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三国蜀汉托孤大臣李严的简介 李严为何会被贬为平民历史名人
Posted 丞相
篇首语:人凭志气,虎凭威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三国蜀汉托孤大臣李严的简介 李严为何会被贬为平民历史名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三国蜀汉托孤大臣李严的简介 李严为何会被贬为平民历史名人
李严人物生平简介
李严字正方,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大臣,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大臣,李严可以称得上是三国刘备手下有名的政治家。李严年轻时为郡中专职吏员,以才干知名。荆州牧刘表让他到郡中各县任职。曹操进入荆州时,李严正为秭归县令,于是西往奔蜀,刘璋用他为成都县令,又获得能干的名声。
公元213(建安十八年),任李严代为护军,在绵竹一带抵抗刘备。李严率领部下投降刘备,刘备任命他为裨将军。平定成都后,李严被任命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益州因在刘璋治理下,法纪松弛,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刘备于是命军师将军诸葛亮、扬武将军暨蜀郡太守法正、昭文将军伊籍、左将军西曹掾刘巴和李严五人一起制定《蜀科》,后来成为了蜀汉的法律体系的基础。
公元218(建安二十三年),盗贼马秦、高胜等在郪县起兵,招集队伍数万人,到达资中县。当时刘备在汉中,李严不待另外发兵,只率本郡士兵五千人前往讨伐,斩杀马秦、高胜等人。其余人都四散逃命,回家为民。不久后,越巂郡夷帅高定率军围攻新道县,李严前往解围,高定被击败后逃走。刘备于是加封李严为辅汉将军,兼任原郡郡守如前。
李严的本名是李让坤,本是刘守光属下后来因他的能说会道被唐庄宗委任为客省使,专门接待外来使者和出使外国的官员。李严多才多艺能言善辩为蜀国投降立了很大的功劳,公元925年,李严出使蜀国,向蜀国皇帝王衍讲述了后唐的丰功伟绩,他的声音嘹亮清澈,且在讲述后唐的建立和发展之时声色并茂,还动用了吹嘘的技巧使得蜀国人听此皆深受震撼,为蜀国投降奠定了基础。
李严从蜀国回来之后还拼命进言让唐庄宗攻下蜀地,加上之前拿不到蜀国的奇珍异宝唐庄宗便下令征讨蜀国。以李继岌为首,李严一同前去伐蜀,蜀国王衍散布消息说见到李严便会投降,于是王衍投降,李严为蜀国投降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劳。
但是李严聪明反被聪明误,最后还是死于蜀人之手。
李严为何会被废为平民
主要是李严谎报军情,贻误军机;欺君罔上。但是网上也有不少人认为诸葛亮为了达到巩固自己权力,打击异己的目的,借李严运粮之事,把他废掉,从而除掉了自己的一个政敌。但是小编并不这么认为,理由有两点:
1. 刘备死后,诸葛亮的官职是丞相,武乡侯,领益州牧,丞相是中央行政权力机关最高的官职,而且诸葛亮是开府治事,是中央的实际一把手。除了皇帝,就是丞相。再没有比丞相还大的官了,可谓诸葛亮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 刘备之所以在临死前,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和李严两人,是有着很深的意义。刘备一直都在拉拢东州集团来打压益州集团,因此刘备的荆州集团和东州集团的关系一直都保持的不错。那么在他即将要死的时刻。他考虑到东州集团和荆州集团的稳定因素,为了平衡两个集团的关系,使他们以后能更好的合作,因此加封李严官职,委以托孤重任。
李严最后是怎么死的
李严在蜀国投降这一事对后唐是立下了功劳,但是于蜀国而言是被仇恨的,更不被蜀国人待见,而且生性聪明的李严应是懂得这一尝试,但是却反被聪明误。
蜀地归属后唐之后,镇守蜀地的孟知祥开始产生逆反之意,于是上头便想找个人压制孟知祥,而李严便在这时毛遂自荐,担任西川兵马都监。在出发之前,李严的母亲劝其三思,之前是李严提议讨伐蜀国,给蜀地百姓百来不安生的生活,现在又要前去蜀地,蜀地之人哪里会善待你,你肯定会死于非命的。但是李严并不以为然,还是前去蜀地。
而孟知祥本对李严有救命之恩,当时李严和孟知祥都在唐庄宗门下做事,有一次李严因犯错惹得唐庄宗很是生气,便下令要斩杀李严。而孟知祥在得知便向唐庄宗求情不能以喜怒杀人,得以饶恕李严仅受二十板杖幸存于此。但是现在李严前来监管孟知祥,不仅没有报答他的救命之恩还要凌驾于孟知祥的头上,管着他。孟知祥哪能受这股怨气,便想着借名杀了他。
在李严前来蜀地之时,孟知祥以宴席招待他,从容的问他这次是奉朝廷之命还是自愿而来,并以李严蛊惑朝廷之命将李严杀了。李严就这样死在蜀国,正如其母所想的。
李严一世聪明,但是最后却落得死于异乡,如若他听其母之言,再好生思考一番恐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相关参考
白帝城托孤是三国历史中的大事件,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在病危时,将太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和李严,诸葛亮总理朝政,李严则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 为什么同样是托孤大臣,诸葛亮流芳千古,李严却一点名气也没有
李严李严是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和诸葛亮一个都是刘备的托孤大臣,可见他深得刘备信任。后来,诸葛亮北伐,他负责押运粮草,因延误了时机而被废为平民,其子李丰接替了他的任务。公元234年,李严因诸葛亮逝世,自认
李严以办事干练闻名,所以在各方势力里面,李严都是受到其中的,但是最后投降刘备,因出色的能力被刘备委以重任。历史上李严最后被贬为平民,是发生什么事让这个蜀汉二把手最后被贬?还有李严和诸葛亮同年去世,李严
李严以办事干练闻名,所以在各方势力里面,李严都是受到其中的,但是最后投降刘备,因出色的能力被刘备委以重任。历史上李严最后被贬为平民,是发生什么事让这个蜀汉二把手最后被贬?还有李严和诸葛亮同年去世,李严
白帝城托孤是三国历史中的大事件,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在病危时,将太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和李严,诸葛亮总理朝政,李严则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 为什么同样是托孤大臣,诸葛亮流芳千古,李严却一点名气也没有
...。李严在诸葛亮北伐期间,也没有闲着,他积极地策反原蜀汉降将、曹魏的上庸守将孟
刘备临终托孤有两位大臣,一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丞相诸葛亮,另一位是尚书令李严(又名李平)。当时刘禅是十七岁,诸葛亮与李严托孤辅政,丞相诸葛亮在成都执政,而尚书令李严加中都护,统内外军事却留在永安镇守。
李严(?-234年),后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公元231年,蜀军北伐时,李严押运粮草因为下雨道路泥泞延误时日,为推卸责任反而怪罪诸
李严为何会被诸葛亮废弃?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31春,诸葛亮再一次出兵北伐,当时李严负责后方督运粮草。由于当时正逢阴雨连绵,粮草运输供应不
李严是刘备的托孤重臣,但在第三次北伐中因造诸葛亮的谣被贬为平民,那么历史对于这次造谣依据是什么呢——读《三国志·蜀书》的一点疑问李严,又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人。原为刘璋手下。刘备入蜀时,曾在绵竹与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