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名人传 契尔文科夫人物生平简介,契尔文科夫怎么死的,契尔文科夫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Posted

篇首语:事常与人违,事总在人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国外名人传 契尔文科夫人物生平简介,契尔文科夫怎么死的,契尔文科夫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国外名人传 契尔文科夫人物生平简介,契尔文科夫怎么死的,契尔文科夫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沃尔科·维廖夫·契尔文科夫(Вьлко Вельов Цьрвенков1900-1980),保加利亚无产阶级革命活动家,曾任保加利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

1900年9月6日,契尔文科夫诞生在索非亚州兹拉蒂察镇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在他出生后不久参加旧军队,当一名小军官,勉强维持六口之家的生活。契尔文科夫六岁至13岁先后在维丁、兹拉蒂察、索非亚等地上小学和初中,14岁因病辍学一年,后在索非亚第三男子中学读书。中学时期,他热爱文学,关心国内政局,思想活跃。高中时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保加利亚与德、奥结盟,参加帝国主义战争。战争给人民带来极大痛苦和灾难。战后,保加利亚人民掀起反对资产阶级和战争罪犯的斗争。1919年“五一”节,保加利亚共产党组织示威游行。契尔文科夫作为青年学生中的积极分子从事宣传和组织工作。在他的带动下,许多进步学生参加了这次游行。此后不久,他加入保加利亚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高中毕业,进入索非亚大学语文系,被选为共青团索非亚尤奇布纳尔区支部书记。他所领导的团支部是索非亚各支部中最突出的一个。1919年底,契尔文科夫加入保加利亚共产党(紧密派),同季米特洛夫建立了联系,并在季米特洛夫的领导下工作。

1920年,保加利亚农民联盟①组成以亚·斯坦姆鲍利斯基为首的单独执政的政府。它实行的一些改良措施,损害了一些大垄断资本的利益。他们效法意大利和匈牙利的法西斯分子,在1921和1923年先后建立“人民协商”联盟和“库布拉特”等秘密法西斯组织,并于1923年6月9日通过武装政变,建立了大资产阶级政权。

为对付法西斯的镇压,保共联合农民联盟等党派建立统一战线,同时加强自己的武装;保共的各种集会、游行和俱乐部都由武装卫队保卫。契尔文科夫领导了索非亚尤奇布纳尔区的青年战斗队。1922年秋,当他们在索非亚郊区的斯拉蒂纳村开会时,法西斯匪徒前来搜捕,契尔文科夫在格斗中受重伤。伤愈后,他任共青团中央机关报《青年报》编辑。1923年8月,他任索非亚市和索非亚州的共青团书记; 9月,被选为保共索非亚地方委员会委员。

1923年8月5日至7日,保共中央召开会议,决定以武装起义推翻法西斯专政,建立工农政权。契尔文科夫参加索非亚地区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负责武器供应。法西斯政府得到工人即将起义的消息后,迫害共产党人,进行全国大搜捕,两千多人被捕入狱。 9月20日,保共中央决定在9月22至23日举行全国起义。契尔文科夫所在的索非亚地区,由于叛徒出卖和革命军事委员会遭到破坏,起义之火未能点燃。

九月起义失败后,共产党人遭到迫害。反动当局在关于季米特洛夫的档案中发现了契尔文科夫的照片。契尔文科夫转入地下。积极投入恢复党和共青团地下组织的工作。

1924年4月,共青团秘密召开全国会议,契尔文科夫当选团中央委员,负责宣传鼓动工作;兼任公开发行的《未来报》和秘密出版的《战士之声报》编辑。

面对法西斯的恐怖,党内机会主义分子伊·格伦恰洛夫、尼·萨卡洛夫、尼·马克西莫夫等开始抬头。他们屈从资产阶级,反对党的武装斗争的路线,要求取消党的组织,被称为“取消派”。为统一思想,继续战斗,保共于1924年5月在索非亚附近维托沙山区的特伦达菲拉地方召开秘密会议。契尔文科夫作为索非亚地区的代表出席这次会议,同“取消派”进行了斗争。会议决定开除“取消派”,肯定九月起义的路线,制定了为新的武装起义作准备的方针。翌年,他按照党的指示,负责在政府军士兵中进行革命宣传工作。

1921—1925年,在当时的许多“重大案件”中,几乎都有契尔文科夫的名字,警察当局熬费苦心到处搜捕他。1925年,他被缺席判处死刑,难于在国内从事革命活动。根据党中央决定,他于同年10月前往苏联。

