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名人传 米拉波人物生平简介,米拉波怎么死的,米拉波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Posted 议会
篇首语: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国外名人传 米拉波人物生平简介,米拉波怎么死的,米拉波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国外名人传 米拉波人物生平简介,米拉波怎么死的,米拉波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奥诺莱·加里布埃尔·米拉波(Honore-GabrielMirabeau,1749—1791),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著名活动家,大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贵族利益的代表者。
1749年4月9日,米拉波生于普罗旺斯省爱克斯市一个侯爵的家里。15岁时,被送进巴黎一所寄宿学校,学了3年,对数学有特殊爱好。但米拉波的学识,主要是靠后来在监狱中的苦读和出国游历、考察获得的。侯爵对儿子狂热不羁的性格,一向感到不满,寄宿学校一毕业,就把他送进了柏里骑兵团,交给以严厉著称的朗拜尔侯爵去管教。但是,军队生活未能改变米拉波的性格,他仅仅呆了一年,就因为赌钱和种种放荡行为而受到惩处。他逃到了巴黎,父亲因此把他送进雷岛要塞,对他实行了第一次监禁。由于要塞司令的说项,米拉波旋即获释,当了步兵,参加了对科西嘉的远征。
1770年,米拉波解甲归乡。两年之后,他和马利涅那侯爵的女儿结婚。这门亲事给他带来一笔可观的财产。但他挥金如土,婚后不久即债台高筑,每天债主盈门,米拉波侯爵这时又要把儿子关起来,于1773年9月16日从国王那里搞来了一道监禁令:米拉波伯爵不得擅离居地!在第二次的监禁期间,米拉波虽身陷囹圄,仍是故态复萌,为了逃避更严厉的制裁,而不得不于1776年逃往荷兰。第二年被荷兰政府引渡回法国,关进了万森城堡,一关又是3年,直到1780年才被放出。
恢复自由以后,为了解决和妻子的关系问题,米拉波又吃了一场官司。官司虽打败了,但他的雄辩才能,却第一次得到了表现的机会,一下子出了名,另一方的辩护人,在他的斥责之下,竟当堂晕倒,被人从大厅里抬了出去!此后,凭着出身和社会关系、米拉波曾先后到英、德等国游历、考察,结交了一批学者名流、达官贵人。在伦敦逗留期间,他研究了法国财政总监内克尔写的《财政报告书》和一般财经问题,连续写了几篇切中时弊、具有论战性质的文章,1786年,米拉波在德国小住了半年,也写了不少很有见地的文章,其中对德国宫廷和社会的各种生活场景作了绘声绘色的描述,因而受到当时的财政总监卡伦乃至国王路易十六的赏识。正是米拉波在德国的时候,传来了卡伦决定召开贵族会议的消息,他预感到这是召开国民议会的前奏,是法国社会开始动乱的信号,就在1787年1月回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法国,以一个社会活动家的姿态,出现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前夜的政治舞台上。不久,赶上贵族们对想在纳税方面实行改革的财政总监卡伦进行攻击,他也参战,发表了题为《揭露投机》的文章,批评卡伦在交易所中用公款进行投机活动。由于提到了政治改革,这篇文章远远超出了论战的性质,因而引起了全国的注意,使米拉波名声大噪。
卡伦决定召开贵族会议,是为了解决财政上的困难,伸手向贵族们要钱,不料事与愿违,卡伦非但没从贵族那里搞到钱,反而因财政上的问题,被他们轰下了台。当时的法国,财政上有巨额赤字、卡伦向贵族们说出了事情的真相,结果引起舆论界的不满。国王路易十六不得不出来表示,以后每年要公布一次财政收支情况,并宣布将要召开三级会议,企图依靠三级会议来担保公债的发行,解决财政上的难题。
