赐单于”的故事,我们可以照办。

寇准正想把契丹打败,使得他们向中国称臣,并将幽蓟之地一并献出,听得这话,大惊道:照我的计策做去,可以保得百年无事。若这样苟安地做了,数十年之后他们又要生心了!但真宗已怕得很了,说道:数十年之后,自然又有人去抵御他们了。我忍不得生灵的困苦,姑且听了他们的话,和他们讲和吧!

寇准还是执意不肯答应。但这时有说他坏话的,以为他想借着这回兵事,自己抬高地位,他受不下这种毁谤,只得答应了。真宗再派曹利用到辽军商议岁币,对他道:若是实在没有法子,便是一百万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寇准听得这话,连忙召了曹利用来,叮嘱他道:这事虽是你奉了御旨,可以答应到一百万,但我决不许你这样做。倘使你对他们许过了三十万,我就把你斩了!曹利用到了那边,讲定了每年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并议定名称上宋为南朝,辽为北朝;南朝为兄,北朝为弟;宋真宗称萧太后为叔母。两方便各自退兵。

这便是历史上所谓“澶渊之盟”,是宋代种族史上的一件大事。后来辽兴宗虽曾于1042 年派人又来求地,宋仁宗使富弼前往,再三磋商,又加了岁币银绢各十万,但两国国交总算没有破裂。自从澶渊之盟以后,双方的和平居然保持了一百二十年。

寇准从澶州回来,颇矜张自己的功绩。先前在天雄闭门念经的王钦若到这时想报仇了,对真宗毁寇准道:城下之盟,春秋所耻。澶州这一回,以天子的尊贵而为城下之盟,这是陛下的奇耻大辱!陛下懂得吗?的人输得快要完的时候,把所有的钱一齐拿了出来,做末一次的胜负:胜了便加倍,负了便完结。这唤做“孤注”。陛下在那时,做了寇准的孤注,这是多么危险呵!

真宗听了他的话很动心,对于寇准就渐渐地疏远。并且为他自己湔除耻辱起见,假造天书,举行封禅,做出许多粉饰太平、张扬功德的事。于是道教就大盛了。

相关参考

澶渊之盟后宋真宗为什么渐渐疏远寇准?

1004年,辽圣宗奉了萧太后大举攻打中国,深入内地。搅得人心惶骇,都想避乱。宋真宗召集群臣,商量对策,但是群臣给到的对策中除了逃只金陵,就是躲避到成都。当轮到宰相寇准发言时,寇准道:臣要把献策避地的人

澶渊之盟后宋真宗为什么渐渐疏远寇准?

1004年,辽圣宗奉了萧太后大举攻打中国,深入内地。搅得人心惶骇,都想避乱。宋真宗召集群臣,商量对策,但是群臣给到的对策中除了逃只金陵,就是躲避到成都。当轮到宰相寇准发言时,寇准道:臣要把献策避地的人

你看到他的伟大,看不到他的阴暗

英雄的堕落:你看到他的伟大,看不到他的阴暗北宋景德三年(1006)的一天,早朝之后。寇准先行退班。宋真宗赵恒面带笑容,一直目送着他。自一年多前宋辽澶渊之盟后,当时力促宋真宗御驾亲征的寇准,成了全民心目

澶渊之盟里有哪些重要历史人物?

澶渊之盟北宋宋真宗-赵恒:在辽国进犯中原,打破数州直逼京都之时,本欲迁都金陵南逃,但被宰相寇准等主战派力荐其御驾亲征。真宗勉强到了澶州北城,在城楼上召见了各军将领。宋军将士看到城楼上的黄龙旗,得知皇帝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的历史影响

澶渊之盟,当时除了极少数主战派,满朝上下都劝真宗要迁都避战,真宗本来御驾亲征的意图也就此作罢。但寇准无可匹敌的勇气终于让他下了决心,亲临战阵达成澶渊之盟,30万的岁币和迁都比起来,代价简直不值一提。(

历史军事 揭秘宋辽澶渊之盟背后宋朝间谍的巨大作用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萧太后(萧绰萧燕燕)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当时宋真宗和许多宋朝大臣都有南逃的想法,因宰相寇准的力劝,宋真宗才亲征至澶州督战。此时,一方面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池

中国历史 为什么宋真宗在战场有利的情况下,还要同辽国签订“澶渊之盟”?

北宋景德元年(1004)九月,辽国萧太后以收复五代时期被周世宗所占领的瓦桥、益津、淤口三关为名,与辽圣宗一同率领20万大军南下攻宋。宋真宗收到前线的告急文书后,召集宰辅群臣商议对策。宰相寇准建议天子亲

北宋灭亡的种子,早在他们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时,就种下了

公元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有名的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亲率大军南下攻击北宋。面临辽国的大兵压境,北宋朝中惶惶不安,好多大臣纷纷主张南逃,宋真宗皇帝也摇动了。在这生死关头,宰相寇准出头力劝

澶州之战,宋朝明明打赢了,为什么还要签订澶渊之盟呢

北宋景德元年(1004)九月,辽国萧太后以收复五代时期被周世宗所占领的瓦桥、益津、淤口三关为名,与辽圣宗一同率领20万大军南下攻宋。宋真宗收到前线的告急文书后,召集宰辅群臣商议对策。宰相寇准建议天子亲

澶渊之盟功劳不亚于寇准,带动高家在两宋长盛不衰

在北宋历史上,澶州之盟是一个大事件。通过澶渊之盟,宋与辽缔结和约,结束了两国间长期的战争状态,给双方带来了百余年的和平。在论叙澶渊之盟功臣的时候,人们总是首先会想起名相寇准、王旦等文臣的名字,而武将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