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历史 汉武帝跟汉光武帝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名子差一个字?
Posted 汉武帝
篇首语:月缺不改光,箭折不改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朝历史 汉武帝跟汉光武帝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名子差一个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朝历史 汉武帝跟汉光武帝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名子差一个字?
汉武帝和汉光武帝
汉武帝的名气和影响要比汉光武帝大得多,但能力和作为却未必。一个是靠着祖,父两代积累下来的家产攻打匈奴,另一位是赤手空拳完全依赖自己的能力重建了一个王朝。
有人认为汉武北击匈奴,南破诸越,西灭大宛,降服西域是开疆扩土。但实际上,大宛和越人都没必要打。毕竟他们对汉朝并没有威胁。而对匈奴的打击最后也超出了限度。在匈奴已经无力南下,但只是不肯臣服的情况下,仍然继续进攻。就是穷兵黩武了。因为频繁的用兵花光了文景两代积累下来的国库,「天下虚耗,户口减半」。为了解决财政问题,将盐,铁,酒等只要是赚钱的行业都由国家专营。并且还开始卖官,还可以用钱赎罪。总之是想尽办法捞钱。有人说汉武是造福后人,其实汉武四处用兵,一是因为个人好武(但他在攻击四夷时没有给卫霍等人提出过任何战略和战术方面的东西),二是为了给自己的外戚亲属们创造封侯的机会。说他为了百姓,后人当然体会不到当时人的心情。但如果设身处地想想,看看武帝末年,内部的农民起义次数吧。说当时老百姓支持他的做法真是鬼话。其实汉武完全可以向唐太宗灭突厥,清初消灭漠西蒙古那样,不必花费那么多的代价也一样取得胜利。其实唐太宗评价刘彻还是很客观的,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获无几。
光武对待匈奴和西域的策略远比汉武高明,灵活。终光武一世,对匈奴采取守势,把边郡的居民迁入内地。光武这么做,一方面是厌武,但主要的还是爱惜民力。对敌人未必全需要用武力,行仁义其实也能收到一样的效果。后来匈奴分裂,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主动要求内附,并且希望能和亲。刘秀答应了和亲的请求。即使后来北匈奴出现灾害,光武帝也没有同意进攻匈奴。(后匈奴饥疫,自相分争,帝以问宫,宫曰:「愿得五千骑以立功。」帝笑曰:「常胜之家,难与虑敌,吾方自思之。」二十七年,宫乃与杨虚侯马武上书曰:「匈奴贪利,无有礼信,穷则稽首,安则侵盗,缘边被其毒痛,中国忧其抵突。虏今人畜疫死,旱蝗赤地,疫困之力,不当中国一郡。万里死命,县在陛下。福不再来,时或易失,岂宜固守文德而堕武事乎?今命将临塞,厚县购赏,喻告高句骊、乌恒、鲜卑攻其左,发河西四郡、天水、陇西羌胡击其右。如此,北虏之灭,不过数年。臣恐陛下仁恩不忍,谋臣狐疑,令万世刻石之功不立于圣世。」诏报曰:「《黄石公记》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故曰有德之君,以所乐乐人;无德之君,以所乐乐身。乐人者其乐长,乐身者不久而亡。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逸政多忠臣,劳政多乱人。故曰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有其有者安,贪人有者残。残灭之政,虽成必败。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百姓惊惶,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孔子曰:『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且北狄尚强,而屯田警备传闻之事,恒多失实。诚能举天下之半以灭大寇,岂非至愿;苟非其时,不如息人。」自是诸将莫敢复言兵事者。)有人想当卫霍,可光武却不想效仿汉武。不打没必要打的战争,在这点上,光武帝和明太祖,清嘉庆等皇帝的做法是一样的。
