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名医华佗到底是有没有医德的医生

Posted 华佗

篇首语: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上的名医华佗到底是有没有医德的医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历史上的名医华佗到底是有没有医德的医生

2、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四大女名医 她们医术了得名流千古

历史上的名医华佗到底是有没有医德的医生

导读:

华佗是历史上的名医,这众所周知,但是华佗本不是医生,而是士人,从医只是他的业余爱好,这也许就不是人人皆知了。那么一个爱好中医学的士人,为什么会遭到曹操杀害,又为什么会有人说他医德沦丧呢?

一、华佗是半道出家的医生

据史料记载,华佗是安徽亳州市人,与曹操是同城老乡。华佗的事迹虽然《三国志》和《后汉书》都有记载,但关于他年龄的记载却极其含糊,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因为他精通养生术,又生的鹤发童颜,百岁老人长着年轻人一样的容貌,时人都以为他是神仙,所以他的年龄至今仍是个谜。华佗本是一位士人,也像其他士人一样有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早年曾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曾经举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曾征召他为属官,他都予以拒绝,为什么呢?这恐怕与华佗的品性及其所处的时代有关。

东汉末年国家政权动荡,官吏朝不保夕,今天当官,明天可能被免,昨天还是三公,今天说不定就遭灭族之灾,这样的例子在当时犹如家常便饭。加上群雄割据战乱迭起天灾人祸导致人民生灵涂炭,建安七子之首的王粲有一首《七哀诗》,其中两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堪称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身处乱世,空有满腹经纶的华佗不愿身陷淤泥,所以读书之余他爱上了医术,选择了一来可以保命、二来可以活命,并且能够解除人民痛苦的白衣天使。但是从医多年以后,他又有了后悔之意。因为他毕竟曾为士人,有着自己的政治观和爱憎观。就像其他文人作品里透着讽刺朝廷和对时政的不满一样,华佗在医风上也透着正直医务工作者的正义之感。

二、华佗被杀的真正原因

曹操破袁绍、征乌丸、灭吕布、吞刘表,纵横天下叱咤风云,最终成为国家的主宰。但战争使得中原人口迅速下降,有人统计过,三国时期死于战乱的人高达四千多万,也就是说,曹操的胜利是建立在四千多万尸体之上。仅以曹操征伐徐州为例,《后汉书·陶谦传》说,所过之处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连曹操自己都说: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这是多么严重的罪行。而华佗恰巧生活在这些区域,看着自己的亲朋好友,甚至有些刚被自己医好的生命葬送在战争的铁蹄之下,作为医生,他能视若无睹?

从史料上看,曹操的头风病是可以好转的,《后汉书》说:操积苦头风眩,佗针,随手而差。 随手而差的意思就是随手一治就可减轻,但是经过一段治疗后,曹操的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愈来愈重,华佗说,这病不是短期能够治愈的,需要长久的治疗,或许可以延长日月。随后以妻子有病为由归家不返,曹操多次书信催促,他依然不听,最后曹操派人明察暗访得知华佗耍诈,下令逮捕严刑拷打后下令处死。曹操说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有人据此判断华佗医德沦丧,以为曹操治病为由索求高官厚禄,没有得到曹操许诺愤然告假,所以才被杀害。

乍听此话似乎在理,若细究起来就经不起推敲了。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手法,通过疏通经络调和阴阳达到扶正祛邪的作用,一般通过若干疗程才能起到作用,所以华佗说需长久施治,根本不存在要挟高官厚禄的史实,如果为了做官,早年太尉黄琬征召就已经实现,另外,曹操是何等精明之人,况且杀华佗是在赤壁之战前夕,用人和树威之际,曹操断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而杀掉一代名医,因此华佗被杀的原因就只有两个:

第一,政治原因。身为同乡看到曹操杀人如麻,假冒天子金t箭,废黜三公擅杀贵妃图谋篡逆,使华佗的士人忠君思想警醒,尤其太医令被杀更使华佗兔死狐悲。

第二,耻于为曹操服务。丞相征召他不得不去,但又不愿为曹操卖力,他只好以妻子有病为由请求探亲,结果无视曹操多次催促坚持不返,惨遭杀害。

曹操对华佗的思想心知肚明,既然不愿给我治病,天下当无此鼠辈耶(《三国志》语)。其实曹操枉杀的不仅仅是一代名医,还有能够造福后代的医学瑰宝!所以华佗被杀后,曹操也表现出了极端的懊悔之情。总之,判断华佗有无医德不能仅听曹操的一面之词,应该结合史实以及人的品性加以考证,这才是公允的。

