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名人传 释迦牟尼人物生平简介,释迦牟尼怎么死的,释迦牟尼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Posted 释迦牟尼

篇首语: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国外名人传 释迦牟尼人物生平简介,释迦牟尼怎么死的,释迦牟尼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国外名人传 释迦牟尼人物生平简介,释迦牟尼怎么死的,释迦牟尼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释迦牟尼(Sakyamuni,约公元前566—486),佛教的创始人。

佛教作为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公元前六世纪,印度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突出地表现在工商业方面。纺织、武器、金属器皿和珠宝首饰等手工业非常发达。在恒河中下游,出现了王舍城、舍卫城、婆罗捺斯和瞻波等繁荣城市,一定重量的金属块开始充作货币流通。经济的发展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在奴隶主阶级中,产生了一个新的工商业阶层(富有的吠舍)。他们和武士贵族(刹帝利)在一起,反对居于社会顶端的祭司贵族(婆罗门)。同时,随着社会的分化,农民、工匠和其他劳动者(下层吠舍)的境况恶化,他们反奴隶主阶级的斗争也日益高涨。面临这种情况,武士贵族和新的工商业阶层一方面反对祭司贵族,另一方面又希望消除受他们剥削的劳苦大众的斗争。释迦牟尼是他们在思想领域中的代表。佛教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

释迦牟尼(释迦为王族名,意为“能仁”,牟尼意为“寂默”,合起来意为“能仁寂默”,就是释迦族的寂默贤人),姓乔答摩,名悉达多,是南亚次大陆北部迦毗罗卫城(在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属刹帝利种姓。根据佛教的传说,他的母亲摩耶夫人在45岁时才怀胎。按照印度的习俗,妇女要回娘家分娩。她在半途中的兰毗尼,生下了释迦牟尼。那天正是印度的吠舍佉月十五日(我国农历四月八日)。

释迦牟尼出世7天以后,摩耶夫人就死了。他由姨母波阇波提抚养成人,受了各方面的教育。他16岁时,和拘利城公主耶输陀罗结婚,后来生子罗怙罗。这一时期,释迦牟尼过着奢侈和舒适的生活。

但是,宫廷生活并没有能使释迦牟尼忘记人生的痛苦。据说,他由于看到了一个老人,一个残废者,一个死人,一个修行者而感到人生皆苦,企图通过修行想出一个解除这些痛苦的方法。他在29岁那一年,终于弃家外出求道。

最初,他向一些著名的婆罗门教学者求教。他们的说法是,通过祈祷、奉献牺牲和举行宗教仪式,灵魂可以得救。释迦牟尼认为这样并不能超出生死,永远脱离轮回。于是,他乃到尼连禅河畔的森林中苦修,经过了大约6年多时间,历尽了千辛万苦。由于营养不良和体力过度消耗,在某一个夜间,他突然晕倒。醒来以后,他知道苦修也不能得到什么结果。他走到尼连禅河中,用河水洗净了身上多年的积垢。后来,又吃了牧女善生送给他的乳粥,使身体和精神皆得到恢复。

释迦牟尼离开尼连禅河,向婆罗捺斯走去。在离这座城市不远的伽耶(后称佛陀伽耶)的地方,看见一棵菩提树。他就在树下跏跌而坐,发誓要寻找出从人世苦难中解脱的办法。经过49天的冥思苦想,终于彻悟,创立了佛教的基本教义。

教义创立以后,释迦牟尼就开始了他的传教生活。他先后在婆罗捺斯的鹿苑、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舍卫城的祗洹精舍等处说法。他被信徒称为“佛陀”(意为“觉者”,汉语简称为“佛”),这个新宗教被称为“佛教”。在他长达40年的传教生活中,足迹北至迦比罗卫,南至婆罗捺斯,东至瞻波,西至拘睒弥。

释迦牟尼所创的佛教教义的核心是“四谛”,意为四条真理:

一、苦谛。释迦牟尼传教,从现象说起。他说,人间一切,莫不为苦。生、老、病、死,与亲爱的人别离,同怨恨的人会面,有所求而不得等一切身心现象都是苦。

二、集谛。佛以集谛说明苦的原因。他认为,人生的苦产生于人们的欲爱,有欲爱而达不到目的就感到苦。他还宣扬,有欲爱就会有思念和行动,有思念和行动就会造成后果,就是所谓“造业”,而造了业就不免生死轮回,永堕苦海。

三、灭谛。这是佛教追求的目的,就是悟彻产生苦的原因,并达到一种“涅槃”的境地。“涅槃”的意思是“寂灭”。佛教用这个词来表示他们宣扬的所谓“不生不灭”的境界。

四、道谛。佛教认为要达到“涅槃”,就要修道。道谛是讲他们的修道的途径的。

这样,人们通过修行、断惑、涅槃,成为阿罗汉(意为“不生”),而不再堕入轮回。

在哲学的根本问题上,释迦牟尼是唯心主义的宣扬者。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内因外缘凑合而成的,一旦因缘分散就消失,这样生生灭灭,相继无穷,因而都是虚幻的。这里虽然有着某些自发的辩证法的因素,但是却被用来否认现实世界的客观真实性。