1926—1928年9月,契尔文科夫先后在莫斯科国家政治保卫总局高级边防军党校和列宁主义学校学习,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开阔了政治视野。他于1928—1934年在列宁主义学校和苏联西方少数民族共产主义大学任马列主义教员;1936—1937年任列宁主义学校党委委员和党委副书记,1937—1938年任校长。在这段时间里,1926—1936年,契尔文科夫任保加利亚共产党中央国外局侨务委员会委员,1930—1934年任该委员会书记。1933年,他积极参加了从莱比锡法庭营救季米特洛夫的组织工作。1938年9月—1941年6月,他任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宣传局教育处处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保加利亚法西斯资产阶级和亲德的鲍利斯国王,把保加利亚拖入法西斯侵略集团,并于1941年3月1日签订了加入德、意、日三国公约的协定。保共中央于1941年1月在索非亚举行七中全会,提出团结一切民主力量,反对保加利亚卷入战争,缔结保苏友好互助条约而斗争的任务。在这次会议上,契尔文科夫被选为保共中央国外局成员。1941年6月—1944年9月,他担任保共设在苏联的“赫里斯托·鲍泰夫①”秘密广播电台总编辑,撰写了大量稿件。电台及时播送政治要闻和苏联卫国战争的情况,揭露保加利亚政府和纳粹德国的反动宣传。为表彰契尔文科夫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的功绩,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于1945年授予他列宁勋章。

1944年9月,苏联进军保加利亚。保共国内组织发动9月9日武装起义,推翻亲德的鲍利斯法西斯政权。保加利亚人民获得解放,成立了以基蒙·格奥尔基耶夫②为首的祖国阵线③政府。9月下旬,契尔文科夫回国。在1945年2月末和3月初召开的保共中央第八次扩大会议上,他当选为保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和负责宣传鼓动的中央书记,兼任党中央理论刊物《新时代》主编;1947—1949年12月,担任政府的科学、艺术和文化委员会主席。他遵照党中央指示,领导了对资产阶级文化的批判和科学、教育、文化部门的改造。

契尔文科夫长期从事党的宣传鼓动、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培养党的干部。1948年他在保共“五大”的报告中强调指示:“在经济上对资本主义分子发动进攻的同时,还应该在思想战线上有组织地、巧妙地对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影响展开进攻。要用马列主义的巨光照亮思想战线的每个角落,将那些腐朽、下流、有害的东西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要彻底清扫思想战线上的一切掩体、战壕和暗堡;要检查我们的队伍及其武装情况,换掉那些业已生锈的枪支,用辉煌灿烂,战无不胜并永不衰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逐步把我们的思想战线重新武装起来。”他说:“党的干部的才能,他们的远见卓识,他们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独立辨别方向的能力……这一切都决定着祖国的命运,决定着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基础的斗争的成绩的大小。因此,对共产党干部进行全面的马列主义培训是绝对必要的。”

1948年契尔文科夫当选为祖国阵线全国委员会总书记,1950年改称全国委员会主席。 1949年7月,国民议会任命他为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

在季米特洛夫和瓦西尔·科拉罗夫逝世后,契尔文科夫从1950年11月—1954年1月任保共中央总书记;1950年2月—1956年4月任部长会议主席。

契尔文科夫在担任保加利亚党和国家主要领导职务期间,领导保加利亚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保加利亚于1952年提前一年多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国民经济获得很大发展。1952年与1948年相比,国民收入增长53%;工业生产增长1.3倍,超过战前最高水平三倍多,初步建立了机器制造、电力、有色冶金、重化学等重工业部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巨大成绩,集体农户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60.5%。粮食问题基本解决,取消了工业品和食品的配给制。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在此基础上,保加利亚于1953年提前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

1956年4月,保共中央举行全体会议,批判契尔文科夫搞“个人崇拜”。四月全会的决议说,“对契尔文科夫同志的个人崇拜,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保共久经考验的工作方法、党内民主和集体领导的好传统。其直接后果是有时片面地决定问题,给党和国家的组织工作、思想工作和经济工作造成了有害的影响。”四月全会之后,保加利亚国民议会举行第五次非常会议,根据契尔文科夫“自己的请求”,解除了他的部长会议主席职务,改任部长会议副主席,兼任教育和文化部长。

1958年9月,契尔文科夫以保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部长会议副主席身份率保加利亚国民议会代表团访问中国,历时一个多月,对我国城乡进行了考察。他回国后向议会做了访华报告,在保共中央机关报《工人事业报》上发表了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蒸蒸日上》等文章,介绍了中国各方面的建设成就。

契尔文科夫历任保加利亚国民议会的人民代表,于1950、1959和1960年三次荣获季米特洛夫勋章。1960年60寿辰时,保共中央在给他的贺信中,称他是“保加利亚共产党多年的革命活动家,反法西斯和资本主义斗争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卓越领导人之一,热情的国际主义者,保、苏友谊和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捍卫者。”

