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孔子和庄子对美的看法
Posted 孔子
篇首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孔子和庄子对美的看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孔子和庄子对美的看法
孔子与庄子实际上并没有提出具体的美学看法,因为这不是他们论学的主旨,但我们可以透过二者的言谈或文章看一些端倪。
一、孔子:
孔子在谈到《诗经》这部文学作品时,除了强调它的现实意义,更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主张,简而言之,他认为文学可以抒发个人的思想与情感,促进人际间的交流互动,在内心抑郁忧愁之际,更可以透过它来抒缓情绪。这可以看作是孔子在文学上的美学观。除了文学以外,孔子也非常爱好音乐,《论语》中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可看出他对音乐的喜好程度。然而谈到孔子的美学观,还是必须以他的中心理念–「仁」为根本,他说:「人而不仁,如乐何?」认为内在的主体精神必须先加以发用,外在的艺文活动才具有意义。总之,孔子的美学观仍是以内在的精神为主。
二、庄子:
至于庄子,他是站在超越现象界的宏观面来看世界,从他跟惠子的濠梁之辨可以看出他对美学的看法。
惠子是站在客观的角度,认为鱼是鱼,人是人,是两种各自独立的生物,当然不能互相了解。惠子的思路并没有错,在现实中的确是如此,就好像我是我,你是你,是两个不同的个体,我怎么能知道你现在的心情如何呢?
而庄子则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他将天地万物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于是便可以将自身投射到事物之中,而形成的物我交融,不分彼此,于是情感便可以沟通,这是属于形上的境界型态,富于艺术上审美的精神层次。
惠施的思考是属于认知层面,即科学的理智思想;庄子则是属于体知层面,所谓体知就是以心去体会包容万物,类似于艺术欣赏的层次。比方说,同样是一副蒙娜丽莎的画像,以艺术的眼光来看,你可能为它而感动,于是将情感投入于画像中。但是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就会发现这副画不过是一些色调的组合,这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分析,所以不可能产生情感的沟通。
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庄子的美学观是立足于对道的体悟,进而提升其审美层次以至于物我交感,融通无碍。
相关参考
→孔子孔子在教育上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充满创造性。他提出德、智、体相结合,继承学与创造思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并在这个结合方面进行了丰富的教育实践。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
春秋战国 孔子对管仲的评价 (1)上述语段中.子贡和孔子对管仲的看法各是什么? (2)从
1.C(A.cūn,jūn,jūn,quān.B.kē,kē,kè,kē.C.都读è.D.nà,ruì,nà,ruì)2.B(A“题”应为“提”,C“赢”应为“营”,D“防”应为“妨”)3.C(A逢凶
孔子西元前551年出生庄子西元前365年出生至于老子,一般人都说老子是春秋时代的人,孔子还去向他问有关于「礼」的问题,「礼」就是有关于祭祀和日常生活的礼仪。因此认为老子较孔子出生的早。故依出生先后老子
请问一下有人可以告诉我庄子内篇中为何会用到很多关于孔子的故事或是事迹?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吗?还是说庄子其实也有某种程度上认同孔子?庄子书中有的地方轻薄儒家,痛骂孔子,如杂篇中的盗、渔夫等篇;但有的地方却
孔子西元前551年出生庄子西元前365年出生至于老子,一般人都说老子是春秋时代的人,孔子还去向他问有关于「礼」的问题,「礼」就是有关于祭祀和日常生活的礼仪。因此认为老子较孔子出生的早。故依出生先后老子
请问一下有人可以告诉我庄子内篇中为何会用到很多关于孔子的故事或是事迹?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吗?还是说庄子其实也有某种程度上认同孔子?庄子书中有的地方轻薄儒家,痛骂孔子,如杂篇中的盗、渔夫等篇;但有的地方却
东施效颦的典故出自庄子外篇天运,固然不克确定文章必然是庄子写的,但却反映了庄子和道家的思惟。之所以有这个故事,还要提到说这个故事的人――师金。话说孔子郁郁不得志预备到卫国求职,而孔子的大门生颜回因为担
孔子:为人之道做人要善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做人要本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做人要诚实,诚信乃做人之本也。做人要自重,严以律己宽于待人。做人要知足,知足者常乐也!老子:处事之道大其心
孔子:为人之道做人要善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做人要本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做人要诚实,诚信乃做人之本也。做人要自重,严以律己宽于待人。做人要知足,知足者常乐也!老子:处事之道大其心
孔子,被大多数人奉为圣人。一言一行可谓各大多数人带来极大的影响。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他有众多弟子,如孟子、曾子、庄子、颜子、子思、墨子。这些对后来的历史有一定影响的人都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