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四大女名医 她们医术了得名流千古

影视照 医生是救死扶伤最为人尊敬的职业之一,历史上的名医不在少数,为大众所熟知的就有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人,但是对于女名医人们就了解的十分少,今天就要给大家介绍历史上的四大女名医。>1,汉朝的义妁>义妁自小就对医学十分偏爱,对民间的药方颇有研究,常常自己上山采药,乐此不疲的专研医术,每每有有名医到访自家村中,她都虚心讨教,看到名医治病,她也跟着学,久而久之,自己也能给病人看病。后来,名声大噪连汉武帝都知道有这么一位名医,于是将她请来给自己的母亲看病,并且特意封她为女侍医,以便为自己宫内的母亲爱妃们看病。>每每宫内有人生病,就请义妁前去治疗,不但效果极好,而且让很多贵妃们脸色白皙嫩滑,深得汉武帝的喜欢。只可惜的是义妁一生的医学造诣没有被流传下来。>2,晋代的鲍姑>鲍姑出身于官宦之家,从小就热爱医学,曾跟随师傅学习炼丹制药。后与葛洪结为夫妻后,两人共同在深山之中研究医学,为此研究出炙术,此医术一直得以传流下来,一直到清朝还有人学习这种医术治病。>3,宋朝的张小娘子>据说张小娘子貌美如花,性格温顺。一天早上,一位老者倚靠在自家门口,张小娘子见这老者面色发白,神色憔悴。就连忙将这老者扶进屋,端来热水,给予悉心照料。不久老者就康复了。>老者是一名郎中,来到开封寻找自己的旧友,却因身体虚弱不幸染上风寒,找了几家,都没人愿意收留这老头,好在遇到张小娘子,才得以捡回一条命,老者甚是感激,身边也没有其他可送,于是将自己的毕生心血之作《痈疽异方》传授给她。>这《痈疽异方》是专治外科的秘方,张小娘子依秘方对症给百姓治病,无一不见奇效。为此名声大噪。仁宗皇帝的爱妃每每到了春夏季节,脸上就起皮疹,为此就接见张小娘子入宫为爱妃治病,仁宗皇帝见张小娘子美丽动人,甚是喜欢,便询问张小娘子是否愿意留在宫中陪伴皇帝,张小娘子婉言拒绝,给仁宗的爱妃治好病后,便匆匆离去。>4,明代的谈允贤>说道谈允贤,相信大家相对前三位来说她就比较熟悉多了。因为2016年的由刘诗诗主演的电视剧《女医·明妃传》的主人公就是谈允贤。>谈允贤,江苏无锡人,祖上世代为医。年幼时受到祖母真传,为此医术精湛。后来祖母病逝,托祖母的嘱咐,她开始在民间给病人看病。自古就讲究男女有别,很多妇女不愿意到男医那就诊,于是纷纷找谈允贤治病,为此谈允贤的名声传遍世界各地。经过多年的经验,最终写下《女医杂言》一书。>

相关参考

他是溥仪的保健医生,曾被关28年,释放后主动上交秘方,至今健在

文|胡同里杂谈(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古代做医生的,都将医德放在首要位置,医术高明的人大有人在,而医德就显得难能可贵。对于有医德的医生,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在的,都是值得世人们去尊敬的。人们都

为何说神医华佗可能是外国人

神医华佗的事迹流芳百世,更有华佗再世赞颂医生医术高明。虽然他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没有历史根据,但华佗真有其人,乃第一位使用麻醉药施手术的医生,不过可能并非汉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陈寅恪按名字发音,推断华

她做了一个梦,醒来后写了本著作,如今成很多医生的枕边书

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医生,精通医术,能够妙手回春。这些名医出现于各个时期,也都各自留下了不朽的传世医书,供后人参阅。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名医之中全部都是男性,例如张仲景、孙思邈等。

三国名医华佗妙手回春

华佗是东汉末年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从小就刻苦钻研学问,精通各种经书,尤其喜爱研究医学和养生的方法。后来他去徐州游学,拜名医为师,再加上自己不断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渊博的医学知识。内科、外科、妇科、

曹操杀华佗背后暗藏的故事

历史上的华佗,是一代名医。他出生在沛县国,也就是现在的安徽毫县,是东汉末期医学家。华佗一生行医各地,精通内科、外科、儿科、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因此在当时的中国很有声誉。特别是他发明的"麻沸散",在

是他的徒弟樊阿? 为关羽刮骨疗毒的不是华佗

...样描写的:众将见公不肯退兵,疮又不痊,只得四方访问名医。忽一日,有人从江东驾小舟而来,直至寨前。……自言姓名,乃沛国谯郡人,姓华,名佗,字元化。

名医故事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一病。带病求医时,医生就是天;等病痊愈了,是谢“天”又谢地。只是临别时,恐怕谁都不愿对医生说一句“再见”吧?医生嘛,还是别常见的好,但在历史上,有这样一群医者,百姓世世代代难忘他们的

三国名医华佗真能治好曹操的病吗

  曹操杀华佗,似乎自断后路,所以后人多有疑者。《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反曹派的大将,他写到曹操的儿子及自己生病,悔杀华佗时,得意之色,纸不能掩。不过我们知道,《三国演义》里的许多故事都是杜撰的,比如关

历史华佗帮关羽刮骨疗伤是真的吗?

三国故事,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几乎人人都知道,但是,这一事件很可能就是假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史书中记载的华佗很可能在这个时候已经死了。既然已经死了,那么又从何来的刮骨疗伤呢?《三国志·华佗传》讲了许...

常想入仕为官 神医华佗羞耻于自己的医生身份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一名旉。史载其“游学徐土,兼通数经”。先为当时的沛相、魏伏波将军广陵太守陈登之父陈珪举孝廉,后来太尉黄琬亦曾辟他,因世道争乱而皆不就官。华佗的医术,历来就是脍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