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历史 从小缠足却热爱舞剑、能逃走却选择就义,死前只求“不要脱衣服斩首”你所不知道的女侠秋瑾

Posted 民国

篇首语:莫问天涯路几重,轻衫侧帽且从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民国历史 从小缠足却热爱舞剑、能逃走却选择就义,死前只求“不要脱衣服斩首”你所不知道的女侠秋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民国历史 从小缠足却热爱舞剑、能逃走却选择就义,死前只求“不要脱衣服斩首”你所不知道的女侠秋瑾

清朝末年西学东渐,帝制在诸多知识分子眼中,成了该打破的旧体制,在一众起义革命的义士中,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秋瑾大概最让人印象深刻。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她不但离开丈夫独自到日本求学,更加入了革命运动,办报纸推广女权。或许是与生俱来的使命,从小她就与一般女孩不同,当别人家女孩在做绣红,她却偏爱舞剑……

秋瑾早年的生活,和所有清代女子相同,她生在厦门的仕绅家庭,小时候母亲为她缠足、教她女红,长大后父亲为她决定婚事──但是她不开心、不屈服于这样的人生。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秋瑾

缠足少女有着木兰梦:男子所行之事,女子也可以做

从小,秋瑾便跟哥哥一起读书习字,也会骑马击剑,最喜欢读诗词,可说是能文能武。她不明白,明明她的骑术、剑术学得很好,诗书也读得比许多男子好,为什么不能当官?

带着对世界的困惑,秋瑾就这么长大了。成年后,她依媒妁之言嫁给了商人王廷钧,并生下了一男一女。但读越多的书越是让她明白:男子所行之事,女子也是可以做的。她在婆家荷叶乡认识了唐群英、葛建豪,三人情同手足、亲如姊妹,常常一起谈论国事,分享自己的见解,后来被誉为“潇湘三女杰”。

不顾丈夫反对,抛家弃子追求自己人生

结婚后,不愿待在家相夫教子的她开始向外跑,追求更想要的生活。当时女性不能到戏园看戏,只能在家里听堂会,但是秋瑾却穿着男装去看戏,震惊了当时的社会。秋瑾甚至不顾世人、家族的眼光,首先放开“自脚”,不继续缠足,也让家中仆人的脚一起解放。穿起男装的她自号“竞雄”,希望能与男子“竞相争雄”。1904年夏天,秋瑾更是不顾丈夫反对,变卖了自己的首饰、丢下孩子去日本留学,好姊妹唐群英听到消息,也跟着她的脚步去日本学习。

到了日本,秋瑾却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课外活动上,她一头栽进了中国政治活动中,透过留学生大会认识了许多新思潮的志士,包括鲁迅、黄兴、宋教仁等等,更参与了留日学生的革命运动,还曾建立推动妇女运动的团体共爱会,并为反抗清廷的洪门天地会主编《白话报》,之后加入了光复会和国父孙中山的中国同盟会。

1906年日本政府颁布取缔留学生规则,许多留学生都决定要回国以示抗议,但也有不愿回国抗议的留学生,如鲁迅等人。据说秋瑾在回国前,对着一众留学生拔出随身携带的日本刀,插在桌上说:“如有人回到祖国,投降满虏,卖友求荣,欺压汉人,吃我一刀。”

边革命、边为女权不遗余力

秋瑾回国后,先是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又在绍兴、浙江的女校任教,期间革命运动也未停下,她辗转于学校之间,认识了许多有抱负的男男女女,将他们拉进同盟会与光复会,也参加了同盟会成立后第一个大规模武装起义“萍浏醴起义”,到杭州准备接应,只是起义失败。

之后,秋瑾创办了《中国女报》,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不同于当时的其它刊物,《中国女报》都是以白话文书写,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女性运动,同时她也积极办学,想透过教育改变女性现况。只可惜因为经费不足,加上秋瑾忙于革命,仅发行两期便因创办人离世而停刊了。

明明有时间逃走却选择留下来伏法,感动后世的女中豪杰

革命之路,总是充满各种危险,后来秋瑾因为同盟会成员徐锡麟弟弟的供词被牵连,面临极大危机。在消息传来后,革命伙伴们都说清军马上要来抓她了,劝她离开,但是性格刚烈的她却拒绝离开绍兴,认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明明有足够的时间逃走,却选择留下来被抓。

