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 刘备为何选择诸葛亮作为政治委托人

Posted 战争

篇首语:鸟往明处飞,人往高处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历史 刘备为何选择诸葛亮作为政治委托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历史 刘备为何选择诸葛亮作为政治委托人

历史上建国巴蜀的割据政权都是安于自守,唯有蜀汉对中原始终抱有浓厚的政治野心。蜀汉能以一州之力连年征战以争天下,是因为它建立了以北伐为目标的战争体制。

蜀汉的战争体制体现在三个方面。在意识形态上,全国的思想高度统一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目标。蜀汉以汉朝正统自居,一切政府言论和政治宣传都以北伐复国为基调。在国家建设方面,蜀汉的主要精力放在北伐中原上。国力的积累是在为战争做准备,外交的目标是为战争创造有利的环境。人口不满百万的蜀国竟然保持了一支将近十万人的常备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战争体制所体现的第三方面是在全国建立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诸葛亮在战争目标下,确立了对全国的实际掌控。

整个战争体制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刘备集团在中原大地上的颠沛流离。整个集团处于一种高度不稳定、充满威胁的迁移过程中,战争几乎成为集团的常态。人们极少进行经济建设,而是适应了三月一小战五月一大战的生活。获得荆州南部的四个郡后,刘备集团相对安顿了下来,但是流动和战争的基因毕竟种下了,并在之后的进攻益州和汉中战役中获得了延续。

战争基因的产生是集团生存的要求,但是诸葛亮成为托孤大臣后,却将此基因巩固、发展,使之流淌在国家的血脉中。特定的形势和诸葛亮的个人能力与之相配合,就建立了战争体制。战争体制的萌芽出现在永安托孤之时。分散在《三国志》各卷中的只言片语向我们展示了这一重要事件的全貌。《后主传》说:“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夏四月癸巳,先主殂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

《诸葛亮传》说:“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临终时,呼鲁王与语:‘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

后人对刘备托孤事件的认识就是以这两段记载为基础的。它告诉我们刘备将军政大权和儿子都托付给了诸葛亮,而诸葛亮也立下了鞠躬尽瘁的誓言。然而,这样的描写对于分析这一事件对日后蜀汉政权的影响来说,太过简略了。我们需要从这两段记载出发,仔细品味文字背后的点滴宝贵信息。

条分缕析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刘备为什么选择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委托人?刘备政治生涯的前半期颠沛流徙,没有固定的据点。难得的是有一群忠心耿耿的人才始终聚集在他的周围。这群人就包括关羽、张飞、简雍、糜竺、糜芳、赵云等人。他们来自北方各地,组成了蜀汉政权的原从派系。但是这一派系人数有限,掌握的军队和政权也非常有限。到章武三年,赵云是原从派系中硕果仅存的“大佬”,他率领的江州军也是原从派系掌握的主力军队。

刘备得到新野,不仅获得了发展的据点,也获得了与荆州世族增进关系的据点。荆州大世族势力有蒯家、蔡家、庞家、黄家、马家、习家等,刘备最终取得了多数本地地主的支持,庞德公、庞统、马良、马谡、黄忠、伊籍、诸葛亮、张南、冯习等人都投入了刘备阵营。这些人人多势众,组成了作为蜀汉政权支柱的荆州派系。荆州派系支持刘备进取四川,在关羽失荆州后则支持刘备攻吴。四川的多数世族在刘备执政后,也都转而支持蜀汉政权。法正、张松、孟达、黄权、刘巴、李严、吴懿等人组成了四川派系。

刘备托孤之时必须取得控制军队和政权多数的荆州派系的支持。首先,诸葛亮是荆州派系的核心人物之一,符合这个最重要的要求。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是刘表的旧友;沔南名士黄承彦是他的岳父;原在荆州主掌行政的蒯家是诸葛亮大姐的婆家;掌握军权的蔡瑁是他的妻舅;庞家是诸葛二姐的婆家。通过这些直接关系的转折,诸葛亮又和马家、习家等搭上了关系。诸葛亮绝不是什么“躬耕南阳的布衣”,而是荆州派系关系网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棋子”。

相关参考

刘备为什么选择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委托人

 刘备为什么选择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委托人?  本文摘自《三国大外交》,作者:张程,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前出师表】(摘录)  诸葛亮(蜀·丞相)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

三国历史 刘备为什么选择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委托人

 刘备为什么选择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委托人?  本文摘自《三国大外交》,作者:张程,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前出师表】(摘录)  诸葛亮(蜀·丞相)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

刘备为什么选择了诸葛亮作为蜀国未来的委托人

刘备政治生涯的前半期颠沛流徙,没有固定的据点。难得的是有一群忠心耿耿的人才始终聚集在他的周围。这群人就包括关羽、张飞、简雍、糜竺、糜芳、赵云等人。他们来自北方各地,组成了蜀汉政权的原从派系。但是这一派

刘备为什么选择了诸葛亮作为蜀国未来的委托人

刘备政治生涯的前半期颠沛流徙,没有固定的据点。难得的是有一群忠心耿耿的人才始终聚集在他的周围。这群人就包括关羽、张飞、简雍、糜竺、糜芳、赵云等人。他们来自北方各地,组成了蜀汉政权的原从派系。但是这一派

历史人物 明知汉朝气数已尽,诸葛亮为何还要投靠刘备?

“三顾茅庐”的故事十分有名,刘备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诸葛亮也为蜀汉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然而细细思考,诸葛亮究竟为何会选择刘备?当时的汉室衰微,几乎可以说是气数已尽,他作为一个聪明人,有治国之才,

历史人物 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时,他为何不选择曹操

卧龙先生居于南阳,隐世而独立,后有贤君刘备不惜远途跋涉,三顾茅庐,这才让诸葛亮决心出世辅佐刘备,告别了布衣时代,也告别了躬耕于南阳的悠闲山水生活。>>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为刘备出谋划策,联合孙权,在赤

诸葛亮为何不投靠曹操而选择刘备?因为自卑?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可诸葛亮这个大才却没有选择曹操这个大集团,反而跟了落魄不堪的刘备。这是为何呢?难道是面对人才济济的曹魏集团,诸葛亮自卑了么?其一,在三国那个时候,人才地域的影响很大。先看曹操手下的

为何诸葛亮选择辅佐刘备,而不是曹操、孙权

大多数人都认为,诸葛亮之所以会选择辅佐刘备,就是因为被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所感到,真相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三顾茅庐”只不过是为了诸葛亮投奔刘备,司马徽、徐庶和诸葛亮施展的一计而己。东汉未年,天下大乱,

历史人物 揭秘诸葛亮为何选择实力弱小的刘备 主要是因为他的身份

诸葛亮为什么要选择刘备呢,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喜欢三国的朋友想来大部分都很喜欢诸葛亮,尤其是老版影视剧当中唐国强老师对于这一人物的诠释,更是加深了大家对于这一人物形象

诸葛亮为何放弃曹操孙权选择刘备

诸葛亮虽然隐居隆中,但他与荆州上层人物的关系非常亲密。他的岳父黄承彦是刘表的连襟,蔡瑁的妹夫。刘表的原配妇人逝世以后,迎娶了荆州豪族蔡讽的小女儿。而蔡讽的大女儿,正是黄承彦的老婆。此外,诸葛亮的二姐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