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历史 竹书纪年揭露了所谓禅让的真相
Posted 夏朝
篇首语:人生于世,委屈在所难免,消化了就是成长的动力,消化不了就会变成脾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夏朝历史 竹书纪年揭露了所谓禅让的真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夏朝历史 竹书纪年揭露了所谓禅让的真相
尧和他所在的部族都希望把尧现在所具有的这份权力继承下去,所以他们力推丹朱当继承人。但是“四岳”和其他部族则希望实行轮换制,所以坚决抵制丹朱当继承人。
于是尧和“四岳”们杠上了。为了抵制元老们的推荐,他干脆来个全盘乱,自己跑去找了一大堆莫名其妙的人说打算传位给他们,比如许由、善卷等一些所谓的知名人士、当朝隐士,当然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有知名度但是实力不强,否则的话人家来个正中下怀就糟了。
可说白了,知名人士不是白当的,你精人家也不笨,自己手下无兵无将的,凭什么去当这个首领。知道尧这么热乎,只是把自己推出当个站中间挨枪的,只怕屁股一坐上位置,脑袋不是被共工这些候选人砍掉就是被丹朱这位继承人砍掉,当然不会接受了。
于是那段时间天下出现一种奇景,尧到处找名人隐士,见人就说自己要传位,那些人则一听到尧来找自己,吓得跑得比兔子还快,还得不停地向别人表白:“我不要做啊,我没这个意思啊,我没听到尧这话啊,如果我听到了就立刻把耳朵洗干净去……”
尧要推行世袭制,而其他部落长要求推行民主制。背后当然有他们各自的利益驱动,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人、财、物等集中调配使用的需求越来越明显,所以世袭制代替民主制,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东西方都难以避免。所以西方“言必称罗马”,而古罗马也同样无法避免从共和制走向帝制。
当然,过程是复杂的。
这时候,有人向尧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尧如果把首领的位置直接传给丹朱,其他部落长们肯定不干,那咱们就来个表面民主、实则世袭的制度吧:趁着尧还活着的时候,先把首领的位置传给某个过渡者,然后让他干满一届,再把首领的位置传回给丹朱,这就叫“曲线救国”。
举个时间最近的例子,比如蒋介石先经过“民主投票”,把“总统”的位置传给了严家淦,然后严家淦再把“总统”的位置传回给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如此一来,“民主”的程序有了,世袭的实质也有了。
当下就是找一个这样的“过渡首领”,而这个人是谁呢?像共工、鲧这种人是不行的,他们太强了,找他们过渡简直是与虎谋皮。
这个时候,舜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关于舜的故事,我想大家一定已经非常熟悉了。据说舜是个苦孩子,很小就死了娘,他爹是个浑蛋,娶了后娘又生了一个弟弟名字叫象,于是就不管舜的死活了,任由后娘虐待他。所以说这个人不配当爹,他就是一个瞎子,所以名字就叫瞽叟,就是瞎老头儿。
但是舜这个人很厚道,对于亲爹和后娘的虐待都是逆来顺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后娘这么溺爱亲生儿子象,可这象越来越没用,而舜却越来越有出息。
舜长大了,到处打零工,因为他为人老实肯干活又肯吃亏,所以走到哪儿人家都夸他,而他也心灵手巧,做事情都比别人多个心眼。话说,在瞎老爹和恶后娘以及浑蛋弟弟手底下还能够越过越好,没点眼力劲没点伶俐劲能成吗?
据说,舜在发达以后,还依然对他的坏后娘一家子非常好,并且还住在一起。虽然后娘他们嫉妒舜的成功,嫉妒舜现在比他们有钱,还三番两次地想害死他,但是舜每次都能够在别人害他时,神奇地脱身,照样还是对他们那么好。
我总觉得这里头有那么点儿问题,一个人如果在充满阴损奸恶的环境中长大,如果他还能够很善良,那么他一定万分厌恶他成长的环境,并且一定渴望逃离那种环境,因为一个心理阳光的人,如果待在黑暗的空气里,是会万分痛苦的。那么舜为什么在他已经有独立能力以后,还要继续跟那一家子人渣混在一起呢,还是他实质上是在享受用别人的阴暗,来反衬他的光明和伟大这样的心态?
一个真正善良的人,为什么默默纵容着自己身边的亲人一次次做出灭绝人性的恶行来,而且有意无意让这些恶行传播开来?要知道在那是一个信息流通极其艰难的时代,舜和他那些人渣亲人的故事,竟然还几乎传遍每一个人的耳朵?
