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史 八七会议

Posted

篇首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共产党史 八七会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共产党史 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举行的紧急会议。为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今后的方针、任务,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党中央在汉口三教街11号(今鄱阳街139号)召开了这次会议,因出席的中央委员不及半数,既非中央全会也非政治局会议,故称中央紧急会议。由于白色恐怖严重,会议只开了一天。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监察委员、共青团代表、两湖代表以及军委代表共21人,共产国际代表3人出席,中共中央秘书邓小平列席。会议由瞿秋白主持。瞿秋白和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作了报告,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罗亦农、任弼时等发了言。会议通过了《告全党党员书》、《党的组织问题决议案》、《最近农民斗争的决议案》和《最近职工运动决议案》等。确定了党在新时期的总方针是: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会议号召党和人民继续斗争,并决定在湘鄂粤赣四省革命基础比较好的地方发动秋收起义。会议批判了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领导,选举了新的临时中央局,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当选为中央局常委,向忠发、罗亦农、顾顺章、王荷波、彭湃、任弼时当选为中央局委员,邓中夏、周恩来、毛泽东、彭公达、张太雷、张国焘、李立三当选为中央局候补委员,瞿秋白主持中央工作。八七会议坚决纠正并结束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是我党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使党大进了一步。由于我党尚处在幼年,所以会议在反右的同时没有注意防止左倾错误,助长了政治上的冒险主义和组织上的命令主义倾向。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八七会议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以及团中央、湖北、湖南的代表等22人,共产国际代表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瞿秋白主持,李维汉

共产党史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国共产党在贵州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经验教训。参加会议的有政治局委员毛泽东、王稼祥、朱德、张闻天(洛甫)、陈云、

共产党史 古田会议

古田会议1929年12月底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会。会议的主题是总结南昌起义以来建党建军的经验。陈毅主持会议并传达了中央“九月来信”的指示精神。毛泽东作了政治报告,朱德作了

共产党史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的遵义会议,是一次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它在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果断地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问题的

共产党史 庐山会议

庐山会议1959年中共中央在江西庐山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党的八届八中全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总结1958年“大跃进”以来经济建设工作的经验教训,纠正“左”倾错误。7月2日至8月1日,中央召开政治局扩

八七会议时间 八七会议旧址 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之后,党和革命事业处于生死存亡之际,八七会议应时召开。八七会议召开的时间实在1927年8月7日,今天湖北省武汉市汉口鄱阳街135-139号设有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和八

八七会议的目的 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

 八七会议召开的背景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党和革命事业今后应该何去何从是八七会议要回答的问题,也是八七会议召开的目的。八七会议的目标虽然是明确的,但实现过程却是曲折而艰难的,究竟八七会

八七会议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八七会议后的起义

 八七会议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党和中国革命的未来究竟在哪里,这场会议为其指出了一条道路,这就是八七会议最大的历史功绩。八七会议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上百次起义,这些起义都是对中国

共产党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委员169人,候补中央委员112人,华国锋主持会议。会前,中央召开了工作会议,邓小平作了重要讲话,为全会作了充分准备。全会坚决

八七会议的历史细节 八七会议上的毛泽东和邓小平

 八七会议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召开,再加上当时的紧张局势,并不是所有重要人士都能够到场,中国史上重要的领导人毛泽东和邓小平当时就在现场。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是发言次数最多的,而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