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古代攻城为什么那么傻

Posted 历史

篇首语: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古代攻城为什么那么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古代攻城为什么那么傻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不偷偷寻找四周围墙薄弱点偷袭进去”这个说法并不成立。在古代攻城战中,进攻方寻找薄弱点偷袭是非常普遍的策略。但这种策略多数只能在夜间执行,因为战争双方处于严重的资讯不对称状态。通过高耸的城墙和塔楼,守军总能对敌军的部署一览无余。唯有在夜色掩护下,攻城方才能隐藏自己的偷袭意图,实现趁其不备的战术效果。

  中国历史上最知名的城市偷袭战,莫过于中唐时期的蔡州之役。西元817年(唐元和十二年),淮西节度使吴元济不服号令,与唐王朝对峙。李愬统帅近万名官军,从文城出发一路东行,于夜间冒雪抵达吴元济的大本营蔡州。半夜四更时分,李愬军已逼近城下,蔡州守军还浑然不知。李愬挥兵攻城,带头先登,迅速攻入城内。虽然吴元济垂死挣扎,怎奈大势已去,不久便被李愬生擒。可以想见,假如李愬选择白天攻城,蔡州守军必定有所防备。而吴元济尚有援兵在外,一旦战况拖延,蔡州之役很可能反转。

  至于“古时攻城为何攻击重兵把守的城门”,则和古代的技术条件有关。虽然中国早在春秋时代就掌握了杠杆投石器的使用方法,但想用投石器直接破坏城墙尚有很大难度。除非墙体长时间遭受雨水或河水的浸泡,否则哪怕是使用初级火炮,也不可能在短期内轰塌城墙。

  宋代火炮

  相比破坏城墙,破坏城门则要容易许多。城门的材质可能是木料,可能是金属。但为了便于城内居民进出,其重量、强度均远低于城墙。如果攻城方的出现具备足够的突然性,甚至有可能在首次进攻中夺取城门。再加上城门背后往往连接着城市宽敞的主干道,也更有利于攻入方施展兵力。因此,为求速胜而集中兵力攻打城门,历来都是攻城战中的上策。

  以明代抗倭援朝战争中的平壤之役为例。西元1593年(明万历二十一年),李如松统领四万多明军围攻平壤日军小西行长部。虽然明军携带了大量攻城武器,却未能直接占据城墙。反而是在城门争夺战中,由火炮率先轰开了平壤城的七星门。明军之所以能在一天之内攻克平壤,对城门的破坏最为关键。

  当然,如果守城方对城门的防御滴水不漏,那么进攻方也将不得不改变主攻方向。在重型火炮发明前,虽然破坏城墙异常困难,但还是有些“笨办法”可供选择。

  守城用的狼牙拍

  比如,不少城市地势低洼,又是傍河傍湖而建,便于进攻方修筑堤坝蓄水淹城。大部分古代城市的墙体由夯土构成,在河水浸泡下会崩坏瓦解。而且洪水灌城后,既能对城内民心士气起到打击作用,还可利用大型楼船登陆城头。汉末曹操攻灭吕布的下邳之战,南北朝名将韦睿主持的合肥之战,明末李自成围攻开封之战,都是利用人工洪水的典型代表。

  另外,直接派人挖掘城墙地基,也是破坏墙体的上选。为防止被敌人觉察,这种工程一般先通过地道推进到墙底。在底部挖掘出一片空心区域,令城防大范围塌陷。西元199年(东汉建安4年),袁绍围困公孙瓒于易京。公孙瓒在易京修筑了庞大的防御工事,外挖堑壕、内堆土丘,土丘上又建有营垒。袁绍挖掘地道攻城,先毁坏了公孙瓒的望楼,又向土丘中央推进。公孙瓒无计可施,乃合门自杀。

  西元1853年,太平天国军围攻南京。这些广西矿工都是掘地的好手,他们利用地道将炸弹运送至墙基,炸开了一条几丈宽的缺口。候命已久的太平军士兵随即涌入,一举攻克了这座江南地区的核心城市。