也许一开始,只是为了博取同情,让自己在外谋生更容易一些,得到更多的感情分。但是后来,被大家发了“好人卡”的舜,真正感受到了好人卡的威力,也许他真是要深深地感谢他那浑蛋家人了。
所以当后来,舜的名声传到尧的耳边时,尧觉得真是太好了,他正需要这么一个人。第一,他要有一定的能力,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号召力;第二,他要根基浅薄,没有自己的班底,只能乖乖当一个傀儡过渡首领;第三,这个人的人品还要非常地好,不能当白眼狼。
舜完全符合这个条件,一个执“好人卡”的人,大家都愿意信任他,因为“好人卡”就代表着你可以尽情地欺负他和压榨他,哪怕你把自己的工资卡给他都不怕被吞没掉。
尧一看,这个人不错,有能力重亲情,只要跟他结成亲,估计怎么踩都不反抗,于是上赶着把女儿嫁给他,一个不够嫁两个,一个叫娥皇,一个叫女英,指望通过政治联姻,控制这个出了名的厚道孝顺女婿,来帮丹朱坐稳江山。
当然他没想到,这个厚道女婿一坐上高位,就开始大肆征战,着手诛“四凶”,也就是把帝鸿氏的浑敦、少氏的穷奇、颛顼氏的杌、缙云氏的饕餮统统打败砍头,当时尧还高兴着呢,以为他是替丹朱清场,没想到舜清完场子后立马把刀尖转向了尧。
虽然在官方记载上,比如司马迁的《史记》等,把尧舜之间的传位夸了又夸,说两人是“禅让”,说尧觉得自己的儿子丹朱“不肖”,据说这个丹朱在自己老子眼中,也就是人渣的水平,于是毅然把首领之位也就是“帝”位传给了舜,而舜呢谦虚得不得了,非要推让不可,在尧死后硬是推让丹朱为帝,但是天下人觉得丹朱没有才能,都不去拜他,非要去拜舜,而丹朱也自知无德,哭着喊着硬要把帝位传给舜。于是舜只好应众人所请,登上了帝位。
但是事实上是怎么回事呢,说白了,司马迁写这个的时候,他离尧和舜的时代也有两千多年了,跟咱们现在写古人一样,也是死无对证的一件事。不,他比我们还惨,因为他手头的记录比我们少多了。你想,秦始皇一烧,楚霸王又一烧,还能留下多少资料啊。
大家原来也以为就这样了,结果没想到,在晋代的时候,有人从古墓里挖出一套竹简来,原来是春秋时代魏国的史书,这套东西后来就被称为《竹书纪年》,这里头颠覆了许多原来孔子版或者司马迁版的远古历史。
《竹书纪年》的关于尧舜传位的记录是:“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译成大白话就是,尧到老的时候,失去了权力,于是被舜夺了位,还关了起来。舜把尧关起来以后,又把丹朱流放到遥远的南蛮之地,让他见不到他爹尧,也不知道在他爹身上所发生的不幸经历。
舜刚开始先是挑拨尧跟丹朱的父子关系,然后丹朱再也没办法见到尧了,每次得到的回答都是“你父亲尧不愿意见你”,可怜的丹朱一直以为老爹还在余怒未消,却不知道此时的尧已经被舜对外界封锁了。
然后舜再借用尧的名义,把丹朱流放了,最后再对外发布官方声明:各位,由于尧的儿子丹朱很人渣,于是尧一怒之下把丹朱赶走了,然后把帝位传给了我。我曾经再三推辞,但是出于老领导的关怀群众的拥护,所以,现在开始这个天下就由我来为大家服务了,谢谢!(请鼓掌通过)
相关参考
夏启,是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前1978年D前1963年在位。夏启是禹的儿子,其母是涂山氏族的女子。儿子至少有五人,其中有太康及中康。根据《竹书纪年》,帝夏启王在位39年,约78岁驾崩。大禹死后,夏启通过
古代尧舜禹之间的禅让制是真的吗?以前看过这方面的文章所以我敢肯定所谓美好的禅让制是那些御用文人们的谎言搜集了两篇资料~~~~~~~~~~~~~~~~~~~~~~~~~~~~~``1。在中国古代,所谓禅
“禅让”是儒家学说体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不过,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出土的《竹书纪年》残简,却证明“禅让”纯粹是虚伪的政治榜样。一句“昔尧德衰,为舜所囚”,道明了从来就没有什么温情脉脉的禅让
“禅让”是儒家学说体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不过,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出土的《竹书纪年》残简,却证明“禅让”纯粹是虚伪的政治榜样。一句“昔尧德衰,为舜所囚”,道明了从来就没有什么温情脉脉的禅让
原始公社的民主制度:尧舜禅让 尧在位时举荐舜作为自己的继承人。那时没有父死子继的习惯,而是选择贤能之人为自己的接班人。传说中有尧举舜,舜举禹,禹举益的故事。据《墨子。尚贤上》云:&ldq
禹的权力控制,显然是吸取了尧舜失败的教训,当尧舜晚年想传位给自己的儿子时,都遭到了身边重臣和大部族首领们的反对。尧舜是怎么做的呢?执、发怒、耍手段。但是很显然,禹的手段直接得多,也冷酷得多,他直接就杀
对于舜帝继位,《竹书纪年》说夺权,《史记》说受禅,哪个更真实
作者:叶之秋读书对于舜即位,《竹书纪年》写舜囚尧,而《史记》写禅让,哪个更真实?其实,《史记》记载的禅让,与《竹书纪年》记载的舜帝囚禁尧帝,武力夺权,其实是一件事情的两个面。哪个更真实?横看成岭侧成峰
槐,一作芬、芬发、祖武,姒姓,夏氏,生卒年不详。杼子,杼病死后继位,夏朝第八位帝王。在位26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槐是中国夏朝第八任君主。予之子,芒的父亲。《竹书纪年》记载槐即位第3年,九夷(畎夷、
人物简介不降(?~前1753),也称帝降、帝不降,夏朝第11任君主,泄子、扃之兄、孔甲的父亲。泄病死后继位。在位59年(而竹书纪年则说是19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人物功绩帝不降六年,讨伐了九苑并且
尧舜禹禅让制是真的吗按照《史记》的记载,尧舜禅让的过程应当是尧年老的时候要求臣下推荐接班人,然后大臣们向尧推荐了舜,尧将女儿嫁给他,并委以重任,舜也不负众望,经历了重重考验之后,尧把天下让给了舜,舜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