1961年11月保共举行中央全会,再次批判契尔文科夫在“个人崇拜”时期所犯的“错误及其有害的工作方法”,以及他在四月全会之后的行动。全会认为,他“在消除个人崇拜上,没有对自己的行为做出一切必要的总结”;“作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在彻底肃清个人崇拜所造成的恶劣后果的工作中,也未给予协助”。全会决定将他从政治局除名。12月19日又解除了他的部长会议副主席职务。1962年11月保共“八大”上,契尔文科夫被指责为“不相信四月全会决议的正确性,对党的路线有重大保留”,“进行派别活动”。保共中央将其开除出中央委员会,并清除出党。

1961年,契尔文科夫被解除职务后,即告退休。1969年5月,保共中央全会作出决议,恢复其党籍。在长期患病后,他于1980年10月21日在索非亚逝世,葬于索非亚中央公墓。

注释

① 保加利亚农民联盟成立于1899年,小资产阶级政党。主要成员为中农和贫农,由富裕中农起领导作用。其左派参加1923年保共领导的“九月起义”,以及后来的反对德国占领和君主统治的武装斗争。1947年宣布同保共合作,拥护保共纲领。

① 赫里斯托·鲍泰夫(1848—1876),保加利亚的民族革命家,革命民主主义者,诗人、记者,在反土耳其统治的1876年武装起义中英勇牺牲。

② 基蒙·格奥尔基耶夫(1882—1969),保加利亚进步的民主主义者。1942年任祖国阵线委员会委员,1944年9月任祖国阵线政府总理,至1946年11月。后任电气化部长、部长会议副主席等职。五次获得季米特洛夫勋章。

③ 祖国阵线,1942年成立,是在保共领导下,包括保共、农民联盟等党派的统一战线组织。

相关参考

国外名人传 库比契克人物生平简介,库比契克怎么死的,库比契克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儒塞利诺·库比契克·德奥利维拉(JuscelionKubitis-chekdeOliveira,1902—1976),巴西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曾任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对巴西国家经济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保共中央1956年四月全会

保加利亚·保共中央1956年四月全会保加利亚共产党执政以来所召开的最重要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之一。当时,由于受苏联党内斯大林个人迷信现象的严重影响,保加利亚共产党在伏·契尔文科夫担任总书记期间也形成了

人物志 诺维科夫 生平事迹简介,诺维科夫个性品质,诺维科夫怎么死的?

从1941年6月25日,即希特勒发动侵苏战争的第三天起,苏联空军先后出动500多架轰炸机和歼击机对德军的19个机场进行了密集突击,仅在几昼夜里就击毁德军130多架飞机。在苏军的袭击下,驻守在芬兰和挪威

历史人物 乌沙科夫简介 俄国海军上将乌沙科夫的生平经历 乌沙科夫是怎么死的

  中文名:费多尔·费多罗维奇·乌沙科夫  外文名:FyodorFyodorovichUshakovRussian:ФёдорФёдоровичУшако́в  国籍:俄罗斯  出生日期:1744年1

历史人物 基里尔·阿法纳西耶维奇·梅列茨科夫简介_梅列茨科夫生平事迹_梅列茨科夫怎么死的_梅列茨科夫评价

中文名称:基里尔·阿法纳西耶维奇·梅列茨科夫外文名称:俄语:Кири?ллАфана?сьевичМерецко?в国籍:苏联出生地:纳札列沃出生日期:1897年5月26日逝世日期:1968年12月3

国外名人传 罗素人物生平简介,罗素怎么死的,罗素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伯特朗德·阿瑟·威廉·罗素(BertrandArthurWilliamRussell,1872—1970),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和数学家,社会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当代西方思想界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罗素18

国外名人传 阿亚人物生平简介,阿亚怎么死的,阿亚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维克托·劳尔·阿亚·德拉托雷(VictorRau′lHayadeLaTorre,1895—1979),秘鲁阿普拉党的创始人和领袖,曾任秘鲁立宪大会主席。阿亚1895年2月22日出生于秘鲁北部沿海的特鲁

国外名人传 卢梭人物生平简介,卢梭怎么死的,卢梭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杰出的民主主义者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曾是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旗

国外名人传 吉本人物生平简介,吉本怎么死的,吉本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爱德华·吉本(EdwardGibbon,1737—1794),近代英国杰出的历史学家,影响深远的史学名著《罗马帝国衰亡史》一书的作者,十八世纪欧洲启蒙时代史学的卓越代表。1737年4月27日,吉本诞生

国外名人传 瓦罗人物生平简介,瓦罗怎么死的,瓦罗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马尔库斯·特连提乌斯·瓦罗(MarcusTerentiusVarro,约公元前116—27),古罗马的政治家和学者。他虽从政多年,担任过高级官职,但主要以学者见称。他博学多闻,在语言、历史、文艺、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