  如果没有挖掘地道的条件,也可以直接派士兵破坏墙体,但风险要比地道高出许多。西元1626年(明天启六年),努尔哈赤率六万后金军围攻袁崇焕驻守的宁远城。由于攻城技术匮乏,后金勇士只能在楯车的掩护下冲到城底挖凿墙体。在明军的火力倾泻下,后金士兵虽然凿穿了数处小缺口,但己方损失极为惨重。且缺口被明军迅速堵塞,前功尽弃。努尔哈赤将宁远围困三天,终因不善攻城,被迫撤离。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古代打仗时,守城士兵为何不把攻城的云梯推倒以绝后患呢

在古时候城池对一个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几乎每场战争都是围绕城池而展开,双方都是以攻城拔寨作为自己的战斗目标。可以说我国数千年的战争史其实就是城池的攻防史。从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城池攻防战

历史军事 德军对法国发起攻城略地的侵略行动

法国战役,又称法国沦陷。是指德军在1940年5月开始的对法国及其邻近西欧国家进行的一系列军事占领行动。最终导致了西欧除中立国外全部沦陷。那么法国战役的简介是什么呢?德国在灭亡波兰,解除东边威胁之后,开

李世民英明一世,为什么却生了个傻儿子,现代医学给出了答案

古代可不像现代,结个婚那么讲究,在古代,甚至还有亲上加亲的说法,尤其是皇宫贵族,兄弟姐妹之间,看上眼的屡见不鲜。这样就会很容易产生近亲结婚。一般来说,如果是近亲结婚的话,那么后代是弱智的,可能性还是比

中国古代战争 利用穴地攻城太平军首克武昌

   利用穴地攻城太平军首克武昌   武昌为湖北军事重镇,扼长江中游,与汉口、汉阳隔江相望,统称武汉三镇。咸丰二年(1852年)十一月初七,

“扶不起的阿斗”那么傻,为何还能在诸葛亮死后当了29年皇帝?

“扶不起的阿斗”那么傻,为何还能在诸葛亮死后当了29年皇帝?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有个成语叫做“乐不思蜀”,还有一个成语叫做“卧薪尝胆”,都是实力薄弱的一方向实力强盛的一方藏起锋芒,假装

历史军事 美国最大顾忌

导读:美国会和中国打核战吗?不会!美国不会那么傻!中国也是核武大国,一旦核武大战中国的DF某型运载可以飞5500多公里,它承载的核弹头可以打到美国本土,这是已知型号!我相信中国还会有更为先进的利器,即

历史军事 李建成和李世民合力攻城战

打退了突厥对太原的进犯,起兵被李渊提上了日程,他的目标是西入关中,攻下长安,为了避免突厥趁机帮助刘武周攻打太原,他卑辞厚礼稳住突厥,承诺攻城略地所得财宝都献给突厥,突厥卖给他好马。稳住突厥后,李建成和

历史军事 战神辈出但攻城掠地如韩信般强悍者 唯此一人

三国时期虽然有诸多军事将领被捧到了战神级别的高度,可论起攻城略地的能力,如楚汉相争之时韩信那般在短时间内让多路诸侯降服者,三国时期唯有一人而已。此人便是江东猛虎孙策,孙伯符。在扬州群魔乱舞的局面下,孙

历史秘闻 古代打仗时的攻城云梯是怎么样的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古代打仗时的攻城云梯介绍,欢迎阅读哦~我国古代的政权一直都是处于分分合合的状态,各政权不停的交替,战争时有发生。为了保卫城池,每个国家都会有很多巧妙的防御措施,其中,筑城墙

古代士兵攻城时,守城方为何不把云梯推开

我们在看电视剧时,经常能看到古代士兵在攻城时,经常拿出云梯架到城头上,然后攻城方士兵就一个接一个的爬上城墙与敌军交战。有的时候,敌军还会有比较"聪明"的士兵把攻城云梯推下去,砸死一片爬梯子的士兵,每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