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 三国孙策是怎么死的
Posted 演义
篇首语:宁给好汉拉马,不给懒汉作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历史 三国孙策是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历史 三国孙策是怎么死的
孙策之死似乎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毕竟在在中国历史上,帝王公侯为争夺权位,父子相残,兄弟阋墙,屡不绝书。但我们纵观《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旁及其它资料,觉得孙策之死,颇有溪跷。参照孙策、孙权的为人与性格,结合当时的权力态势,提出孙策之死,也可能有“烛影斧声”之嫌。在这场变故中,孙权得利最大;在变故之后,他的所做所为,不能不使人怀疑:他是置孙策于死地的幕后导演。
(一)
孙策与孙权性格各异,在战略观点上矛盾很大,孙权要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必须夺取孙策的权位。加之外界的影响,很可能谋杀孙策。
在《三国志·吴书·孙策传》中,陈寿对孙策的评价是:“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然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他指出了孙策力能胜人,有“小霸王”式的刚猛之气;又指出了他性情浮躁、不会用人等特点。《三国演义》对孙策这点的描写更突出,在第七回一开始,孙策就挺身而出,随父跨江击刘表。冲锋在前,“扯弓搭箭”射死陈生,大败黄祖。后孙坚中箭身亡。他只好用黄祖换回父亲尸体,“罢战回江东,葬父于曲阿之原。”整个家族的重负。全部压在仅有十六岁的孙策身上。
孙策葬父过后,没有消沉下去,他率军驻扎江都。“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英雄渐渐来投奔他。“后因陶谦与策母舅丹阳太守吴景不和,策乃移母并家属居于曲阿,自己却投袁术。”在袁术处,策更是英雄无比,攻泾县,取陆康,所向披靡。连袁术也不得不叹道:“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后孙策借兵征江东,击刘繇,驱王朗,大战严白虎,收降太史慈,挟死于靡,喝死樊能。曹操也不得不赞叹道:“狮儿难与争锋!”
孙策虽力能扛鼎,却不会用人。大小战役,都要亲自冲锋陷阵,像神亭岭大战太史慈时,真是只身拼命,哪有主帅风度?诸将像程普、黄盖、韩当、蒋钦等也反对他这种轻率之举,孙策却坚持己见,诸将也只好慢慢的跟在后面,结果使得诸将十二骑被刘繇的一千多人围攻,要不是“周瑜领军来到”,后果是不难想象的。孙策还多次只带数名大将,轻易出击,深入险境。这样,大将们怎么想?后来,张紘劝道:“夫主将乃三军之所系命。不宜轻敌小寇,愿将军自重。”孙策却无可奈何地说:“先生之言如金石,但恐不亲冒矢石,则将士不用命耳。”由此就可看出问题有多么严重,军中诸将对他的态度持有异议。后来,孙策在丹徒西山猎鹿时,众将和从人迟迟在后,策遇到许贡三客行刺,只身徒手力敌,以致“被伤至重”。
孙权却不像这样。陈寿在《三国志·孙权传》中的评价是:“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三国演义》中孙权怎样屈己待人的情节不多,众将们怎样死命救他的事迹,却很详细、具体。最开始就是周泰宣城救孙权。孙策打败刘繇后,“领兵南取吴郡”去攻打严白虎,命孙权与周泰共守宣城,后“忽山贼窃发,四面杀至。”周泰此时“抱权上马”,自己“赤体步行,提刀杀贼。”最后“夺了枪马,杀条血路,救出孙权”。周泰本人“身被十二枪”、“命在须臾”。后来,东吴与曹军血战合肥时,孙权轻举冒进,在逍遥津小师桥被围,全靠“凌统翻身死战”才能跳过小师桥,凌统却是“身中数枪”而回。不久在濡须大战中,又是周泰“三番冲杀”、“身被数枪,箭透重铠”,才使孙权脱离重围。《三国演义》中有关东吴的故事,基本取材于《三国志·吴书》的史实,孙权如不会笼络人心,周泰等人怎会那样死命救他呢?
