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历史 丹东犯了通敌叛国罪吗

Posted 雅各

篇首语: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欧洲历史 丹东犯了通敌叛国罪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欧洲历史 丹东犯了通敌叛国罪吗

法国大革命时期,政治气象风云变幻,激烈动荡,诸多不安的因素威胁着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一批波旁王朝的流亡贵族更是勾结国外封建反动势力,伺机颠覆新政权。然而法国共和政府始终对此保持高度的警惕,为了防止国家机密被间谍盗卖给敌人,打击保王党残余分子与奸细的破坏活动,曾组建了著名的公安委员会和革命法庭,镇压了敌人内外勾结的破坏活动,保卫了共和国的安全。但是,在日益尖锐复杂的党派政治斗争中,“通敌”的罪名往往成为打击政敌的有力工具,凡持有不同政见者动辄就被扣上“通敌”的帽子。到1793—1794年雅各宾派专政时期,更是走到了极端,甚至连雅各宾派自己的领袖人物也难以幸免,乔治*雅克*丹东便是其中之一。

丹东早年是一位律师,1798年革命爆发后被选入议会,曾任著名的科尔得利俱乐部主席、共和政府的司法部长等职,与马拉、罗伯斯庇尔一起并称为雅各宾派的“三巨头”,为拯救共和国做出了巨大贡献。雅各宾派专政建立后,丹东认为民主政治已经确立,主张对内实行法治,对外休战议和,提倡宽大和人道。他的这些主张引起了激进派罗伯斯庇尔、圣茹斯特等人的不满和反对,致使雅各宾派走向分裂。1794年3月30日,丹东被捕入狱,圣茹斯特指控他勾结米拉波,从王室领取贿金、图谋劫持国王路易十六外逃,与吉伦特派结盟、主张对敌人和解与宽容、与可疑的外国人勾搭、个人财产急剧膨胀……。面对这些指控,丹东曾作了自我辩解:“……我卖身?我?我这样的人是无价之宝,是买不起的。这样的人额上有用火烙上的自由和共和的印记”,“虚荣与贪婪从未主宰过我,从未支配过我的言行,这种情欲从未使我背叛人民的事业,我对我的祖国赤胆忠心,我把我的整个生命都奉献给了她”。然而,这些辩解没起到任何作用,就在这一年的4月5日,丹东还是以通敌叛国、危害共和国的罪名被判处死刑。

丹东一案可说是疑团重重,扑朔迷离。他是否真的犯了通敌叛国的罪名,这与他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急剧膨胀的个人财富有着密切的联系。

大革命时期,法国社会上广泛流传着一句名言——“庇特的黄金”,“庇特”指的是当时的英国首相威廉*(小)庇特,这句话的意思是由英国政府出钱包庇法国的流亡贵族及特务在法国从事间谍活动,旨在颠覆法兰西共和政府。早在1798—1790年有人诬陷马拉一案时,丹东就遭到流言蜚语的攻击,称他是“密探”、“英国间谍”、“王室走狗”,甘愿“把自己卖给任何一个想收买他的人”等。后经科尔得利俱乐部向各区及制宪会议、市政厅发出为丹东辩解的陈情书,流言蜚语才稍微平息。然而,丹东大批的私人财产却始终为人所怀疑。在革命期间丹东成为了一个新型的资产阶级暴发户,在1790年底他还债台高筑,到1791年不仅偿还了所有债务,还购置了大片田产及新的住宅,物质财富出现令人瞠目结舌的膨胀。据说,丹东被捕后,在他的文件中发现了英国外交部给当时在巴黎从事阴谋活动的银行家别尔列格的指令信,要他向信中指定的一些人支付欠款,以作为效忠英国的报酬。人们怀疑丹东即是领取钱款者之一,否则信件怎么会在他手上。据此,史学家们推测,在最后审判丹东时,革命法庭曾出具丹东与英国勾结的证据。

