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的司马昭是个怎样的人

Posted 司马

篇首语: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生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史上的司马昭是个怎样的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史上的司马昭是个怎样的人

2、张昭是个怎样的人 亚父张昭的故事

史上的司马昭是个怎样的人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次子,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父亲。早年随父抗蜀,多有战功。景初二年,封新城乡侯。正始初,迁洛阳典农中郎将。曹髦时,继兄司马师为大将军。专揽国政,走向代魏之路。甘露五年,魏帝曹髦死后,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分兵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伐蜀,灭之。封晋公。咸熙元年三月丁丑加为晋王。咸熙二年,司马昭病死,时年五十四岁。数月后,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晋朝,追尊司马昭为文帝,庙号太祖。

历史如何评价司马昭

房玄龄:世宗以睿略创基,太祖以雄才成务。事殷之迹空存,翦商之志弥远,三分天下,功业在焉。及逾剑销氛,浮淮静乱,桐宫胥怨,或所不堪。若乃体以名臣,格之端揆,周公流连于此岁,魏武得意于兹日。轩悬之乐,大启南阳,师挚之图,于焉北面。壮矣哉,包举天人者也!为帝之主,不亦难乎。

赞曰:世宗继文,邦权未分。三千之士,其从如云。世祖无外,灵关静氛。反虽讨贼,终为弑君。

丘俭、文钦:忠肃宽明,乐善好士,有高世君子之度,忠诚为国。

王经:朝廷四方皆为之效死。

曹髦: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

张悌:摧坚敌如折枯,荡异同如反掌,任贤使能,各尽其心,非智勇兼人,孰能如之?

羊祜:先帝顺天应时,西平巴、蜀,南和吴会,海内得以休息,兆庶有乐安之心。而吴复背信,使边事更兴。夫期运虽天所授,而功业必由人而成,不一大举扫灭,则役无时得安。亦所以隆先帝之勋,成无为之化也。

习凿齿:自是天下畏威怀德矣。君子谓司马大将军於是役也,可谓能以德攻矣。夫建业者异矣,各有所尚,而不能兼并也。故穷武之雄毙于不仁,存义之国丧于懦退,今一征而禽三叛,大虏吴众,席卷淮浦,俘馘十万,可谓壮矣。而未及安坐,种惠吴人,结异类之情,宠鸯葬钦,忘畴昔之隙,不咎诞众,使扬土怀愧,功高而人乐其成,业广而敌怀其德,武昭既敷,文算又洽,推是道也,天下其孰能当之哉!

虞世南:克宁祸乱,南定淮海,西平庸蜀,役不逾时,厥功为重。及高贵纂位,聪明夙智,朝野欣欣,方之文武,不能竭忠叶赞,拟迹伊周,遂乃伪杀彦士,委罪成济,自贻逆节,终享恶名。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王应麟:司马师引二败以为己过,司马昭怒王仪责在元帅之言。昭之恶,甚于师。

王夫之:使司马昭杀贾充以谢天下,天下其可谢,而天其弗亟绝之邪?己谋逆而人成之,事成而恶其人,心之不昧者也。

赵翼:司马氏当魏室未衰,乘机窃权,废一帝、弑一帝而夺其位,比之于操,其功罪不可同日语矣!

罗贯中:①假意投身强哭尸,公然弑主待推谁?欲诛成济瞒天下,天下人人已尽知! ②司马当年命贾充,弑君南阙赭袍红。却将成济夷三族,欲使军民耳尽聋!

张昭是个怎样的人 亚父张昭的故事

曹魏有荀彧,蜀汉有诸葛,孙吴有张昭。三人都是三国顶尖的智者,运筹帷幄,纵横捭阖,为各自君主的事业奠基;但是三人的结局各自不同:荀彧最后与曹操决裂,被赐死;诸葛接受托孤重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张昭则渐渐被孙权边缘化,在抑郁孤愤中终老。小编今天所要说的是亚父张昭的故事。

楚汉争霸时,项羽尊称手下谋士范增为亚父,但是刚愎自用的楚霸王嘴上叫得好听,事实上并未善待这位亚父,最后还中了刘邦的离间计无情地将其赶走,以致于亚父悲愤而死。想想范增在世时却是殚精竭虑,一心替这假子着想,期望能辅他项羽成就天下,临了却落这悲惨下场,不由令人好生痛恨那项羽是如此薄情寡义。

再观三国时东吴,张昭臣事孙权也如同范增对项羽,孙权接替孙策执掌江东时,年幼根基未稳,全赖张昭尽心辅佐,使其在政权统治上能顺利地过渡而去。况孙策临死时,亦曾托付张昭照看孙权,并说:“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此言又与刘备托孤诸葛亮之说话大同小义,所以称张昭为孙权亚父一点不过。(孙策死时,孙权18岁,张昭44岁。)