革命前的法国,社会分三个等级:僧侣、贵族和平民。所谓三级会议,就是由各省的这三个等级的代表组成的全国性的代表会议,开幕式由国王主持,米拉波未能参加1787年2月举行的贵族会议,这时就积极活动,争取参加三级会议。为此,他于1789年1月回到家乡普罗旺斯省,以便先参加省的三级会议。从出身来说,他属于贵族代表。但他的品行,特别是他赞成第三等级代表名额多于前两个等级代表名额的主张,招致了贵族们的敌视。米拉波也不示弱,于2月3日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向敌视他的僧侣和贵族进行反击。他揭露说,他们以上帝和国王的名义为自己的特权打掩护。在演说结束的时候,米拉波宣称,“特权即将结束,而人民是永存的”。贵族们被激怒了,决定不准米拉波再参加会议。
贵族们反对米拉波,但他在第三等级中的威望却与日俱增。爱克斯市的平民选他作第三等级的代表,出席全国的三级会议。就这样,米拉波成了第三等级的代言人之一。
在三级会议上,米拉波表现大胆、泼辣。他的影响越来越大,渐渐成了会议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三级会议于1789年5月5日开幕以后不久,三个等级的代表之间就发生了争权。由于特权等级的代表拒绝联合,第三等级的代表在米拉波和西哀耶斯的策动下,于6月17日宣布单独组成国民议会,代表全国,宫廷对这一决定感到震惊,决定运用国王的权威来维持等级制度。6月23日,路易十六参加了有三个等级代表参加的会议,他威严十足地谴责国民议会的行动,申斥第三等级的代表,并宣布一些改革措施,强迫议会接受,否则就要解散议会。他还威胁说,如果他的意志遭到国民议会的反抗,就要采取断然措施。然后,路易十六命令散会。特权等级的代表们遵命离去了,但第三等级的代表则怒形于色,没有离开座位。正在这时,米拉波打破沉寂,对他们说:“我请求你们大家保持你们的尊严,保持你们的立法权,……非待宪法制定完成,你们不能离开这里。”大司仪官看到国民议会不散会,重申了国王的命令。米拉波对他大声说道:“回去告诉你的主人,说我们是受命于民才来到这里的,除非刀剑相加,我们绝不离席!”就在这一天的会议上,根据米拉波的提议,议会通过了议员有不受侵犯之权的决定。
米拉波是法国大革命时代善于蛊惑人心的演说家。他依靠讲坛,为自己确立了声望。就政治观点而言,米拉波反对专制政权,是一位维护民权的政论家。他深受孟德斯鸠的影响,欣赏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他认为,要有一个国王,也要有一个议会,而为了防止其中的一个实行独裁,还要有强大的舆论界。他多少有点自诩为舆论界的化身。米拉波认为,舆论的作用就在于既不容许国王取代议会,也不容许议会取代国王。米拉波时而大讲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时而积极维护王室特权,其原因也就在这里。
米拉波是个具有民主思想的贵族,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不过,他更注意的,还是他自身的利益,热衷于接近王室。只要国王肯出重价,他是随时可以出卖自己的。宫廷也看出了这一点。王后虽然觉得他令人难以忍受,也不得不耐着性子和他周旋。
1789年8月,在议会讨论宪法的时候,米拉波倾向王室的迹象就显露出来了。有人提议设上下两院,并赋予国王对两院决议有绝对否决权。绝对否决权会使革命受制于宫廷,因而引起了各方面的反对。米拉波也对这一提议进行抨击。但是,为了不致堵死自己入阁的路子,米拉波又力排众议,使权重一时的“宫相”拉法耶特提出的给国王以暂时否决权的折衷方案得以通过。有了这一次的默契,到了9月,拉法耶特就来收买他了,出的价钱是5万利弗尔和一个大使职位。钱,他收了下来,但拒绝了大使的职位——他要当部长!进行这笔交易的风声传出以后,议会里那些对米拉波又轻视又害怕的人立即使议会通过了一项提案:禁止国王此后在议会中选用部长。此事使米拉波甚为恼怒,进而又与国王的弟弟普罗旺斯伯爵进行密谋,设法使国王从巴黎逃走。这个阴谋虽然流产,却进一步密切了米拉波和王室的关系。到1790年5月议会讨论议和和宣战权力的归属问题时,米拉波和拉法耶特一致起而维护国王的特权,主张外交权应归国王之手。他说议会人多,易于冲动,不能行使像宣战这样危险的权力。议会进行这场辩论的时候,整个巴黎变得十分激动。一本题为《米拉波伯爵的大背叛》的小册子,开始沿街叫卖。拉法耶特则调集重兵包围了议会大厅。5月20日,米拉波凭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对议会发表了有名的答辩,说他这样“一个对革命并非无所贡献的人”,无端地受到了攻击,极力声言自己的无辜。事实上,米拉波不早不晚,正是在这一天拿了国王的钱。国王拿出20万利弗尔替他还债,每月另给6千利弗尔的津贴,还答应到国民议会闭幕时再给他100万利弗尔。国王想把米拉波和拉法耶特结合在一起的努力,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功。1790年6月1日米拉波写给拉法耶特的信中说:“为全国计,作一个左右宫廷的黎赛留吧。你可以用扩大和确立全国自由的方法,再造王政。”
