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碟:景颇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

Posted 景颇族

篇首语: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汤碟:景颇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汤碟:景颇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

“汤碟”是景颇族成年男女在节假日或婚丧嫁娶的日子最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景颇族把这种活动叫“汤碟崩”。

“汤碟”的具体做法和打法是:把一根约10厘米粗,20多米长的竹子,削去多余的竹梢枝丫,保留竹尖,再用一细竹篾把准备好的物品系在竹尖上,然后把竹竿栽在空地上,这时,竹尖上的物品迎风摆动。此外,也可把物品挂在树梢上。

“汤碟”做好后,男子们就在各自的铜枪上装药填弹。之后,就瞄准目标“砰砰”打个不停。打时,只准打系物品的细竹篾或细绳。谁把绳子打断使物品落下,谁就取胜,奖品就是被他打落的物品。“汤碟崩”是景颇族男子自己枪法的炫耀。

春节期间的“汤蝶崩”活动,一般在节日前便由寨子里青年男女协商筹备好。竹尖常挂的物品是用本寨男女青年们捐献的钱买的,有手帕、项琏及少量钱,并系着用彩色细毛线编帜的崭新漂亮的筒帕(背包)。在场地边,青年男女们还备有米酒,供大家享用。

如果男子打落汤碟,便由姑娘们负担米酒和水酒的费用,如果男子打不落“汤碟”,将负担米酒和水酒的费用。尽管姑娘们费尽心机,如将吊线弄行很细,把物品弄得很高等,但结果都难不住枪法高超的小伙子们。

“汤碟崩”活动,有时吊筒帕,有时吊牛肉。有时某个姑娘会将信物放在作为靶子的筒帕中,并预先将信息传达给她的心上人,但这个必须是神枪手,否则,姑娘的信物则会落入别的小伙子手中。

“汤碟崩”活动,也有在丧葬中进行的,这种场合下的“汤碟崩”。叫“石锐崩”,即打在竹尖上的肉砣。死者的家属把吊有肉砣的竹子栽在家门前,肉砣用芭蕉叶包好,并备有足够的火药和子弹,请前来参加丧礼的人们打,以此赢得更多的枪声,枪声越多,死者的家属越高兴,因为在景颇族传统习惯中,死者家里的枪声响得多,便说明死者的亲戚朋友多。因此死者家属要准备很多肉食,供举行“石锐崩”活动使用。

相关参考

朝鲜民族都有什么有趣的民间体育项目

朝鲜民族人民热爱体育运动。摔跤是他们的古老的体育和娱乐活动,荡秋千和跳板是妇女最喜爱的娱乐和体育活动,踢足球更是男子普遍爱好的体育活动。从乡到村一般都有自己的足球队,一般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即组织踢足

瑶族传统的民间趣味体育项目都有啥

瑶族漂泊游耕的生活炼就了瑶胞的不屈不挠、果敢刚毅的团体习性。他们创造着物质,探索着文明。瑶族居住地区多为亚热带,村寨周围竹木叠翠,风景秀丽。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形成了瑶族独具特色的传统体育文

土族民间有着啥样的体育项目 土族习俗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土族人民与各族人民友好相处,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创造出了本民族的文化历史,同时也形成了反映土族自身文明的独具特色的各种传统体育活动。土族的传统体育活动,与生产劳动、传统习惯、宗教信

羌族传统的体育竞技都是啥 羌族体育

摔跤:是羌族民间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主要在羌族青少年中间流行。羌族摔跤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双方相互交叉抱抓对方腰带,较量时不能用脚踢和脚绊,以连续三次将对方摔倒为胜;另一种为“抱花肩”式摔,即双方互相...

景颇族民间舞蹈概况 景颇族舞蹈

景颇族民间舞蹈动律主要体现在双膝的屈伸运动上,各种舞步都由双膝的屈伸来带动。双膝屈伸在不同的舞种中可分为快慢两种;一种节奏较慢,屈伸平缓有韧性,上身前俯后仰的幅度较大,如祭把丧葬舞格本歌、整歌。另一种

景颇族民间舞蹈概况 景颇族舞蹈

景颇族民间舞蹈动律主要体现在双膝的屈伸运动上,各种舞步都由双膝的屈伸来带动。双膝屈伸在不同的舞种中可分为快慢两种;一种节奏较慢,屈伸平缓有韧性,上身前俯后仰的幅度较大,如祭把丧葬舞格本歌、整歌。另一种

景颇族传统筒裙什么样 景颇族服饰

景颇族传统织锦有筒裙、挂包、包头、护腿、腰带、毯子等品种。在琳琅满目的景颇族织品中,工艺最复杂、用料最讲究、图案内容最丰富多采的要数景颇族妇女的筒裙,属于织锦中的极品。筒裙,按织法可以分为机排自序图案

景颇族现代织锦与传统织锦有何区别

作为日常穿着使用的现代织锦,是在传统织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原始织锦的继承和发展,可以从中看到纯粹的传统形态体系,充分体现了现代景颇人的审美观。在继承传统织锦文化的同时,根据现代审美观念汲取传统图案

景颇族传统乐器有哪些?景颇族乐器简介

勤劳的景颇族人民,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这里地处亚热带,森林密布,一幢幢竹楼掩映在苍林翠竹之中。景颇人普遍崇信万物有灵的原始多神教,最大的祭祀活动是祭“木代”鬼,即举行“目脑”,景颇族

景颇族传统乐器“洞巴”有何传说 景颇族乐器

洞巴,景颇族双簧气鸣乐器。“洞巴”是景颇族景颇支系语音译,为汉语带牛角的管笛之意。载瓦支系语称比切或比克。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盈江、陇川、瑞丽等地。历史较久远。在景颇山寨里流传着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