张昭这个人脾气性格与范增几乎如出一辙,一样的忠诚刚直,又一样地以长辈兼顾命老臣自居,对于孙权的错处经常毫不留情地当面指出,如孙权好冒险射猎、嗜酒贪杯醉后戏弄群臣等,令到孙权相当难堪。在孙权未称帝前,尚能采取消极应付却屡教不改的态度,到其称帝后,由于志满意得,他也变得同项羽一样刚愎自用起来,因为张昭一直公开教训他,使得他这个做君主的脸面无光,自尊心大挫,于是开始逐渐疏远同张昭的关系,从任命丞相事上他宁用无名之辈孙邵,也不接受百官同荐张昭便可看出。

这种隐藏的矛盾终于有一天暴发出来,嘉禾元年(公元232年),公孙渊遣使向孙权称臣,孙权糊涂地答应下来,甚至还要派兵送赠大量金银财宝去给公孙渊,张昭知情后,竭力反对,苦苦相劝孙权不要轻信对方,孙权此时非但不听,居然拔刀怒向,张昭那年已是七十七岁高龄,上了年岁的人通常比较固执,气性也旺,因此火头之上便借口称病不朝,孙权则针锋相对,命人用土封张昭家的大门,就象两个小孩子呕气般,张昭也不屈服,你不在外面封吗?我就在里面封。这君臣间的斗气直到孙权派到辽东的使节被公孙渊杀后,孙权才如梦初醒,自知犯错,遂命人向张昭道歉,不料张昭这回气伤了心,坚决不去朝见孙权,孙权无奈想通过烧张宅大门吓他出来,张昭任凭其烧,就是无动于衷。孙权急令灭火,又在门外诚心等候,张昭这才接受孙权的检讨与歉意。

纵观张昭与孙权事,除赤壁一战张昭见解有误,大多时都是象范增对项羽一般,苦口婆心地引导孙权正确行事,虽然态度生硬了些,未考虑到对方的心理感受(自尊心、面子问题等),这就象大人教育小孩,方式方法上可能有待商榷,本意却是好的。另一方面孙权毕竟要比项羽一介武夫要有政治头脑,也相对理智些,否则张昭就有可能成为范增第二了。

公元229年,孙权即东吴皇帝位,拜以为辅吴将军,改封娄候,邑万户。张昭因年老多病而辞官,著有《论语注》。 公元236年,张昭因病逝世,谥文侯。

相关参考

亚父张昭的故事 张昭是个怎样的人

曹魏有荀,蜀汉有诸葛,孙吴有张昭。三人都是三国顶尖的智者,运筹帷幄,纵横捭阖,为各自君主的事业奠基;但是三人的结局各自不同:荀最后与曹操决裂,被赐死;诸葛接受托孤重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张昭则渐渐被

张昭是个怎样的人 亚父张昭的故事

曹魏有荀彧,蜀汉有诸葛,孙吴有张昭。三人都是三国顶尖的智者,运筹帷幄,纵横捭阖,为各自君主的事业奠基;但是三人的结局各自不同:荀彧最后与曹操决裂,被赐死;诸葛接受托孤重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张昭则渐

张昭是个怎样的人 亚父张昭的故事

曹魏有荀彧,蜀汉有诸葛,孙吴有张昭。三人都是三国顶尖的智者,运筹帷幄,纵横捭阖,为各自君主的事业奠基;但是三人的结局各自不同:荀彧最后与曹操决裂,被赐死;诸葛接受托孤重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张昭则渐

三国历史 亚父张昭的故事 张昭是个怎样的人

曹魏有荀,蜀汉有诸葛,孙吴有张昭。三人都是三国顶尖的智者,运筹帷幄,纵横捭阖,为各自君主的事业奠基;但是三人的结局各自不同:荀最后与曹操决裂,被赐死;诸葛接受托孤重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张昭则渐渐被

三国史上的郭嘉是个怎样的人

郭嘉,,字奉孝,东汉末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是三国时期曹魏的第一谋士。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毛泽东曾评价郭嘉说郭嘉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智谋之士,他的十胜论几

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司马昭是什么样的

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司马昭?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我只能说,天要让司马家得天下,真的让这父子一门三杰,一个个都很厉害。>司马懿不

历史人物 赵德昭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的赵德昭是个如何的人?为什么被称为“痴儿”?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宋太祖赵匡胤身后,依照常理,这个皇位应当是赵匡胤宗子赵德昭的。然则,赵光义事先占有了天时地利人和,直接就接管

晋朝历史 晋明帝司马绍是个怎样的人

晋明帝司马绍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么死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都将自己视作天子,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夏朝末代君主夏桀还光明正大的将自己比作天上的太阳,这简直是太阳被黑得最惨的一次!可是,就在千年之后

历史人物 司马腾的子女 司马腾是个怎样的人

司马腾生于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初封东嬴公,担任车骑将军、都督邺城诸军事、持节、宁北将军、安北将军等职,晋怀帝继位后封为新蔡王。公元307年,司马腾被李丰所杀,追谥为“武哀”。司马腾的子女>儿子>司

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为什么卖官?他是个怎样的人?

  司马炎是晋朝的开国皇帝,虽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夺走曹魏政权的人却不是司马昭,而是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这是大家都没有料到的。夺走曹家的天下就算了,可司马炎当了皇帝以后竟然公然卖官!简直醉得不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