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的主角是孙权,曹操只好无奈撤兵北返
Posted 建业
篇首语: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草船借箭”的主角是孙权,曹操只好无奈撤兵北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草船借箭”的主角是孙权,曹操只好无奈撤兵北返
曹军张辽等有心理阴影
公元211年到公元219年,建业成为东吴的行政中心有9年,因为孙权还没有称帝,所以六朝古都并不是从这年算起。但对建业的影响是深远的,孙权在楚国金陵邑的故址石头山上筑城,名叫石头城,作为军事要塞,也就是现在清凉山一带。南京的政治、经济中心以前一直在秣陵,此后渐渐移到了现在市区位置。
这9年相当于正式成为都城前的试用期,时间不算短,建业的表现又怎么样呢?
孙权在这里完成的大事件,概括起来讲就是:与曹操如谈恋爱,关系时好时坏;与刘备如离婚,渐行渐远,直至彻底交恶。当然其中有交错,与曹操翻脸的时候必定与刘备笑容迎脸,与曹操消停一会必定和刘备大打出手。就像斗地主一样,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与曹操的摩擦断断续续,说两次比较大的战役。这在《三国演义》中有相似的情节,只是主角都换人了。《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主角是诸葛亮,但这是作者罗贯中虚构的,故事的原型其实是孙权。
公元213年,曹操为了复仇,经过几年的休整,进军濡须口(今安徽含山县内)。这在长江以西,孙权为了防守曹军建立的军事据点。曹操以张辽、臧霸为先锋,号称有40万人。但他们有心理阴影,上次赤壁之战吃的苦头大了,害怕悲剧再次上演。张辽越走腿越软,到了半途还想撤兵回去。臧霸心里也抖豁,壮着胆子给张辽打气:曹公会安排好一切的,怎么会扔下我们不管呢?千万不要怕。
第一战,曹军得胜,还攻破了孙权的江西大营,俘获了都督公孙阳。孙权得到消息后,迅速带了7万人抵抗,派甘宁成功地夜袭了曹操大营。
与曹军对抗中孙权掌握主动
此后曹操大军不知道中了什么邪染上了恐惧症,如同惊弓之鸟。孙权连连挑战,曹军像是为逃避挨打躲到床下的小孩,死活不出来。孙权大摇大摆地坐着大船观看曹操的水军,曹军不敢出击,只能远远地乱箭齐发。孙权的船因为一面全被射中,船身倾斜,孙权命令手下很从容地把船转个方向,曹军也很配合地再次发箭,直到另一面也射满了箭,船身得以平衡,孙权才坐着船不紧不慢地离去。
史书上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孙权坐着小船看曹军,曹操没有派人放箭。孙权为了显摆示威,一路敲着喧天的锣鼓经过,曹军眼睁睁地看着他扬长而去。
不管哪种说法,都说明孙权不仅不惧怕曹操,还占了一定的主动权。
草船借箭在三国历史上真实存在 主角不是诸葛亮
《三国志》注引《魏略》记载了这个故事。当时刘备已经入蜀,孙刘联盟宣告破裂。曹操赤壁败后,元气逐渐恢复,准备教训一下孙权。这场战争规模也不小,一般称为濡须之战。
网络配图
此战东吴打的相当艰苦,若不是吕蒙建议,提前在濡须水口筑城,东吴能否顶得住都是问题。战争打响后,双方互有胜败。东吴虽然非常困难,但凭借濡须水两岸的城池,死死地把曹军战舰阻挡在江北,进不了长江。
一次,孙权乘坐大船前来侦查,一直闯到曹军大营附近。曹军诸将认为孙权是来挑战的,曹操令众军坚守不出,只向孙权的大船射箭。孙权的大船一面因为受箭过多发生倾斜,即将翻船,就命令调转船头,让曹军射另外一面,船身逐渐恢复平衡,孙权下令返回。
网络配图
虽然史书言之凿凿,但是总觉得违背常理。第一,既然是大船,难道一面受箭就承受不了?第二,区区一箭之地,而且孙权是去侦查的,没带多少兵,曹操再熊,也不至于不敢出击。三国题材的影视剧很多,都没采用这个故事,不知是如何考虑。
网络配图
双方僵持了一个多月。曹操见东吴战舰众多、武器精良、士气旺盛,叹息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的儿子就如猪狗一般!”但若主动撤军,面子又挂不住。孙权给曹操写信道:“河水暴涨,应早早离去。”在另外一张纸上写道:“足下不死,我内心不安啊。”曹操接到书信,找到了台阶,对众将说道:“孙权没有骗我。”遂率军北撤。
相关参考
公元211年到公元219年,建业成为东吴的行政中心有9年,因为孙权还没有称帝,所以六朝古都并不是从这年算起。但对建业的影响是深远的,孙权在楚国金陵邑的故址石头山上筑城,名叫石头城,作为军事要塞,也就是
《三国志》注引《魏略》记载了这个故事。当时刘备已经入蜀,孙刘联盟宣告破裂。曹操赤壁败后,元气逐渐恢复,准备教训一下孙权。这场战争规模也不小,一般称为濡须之战。网络配图此战东吴打的相当艰苦,若不是吕蒙建
历史上真正草船借箭的人是孙权。拓展资料:1、《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引注《吴历》,孙权屡屡向曹操军挑战,曹操坚守不出。孙权就亲自乘了一艘轻船,从濡须口进入曹操军水寨前。曹操一看,就知道孙权来了,是孙权
《三国演义》是小说,虚构成分极多,正史上草船借箭是发生在孙权与曹操的濡须之战,孙权坐船亲自去刺探曹操的军情,被曹操发现命令士兵射箭攻击,孙权的船被射歪差点沉了,他便让船掉个头让箭继续射,这样一来船就平
“草船借箭”的历史背景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为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
草船借箭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但主要人物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建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213年,曹操与孙权在安徽巢湖附近对垒。初次交战,曹军大败,于是曹操决定让军队坚守不出。这一天,孙权借水面有雾,乘战船
赤壁之战前,曹操率军亲征欲扫平江南地区,孙权只好和刘备合作,还借出荆州,没想到却讨不回来。孙权迫于无奈,只好施以「美人计」,趁刘备丧妻时,将妹妹孙尚香送给他作为继室,要求刘备到东吴地区完婚。俗话说春宵
诸葛亮 历史上草船借箭的是而非诸葛亮 很多人想必都看过三国演艺,更认为三国演艺里面写的那些故事,比如草船借箭,比如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都是正史。但事实上,三国里面不乏有夸大的成分,甚至有些地方有
赤壁之战前,曹操率军亲征欲扫平江南地区,孙权只好和刘备合作,还借出荆州,没想到却讨不回来。孙权迫于无奈,只好施以「美人计」,趁刘备丧妻时,将妹妹孙尚香送给他作为继室,要求刘备到东吴地区完婚。俗话说春宵
有这件事情,不过,“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根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今安徽巢县西巢湖入长江的一段水道)。初次交战,曹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