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史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Posted 马克思主义

篇首语: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共产党史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共产党史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和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都曾接触过欧洲社会主义思潮。辛亥革命后,曾出现过打着社会主义招牌的江亢虎的中国社会党。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并没有能传播开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奋斗方向,给当时倡导新文化运动的先进分子以极大的影响。五四运动以前,李大钊发表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得到初步传播。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社会上展开了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运动。1919年5月,陈独秀、李大钊创办的《新青年》杂志率先发表了介绍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论文,并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专号。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第一次在中国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李大钊还在《晨报》副刊开辟了“马克思研究”专栏。陈独秀先后发表了《谈政治》、《社会主义批评》以及《马克思主义文学说》等多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在湖南毛泽东创办了《湘江评论》,在天津周恩来创办了《觉悟》,恽代英等创办了《武汉星期评论》等。五四前后,全国出现了几百种宣传社会主义的进步刊物和许多进步团体。同时,《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等马、恩著作,以及一些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相继译成中文出版。此外,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也在北京等地相继建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引起了帝国主义、军阀和资产阶级的恐惧; 同时,新文化运动也开始分化。由此,出现了种种攻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五四时期,通过社会主义大论战,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战胜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梁启超、张东荪假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非难,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更广泛而深入的传播,进而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关参考

共产党史 李大钊

李大钊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13年在北洋法政学校毕业后,赴日本留学,加入留日学生总会,参加反表斗争,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16年回国

共产党史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19年期间的民主革命。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这一革命的对象是帝

共产党史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农村所进行的改革,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伟大实践。农村改革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最

共产党史 延安整风运动

延安整风运动1942年中国共产党整顿党内作风的运动,也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遵义会议后,由于党的路线、方针正确,中国革命事业大为发展,共产党也更加成熟。但是,曾使革命遭致挫败的王明“左”

共产党史 毛泽东

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卓越的领导人。字润之,湖南湘潭人。1913年考入湖南第一师范校读书。五四前后,即

共产党史 重庆谈判

重庆谈判1945年国共两党在重庆举行的谈判。经过八年艰苦抗战,中国人民迫切希望和平民主的新局面。但美帝国主义从称霸全球、独占中国的战略出发,积极帮助蒋介石抢夺战果、发动内战,以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共产党史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的遵义会议,是一次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它在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果断地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问题的

共产党史 中共八大

中共八大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社会主义全面建设为主题的代表大会。它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宣告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宣告了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新时期的开始,制定了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

共产党史 党的八大

党的八大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七大”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1026

共产党史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为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而在西安发动的“兵谏”。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社会各界纷纷要求抗日,而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