勇气过人的秋瑾,即使面对枪口和侦讯也无所畏惧、没有出卖朋友,在知道自己要斩首前,她只向当时的县令要求了三件事,一要写遗书,二不要枭首(把头挂起来),三是不要脱衣服(当时女性罪犯要剥去衣服斩首),确保最后作为人的尊严后,便慷慨赴死,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的金句。

秋瑾就义后,舆论一片哗然,有惋惜秋瑾的、有同情革命党人的,更多的则是强烈抨击、痛骂清政府的暴行,间接促成了辛亥革命。虽然秋瑾已逝,但她的诗词和精神都令人难以忘怀,更不用说她在女权上的努力,“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的诗句更让后世动容,这样一位女侠实在令人敬佩。

相关参考

为何明朝皇帝崇祯不逃走却选择自杀殉国呢?

1644年的3月18日,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上吊自杀。生命是宝贵的,除了自杀,还可以跑路,或者投降,或者被俘。可为什么堂堂的大明皇帝最终选择自杀呢?事实上,崇祯确实想过跑路。在这一年的正月,崇祯已经知

为什么古代妇女缠足忍受残忍过程却只为满足男人变态审美

古代妇女缠足是从宋朝开始兴起的,明朝时更是一度成为身份的象征,三寸金莲、四寸银莲等说法也随之诞生。妇女缠足图片惨不忍睹,从小四五岁就要开始承受这种痛苦,只为了满足男性的某种变态心理,人性的丑陋。古代妇

沛公是如何逃走的?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故事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句话经常被各大媒体引用为自己的标题。那大家知不知道,这个典故是怎么来呢?其实,项庄舞剑讲的是一个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重温经典故事项庄舞剑,一起来看看项庄和沛公之间的故事。最后,小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故事 沛公是如何逃走的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句话经常被各大媒体引用为自己的标题。那大家知不知道,这个典故是怎么来呢?其实,项庄舞剑讲的是一个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重温经典故事项庄舞剑,一起来看看项庄和沛公之间的故事。最后,小

沛公是如何逃走的?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故事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句话经常被各大媒体引用为自己的标题。那大家知不知道,这个典故是怎么来呢?其实,项庄舞剑讲的是一个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重温经典故事项庄舞剑,一起来看看项庄和沛公之间的故事。最后,小

沛公究竟是如何逃走的?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故事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句话经常被各大媒体引用为自己的标题。那大家知不知道,这个典故是怎么来呢?其实,项庄舞剑讲的是一个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重温经典故事项庄舞剑,一起来看看项庄和沛公之间的故事。最后,小

沛公究竟是如何逃走的?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故事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句话经常被各大媒体引用为自己的标题。那大家知不知道,这个典故是怎么来呢?其实,项庄舞剑讲的是一个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重温经典故事项庄舞剑,一起来看看项庄和沛公之间的故事。最后,小

为何张飞喝得烂醉,却依旧能从吕布手中逃走

《三国演义》中,喝酒误事的名将不少,例如曾经与曹操、袁绍是同僚的淳于琼,后来投奔了袁绍,并在官渡之战期间,被委以重任,负责镇守乌巢,结果因为醉酒,在被曹操突袭的时候,没能做出及时的补救,最终不仅导致了

历史人物 被舅舅拐卖却当上影后,37岁周旋死于精神病

在民国,西方文化涌入了中国,中华大地上也开始兴起了音乐文化以及影视剧文化。在这段岁月里,上海滩便出现了许多歌星和影后,其中便包括了周旋,此人是民国的歌后,有着“金嗓子”的美名,但是却过得非常悲惨,从小

清王朝向来视汉人缠足为恶习,严明禁止满族女子效仿,为什么却越禁越火?

缠足是古时候这种恶习,起源于北宋,从明代刚开始风靡。来到清代,缠足风俗习惯早已蔓延到了社会发展每个阶级的女人,虽然清廷三申五令严禁女性缠足,可是没什么进展,缠足之风越来越激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