1794年“热月政变”后,国民公会为那些在雅各宾派专政时期死去的议员平反时,恰恰没有提及丹东,这又引起了人们的揣测。1803年,一位保皇党人潜回巴黎时被拿破仑当局抓获,他在供词中称丹东曾经参与劫持路易十六外逃的密谋,并以此向英国人索取高额酬金。后来另一名保皇党人的回忆录中也有类似于此的记录。1851年公布的米拉波与王室代理人马克公爵的通信中曾提到“丹东收到3万里弗尔”,这更加使丹东的名声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是,差不多与此同时,也有人在为丹东辩解。1848年革命前夕,史学家韦尔奥梅精心收集资料,试图证明丹东的财产是取之有道的。著名史学家米什莱在自己的著作——《法国革命史》中称丹东是“大革命的天才”、“法国人民的象征”。后来的第二帝国和第三共和国的一些历史学家也纷纷著书撰文来证明丹东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毕生从事法国革命史研究的大史学家奥拉尔1902年出版了巨著《法国革命政治史》,他一生为丹东辩护,将丹东比喻成爱国主义的化身,惟一的革命巨人,认为“他表现出他是管理国家的巨人,即使他犯有一连串的错误,但在杀人和金钱方面,他是清白无辜的……”丹东的形象大大改变了,他又重新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但是,法国仍有不少史学家认为马迪厄的说法过于偏激,证据不足。对于丹东的评价形成了迥然对立的两派。丹东究竟是不是英国的间谍?他究竟是否领取过“庇特的黄金”?除非找到新的确凿的证据,否则这将是一段永远无法了结的公案。

相关参考

通敌叛国罪判凌迟处死 山海关与袁崇焕之死

袁崇焕死后曾留下“身中清白人谁信,世上功名鬼不知”的悲壮诗句,表明自己的冤屈。到底,他有何冤屈之情呢?明思宗崇祯二年(1629),即后金天聪汗(皇太极)三年的十二月初一这日,崇祯皇帝在北京紫禁城平台,

通敌叛国罪判凌迟处死 山海关与袁崇焕之死

袁崇焕死后曾留下“身中清白人谁信,世上功名鬼不知”的悲壮诗句,表明自己的冤屈。到底,他有何冤屈之情呢?明思宗崇祯二年(1629),即后金天聪汗(皇太极)三年的十二月初一这日,崇祯皇帝在北京紫禁城平台,

李鸿章为何陷入通敌叛国案

1894年9月8日,正当中日两国在朝鲜惨烈激战时,江南道监察御史张仲弹劾正当前敌的直隶总督李鸿章,罪名是腐败、通敌。在这篇《奏陈北洋情事请旨密查并请特派大臣督办天津团练折》中,张仲指控李鸿章及其子李经

明末大将袁崇焕简介,"通敌叛国"被处凌迟之刑(割了3543刀)

明末大将袁崇焕简介,"通敌叛国"被处凌迟之刑(割了3543刀)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本

欧洲历史 因预测太准二战中被处“叛国罪”

英国最后的女巫:因预测太准二战中被处“叛国罪”  看过经典影片《人鬼情未了》的人,大多都会对其中的女巫印象深刻,正是由于她的帮助,男女主人公才能够跨越人与鬼的界限而重逢。其实,

中国历史 英分裂新疆

19世纪60年代中叶,新疆回民在陕、甘回民反清斗争的影响下,举事大规模反清。但这些武装暴动一开始,就被反动封建主窃夺了领导权,以致其实行了封建割据,甚至进行通敌叛国的罪恶勾当。阿古柏入侵新疆及俄、英分

是死于反间计?实在经不起推敲 袁崇焕之死

...,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袁崇焕最终被朱由检以通敌叛国罪处以凌迟。而本文说的是其人死于反间计?到底哪个说法才是对的呢?历史上普遍认同

历史秘闻 香奈儿叛国吗

1971年1月10日,香奈儿(CocoChanel)去世。法国第一夫人蓬皮杜夫人发表了悼词,一场隆重的葬礼计划开始了。可是,这场葬礼还未开始就宣告结束。因为,法国政府部门突然对外发布了一份文件。文件简

香奈儿叛国吗

1971年1月10日,香奈儿(CocoChanel)去世。法国第一夫人蓬皮杜夫人发表了悼词,一场隆重的葬礼计划开始了。可是,这场葬礼还未开始就宣告结束。因为,法国政府部门突然对外发布了一份文件。文件简

袁崇焕真的死于反间计吗?是否叛国谋反了

明末时期,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对明朝虎视眈眈,袁崇焕驻守的宁远久攻不下。袁崇焕成了努尔哈赤的一块心病,随之抑郁而死。努尔哈赤死后第二年,其子皇太极继承遗愿,亲自率领人马,攻打宁远,袁崇焕亲自督战,用大炮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