在社会问题上,释迦牟尼反对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但是,他用宗教平等来代替社会平等,也就是说人人在修行这一点上是平等的,并且不需要祭司的教导。他没有提到在现实社会中废除种姓制度,反而主张把刹帝利种姓提高到社会上的第一位。此外,他在列举人生的痛苦中,根本没有强调其中最重要的一种痛苦——阶级压迫。

由此可见,释迦牟尼的教义正反映了武士贵族和新的工商业意义的;而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方面,却是引导劳动人民逃避现实的阶级斗争,对他们起了麻醉的作用。

佛教虽然是在反对婆罗门教中产生的,但是,它还是不可避免地从后者吸取了一些东西。早在《奥义书》中,就提出了欲念产生人们的意愿,行动及其后果,四谛中集谛就继承了这个说法。同时,婆罗门教宣扬的生死轮回说,也被佛教继承下来。

由于佛教符合刹帝利和富有的吠舍的要求,并以“众生平等”为号召,在一定程度上吸引着劳动大众,所以,很快地就得到广泛的传播。最早皈依佛教的是两个名叫提谓和婆利迦的商人。接着,曾与释迦牟尼一起在尼连禅河畔苦修的5个人也信奉了佛教。后来一些婆罗门教祭司,释迦牟尼的姨母和儿子都成了他的信奉者。信奉佛教的人陆续增多,在释迦牟尼传教的第一年中,就拥有信徒1,000多人。后来人数更多,其中有国王、贵族和富豪,也有处于社会底层的群众。

信仰佛教而出家修行的男子称为苾刍(或译称比丘,意为“乞士”,兼有乞法和乞食两重意义);女子称为苾刍尼(或译称比丘尼)。在家修行的男子称为邬波索迦,意为“清信男”;女子称为邬波斯迦,合称“四众”。出家的信徒组成社团。社团称为僧伽。参加社团的人不得拥有私产,而靠布施生活。社团并订有戒律,其中成员有游方传教的义务。

释迦牟尼一生从事传教。公元前486年,他年已80岁,他由王舍城向拘尸那揭罗出发,准备到那里说法,中途染病,后在拘尸那揭罗的跋提河畔双沙罗树间死去,遗骨火化,由信徒们分别拿到各处建塔供奉。

释迦牟尼死后,在摩揭陀国王阿阇世的支持下,他的大弟子大迦叶主持召开了第一次佛教会议。在会上弟子们把释迦牟尼的说教整理成文字,就是佛教中最早的经藏和律藏。

它对麻醉人民群众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后来一些国家的剥削阶级都利用它作为统治人民的重要工具。后来佛教逐渐传入我国和其他东亚、南亚诸国,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相关参考

国外名人传 罗素人物生平简介,罗素怎么死的,罗素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伯特朗德·阿瑟·威廉·罗素(BertrandArthurWilliamRussell,1872—1970),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和数学家,社会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当代西方思想界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罗素18

国外名人传 阿亚人物生平简介,阿亚怎么死的,阿亚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维克托·劳尔·阿亚·德拉托雷(VictorRau′lHayadeLaTorre,1895—1979),秘鲁阿普拉党的创始人和领袖,曾任秘鲁立宪大会主席。阿亚1895年2月22日出生于秘鲁北部沿海的特鲁

国外名人传 卢梭人物生平简介,卢梭怎么死的,卢梭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杰出的民主主义者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曾是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旗

国外名人传 吉本人物生平简介,吉本怎么死的,吉本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爱德华·吉本(EdwardGibbon,1737—1794),近代英国杰出的历史学家,影响深远的史学名著《罗马帝国衰亡史》一书的作者,十八世纪欧洲启蒙时代史学的卓越代表。1737年4月27日,吉本诞生

国外名人传 瓦罗人物生平简介,瓦罗怎么死的,瓦罗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马尔库斯·特连提乌斯·瓦罗(MarcusTerentiusVarro,约公元前116—27),古罗马的政治家和学者。他虽从政多年,担任过高级官职,但主要以学者见称。他博学多闻,在语言、历史、文艺、农业

国外名人传 真纳人物生平简介,真纳怎么死的,真纳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穆罕默德·阿里·真纳(MohammadAliJinnah,1876—1948),巴基斯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巴基斯坦国创建者。真纳1876年12月25日生于卡拉奇。父亲蓬迦·真纳是卡拉奇的皮革商人,共

国外名人传 萨特人物生平简介,萨特怎么死的,萨特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让·保尔·萨特(Jean·PaulSartre,1905—1980),法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作家、社会活动家,是当代西方思想家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1905年6月21日,萨特出生于巴黎一个知识分子家

国外名人传 潘恩人物生平简介,潘恩怎么死的,潘恩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托马斯·潘恩(ThomasPaine,1737—1809),北美独立战争时期负有盛名的宣传鼓动家,出色的民主主义战士,当时轰动美国和欧洲的小册子《常识》的作者。1737年1月29日,潘恩出生于英国诺福

国外名人传 尼科人物生平简介,尼科怎么死的,尼科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尼科(二世)(Neko,Necho,Nechao,公元前610/609—594在位),古埃及国家后埃及时代第26王朝(公元前664—525年)的第二位国王。第26王朝是由舍易斯地方的统治者、尼科的父亲

国外名人传 洛克人物生平简介,洛克怎么死的,洛克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1704),十七世纪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唯物主义经验论著名代表之一。洛克生活在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历史时期。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