从1790年起,米拉波扮演了两面派的角色。在公众面前,他是国王的反对派,私下里却又当国王的高参。当宗教问题变得十分尖锐,宗教情绪变成可以用来挑起反革命的工具时,米拉波第43次上书国王,劝他促使议会采取极端措施,火上浇油,以达到扩大事态的目的。后来他甚至利用王室经费,组织进行宣传和行贿的机构,发行王党的小册子和报纸,收买革命派人物,加剧革命阵营的内哄。当然,这一切都是背着公众干的。1791年4月2日,米拉波去世。不了解其中详情的人民,都因他的死而大感悲痛,甚至有人认为他一定是遭了宫廷的暗算。议会为他举行了国葬,把他的遗体安放在先贤祠中,直到从杜伊勒里宫的保险柜里发现他勾结王室的物证之后,才又把他的遗体从先贤祠里迁出。
相关参考
“KDSIMG1”“KDSPs”全称:荣誉GabrielRiqueti,米拉波职业:革命者和政治家“KDSPE”国籍:“KDSIMG2”法国“KDSPS”为什么著名:法国革命开始时温和的声音,米拉波赞
Sammu拉马特,更著名的被称为塞米拉米,是亚述的摄政王后帝国(在位811-806BCE)谁持有王位她年幼的儿子阿达德尼拉里三世,直到他达到成熟。她也被称为Shammuramat或Sammuramat
柳德米拉1916年06月12日出生在乌克兰贝里亚·特沙科夫的一个小村庄。在一个孩童时代,柳德米拉是一个学习勤奋成绩优良而又具有独立精神的好学生。在她上到九年级时,搬家到了基辅。她在那找到了一份工作,同
柳德米拉1916年06月12日出生在乌克兰贝里亚·特沙科夫的一个小村庄。在一个孩童时代,柳德米拉是一个学习勤奋成绩优良而又具有独立精神的好学生。在她上到九年级时,搬家到了基辅。她在那找到了一份工作,同时她也常常...
历史军事 費盡心思上位,卡米拉被查爾斯寵愛多年,卻始終不被王室認可
費盡心思上位,卡米拉被查爾斯寵愛多年,卻始終不被王室認可對於英國王儲查爾斯和他的夫人卡米拉的愛情故事,其實大眾們都知道的。作為查爾斯的第二任夫人,她是擠兌走了黛安娜王妃之後才上位成功的。而且卡米拉在查
1965年11月2日莫里森和拉波特自焚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了越南战争,战争中的巨大伤亡和对人的摧残激起了国内反战情绪的高涨。1965年11月2日,一名贵格会教友派的信徒诺尔曼·莫里森为抗议美国参加越南战
這世界永遠是年輕美貌的女人更容易獲得愛情,82歲的老人還想娶28歲的少女。可是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卻不是這樣,他居然愛上比自己大一歲的女人卡米拉,還在她年老色衰的時候,娶她為妻。為什麼查爾斯王子不愛美貌
历史军事 史上最有存在感的保姆,和王子親密讓戴妃嫉妒,美貌突出讓卡米拉忌憚
史上最有存在感的保姆,和王子親密讓戴妃嫉妒,美貌突出讓卡米拉忌憚說起英國王室的王儲查爾斯就不得不提起的人就是查爾斯的兩任夫人了,他們分別是戴妃以及卡米拉。三人的感情糾葛在英國幾乎是人盡皆知了,一個是最
历史军事 都說卡米拉少女照驚為天人,當看到黛安娜17歲照片,才明白啥叫美不自知
都說卡米拉少女照驚為天人,當看到黛安娜17歲照片,才明白啥叫美不自知!眾所周知,在亞洲為數不多的王室中,英國的王室與泰國的王室一直是大家關注的對象,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是我們關注的熱點!但是今天說的是英國
历史军事 都說黛安娜長相驚艷四座,直到看見卡米拉女兒長相,難怪連威廉王子都追她
說到黛安娜王妃相信沒有人不知道吧?被稱為是「英倫玫瑰」黛安娜王妃的長相驚艷了那個年代,但這朵玫瑰在最美好的年紀凋零了,成為了大家記憶中的樣子,大家也是惋惜,如果黛安娜王妃還在世的話,說不定成為老太太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