在这种态势下,孙权的实力已经超过孙策;孙权周围的亲信,为了自己的利益,都希望孙权取孙策之位而代之,很可能怂恿孙权谋杀孙策。
孙策、孙权二人对曹操、袁绍两大集团的态度不同,《三国演义》中,各个集团合纵连横不断变化,因时而定,也就不会固定长久(后来的孙、刘二家联盟敌曹,比其它诸侯要长久一点,仍有许多波折)。孙策刚占据江东,曹操、袁绍正要决战,这时,东吴只能有一个决定。可孙策与孙权的看法完全相反。孙策是想同袁绍联盟,袭取许都,甚至要带伤出兵,决心很大,结果是遭到张昭和众将的反对。理由是“玉体违和,未可轻动”。孙权的态度开始一直没明写,待孙策亡故,他坐领江东之后,先听取了鲁肃建议,“竞长江所极而拒守之”、“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后又拜诸葛瑾为大臣,“乃遣陈震回,以书绝袁绍。”和“且顺曹操”。由此可见,人们可能会问:孙策与孙权在这个战略问题上,会不会发生争论呢?而这种矛盾和争论往往与两个集团的利益直接相关,很可能成为孙权谋杀孙策的导火线。
相关参考
孙策是怎么死的?孙策死后大乔怎么样了?东汉末年,孙策是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为后来三国时期的孙吴奠定了基础,人称“小霸王”。但是英年早逝,年仅26岁就走了,还没有一展抱负,大展宏图。他的妻子是大乔,据说
孙策是怎么死的?孙策死后大乔怎么样了?东汉末年,孙策是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为后来三国时期的孙吴奠定了基础,人称“小霸王”。但是英年早逝,年仅26岁就走了,还没有一展抱负,大展宏图。他的妻子是大乔,据说
孙策,男,中国东汉时期的英雄人物,能文善武,出生于175年,死于200年,享年25岁。那么,这样的一代年轻有为的“小霸王”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孙策这人,可不是一般人,他可是孙坚的长子,孙权的长兄。是吴国
郭嘉孙策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较为著名的一段时期。它是处在东汉和西晋之间的一个历史时期,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形成雏形,在东吴成立时达到鼎盛,又在西晋灭了东吴以后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时无疑是一个混乱的时
导读:历史上关于孙策的死因是说他被刺杀的,真的是刺杀吗?着其中还有什么样的背后故事?小霸王孙策为父亲孙坚报仇,打算进攻黄祖。向西进军时,任命周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一起出兵。他们打下了皖城(安徽
孙策(175—200),字伯符,东汉吴郡富春(今富阳)人。孙坚长子。性豁达,美丰姿,人皆乐与之交。孙坚初兴兵时,策携母由寿春迁居于舒(今安徽舒城),与江淮士族周瑜等相友善,有名声于时。孙坚死后,策依附
初平四年时,中国的大时局已经混乱到了无法再混乱的地步,但各方诸侯小地盘却逐渐安稳,经过血与火的洗礼,一些具有实力与能力的豪强已经初显割据雏形。先重点说一下将来的吴国:子承父业的孙策。孙坚中伏死后,传承
导读:孙策,听着名字是不是耳熟,可别把他当做公孙策啊。公孙策可是宋朝时期包拯身边的人,可是这个孙策,那就不简单了。他是三国时期的英雄认为,弟弟是吴国国主孙权。想想,他们老孙家,是不是总是出将才呢!孙策
在乱世三国中,英勇的战神很多,但战神多短命,吕布死了,关羽张飞等人虽然有后代,但后代与前辈的武力值比起来要打太多的折扣了,更不可能称为战神了。唯有孙坚及孙策在三国洪流中是叫人眼睛一亮的父子。两人都拥有
孙策是谁?孙策的老婆是谁?孙策与大乔的爱情 导读:孙策,听着名字是不是耳熟,可别把他当做公孙策啊。公孙策可是宋朝时期包拯身边的人,可是这个孙策,那就不简单了。他是三国时期的英雄认为,弟弟是吴国国主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