刘彻在晚年,追求长生不老,任用宠信方士,结果被骗财骗色(送给方士大量珠宝,还赔上自己的宝贝女儿)晚年重用小人江充,巫蛊之祸杀人无数,最后连自己的皇后卫子夫和太子都给逼死了。汉武大量扩充后宫,嫔妃等级也很多。汉初,除皇后外,还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至武帝制婕妤、娥、傛华、充依共有13种。生活荒淫腐化。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光武对待自己的结发夫人阴丽华始终是一往情深。称帝后因为一些原因,立了郭氏为皇后,并立郭所生的刘疆为太子,后来郭皇后以宠稍衰,数怀怨怼。被废。太子刘疆也请求辞去太子。获准。刘秀没有喜新厌旧,而是册立了同是人老色衰的阴丽华。同时又封了阴的儿子刘庄为太子,就是后来的明帝。郭后和废太子刘疆也都得以保全,获得善终。光武的后宫比汉武少了很多,等级只有5个。和刘彻的广种多收相比,刘秀的10个儿子,有9个是郭后和阴后生的。
班固说司马迁良心大大地坏了,因为他把汉武写得很不堪。其实太史公把刘彻写得就够好拉。对汉武的评价,司马温公就很恰当,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其实所谓秦皇汉武可以是名君,却未必明。而光武帝的所作所为,岂非远迈于他。
相关参考
在[大汉天子]与[汉武大帝]两剧中,汉武帝刘彻与灌夫,张汤及李陵都有关系,但是两剧中出场的年龄看似有出入,[大汉天子]中看似年龄相仿,但是[汉武大帝]中却是灌夫与张汤看起来较汉武帝为老,李陵则是几乎在
在[大汉天子]与[汉武大帝]两剧中,汉武帝刘彻与灌夫,张汤及李陵都有关系,但是两剧中出场的年龄看似有出入,[大汉天子]中看似年龄相仿,但是[汉武大帝]中却是灌夫与张汤看起来较汉武帝为老,李陵则是几乎在
在经济方面,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打击富商大贾;又采取桑弘羊建议,将冶铁、煮盐收归官营,禁止郡国铸钱;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同
在经济方面,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打击富商大贾;又采取桑弘羊建议,将冶铁、煮盐收归官营,禁止郡国铸钱;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同
汉武帝跟韩嫣汉武帝幸臣众多。韩嫣是他的少年同学,当时就已相爱。后来韩嫣因宠而富,在长安市中把金丸当弹球,一天遗失十余个,以致当时谚云:「苦饥寒,逐金丸。」贫家儿童紧随他的身后,看到金丸的落处就敢紧去抢
汉朝历史 我想请问一下有关汉武帝的著明功绩 有哪些小故事是有叙说汉武帝的吗?
汉武帝姓名刘彻庙号世宗谥号孝武皇帝陵墓茂陵政权政权在世前156年—前87年在位前141年-前87年年号建元前140年—前135年元光前134年—前129年元朔前128年—前123年元狩前122年—前1
汉朝历史 我想请问一下有关汉武帝的著明功绩 有哪些小故事是有叙说汉武帝的吗?
汉武帝姓名刘彻庙号世宗谥号孝武皇帝陵墓茂陵政权政权在世前156年—前87年在位前141年-前87年年号建元前140年—前135年元光前134年—前129年元朔前128年—前123年元狩前122年—前1
历史人物 卫青和霍去病到底差在什么地方 汉武帝为什么不喜卫青而喜霍去病
还不知道:汉武帝和卫青霍去病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汉武大帝”中,卫青和霍去病相比,似乎被用被信但不被宠。我个人认为,这和卫青的性格也有关。刘彻其实长在深宫,是很孤独的
一、历史论文1000字汉武帝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历史人物。叙述评价他的一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司马迁的《史记》成书于武帝太初年间,由于个人的不幸遭际和政治异见,他对武帝这个时代的评述掺入了强烈的个人感情色
图片来源于网络年号作为古代君主时代帝王纪元所立的名号,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在汉武帝时期,《汉书·卷六·武帝纪》「”建元元年”句,颜师古注「”自古帝王未有年号,始起于此”。年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