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Hyphasis 叛变的原因,经过及历史意义

Posted 军队

篇首语:常识是本能,有足够的常识便是天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界历史 Hyphasis 叛变的原因,经过及历史意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历史 Hyphasis 叛变的原因,经过及历史意义

Hyphasis 叛变的原因,经过及历史意义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全榜网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所谓的Hyphasis 兵变是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 356-323 年)和他的军队在公元前 326 年在希达斯佩斯河取得胜利后发生的冲突。亚历山大表达了在印度次大陆进一步征服的计划,然而,当他的手下到达海法西斯河时,发生了一场公开的叛乱。兵变以亚历山大屈服于他的人的愿望并转身回去而告终。他并没有按照他的意图进一步冒险进入印度次大陆。多年来,历史学家研究了国王和他的军队之间这一紧张时刻的重要性。这包括“兵变”一词是否真正适用于此次事件的问题。

印度战役

当亚历山大游行穿过兴 都库什山脉到印度在公元前327年,Bazira的居民担心他们的生命,逃到了Aornos岩,被誉为是坚不可摧的,这样即使是赫拉克勒斯是能够捕捉到它。亚历山大难以到达岩石并开始建造土丘,然后在山上站稳脚跟。当印第安人注意到马其顿人逼近时,他们投降了。亚历山大在奥诺斯岩石的废弃部分部署了驻军。

在海菲西斯河边,男人们达成了共识;他们不想跟随亚历山大进一步进入印度领土。

该城市尼萨问亚历山大认识到自己的自由和独立,这亚历山大理所当然的,使他们的盟友,获得300个骑兵。在承诺帮助塔克西勒斯对抗他的敌人波鲁斯国王之后,他还在塔克西拉建立了一个基地。亚历山大在公元前 326 年的海达斯佩斯战役中遇到了波鲁斯,其中包括战象。战斗结束后,波鲁斯被允许继续统治他的王国并成为亚历山大的盟友,亚历山大继续向印度进军。

兵变

亚历山大在桑加拉围城战中获胜后,他和他的手下到达了希法西斯河,也被称为双鱼河。根据阿里安的说法:

海菲西斯之外的国家据说是繁荣的,其居民是能干的农民和勇敢的战士。......这些印度人的大象数量也比其他任何同胞都多,而且大象的体型和勇气都超乎想象。这些报道激起了亚历山大走得更远的愿望。但是马其顿人现在已经对他们国王的计划感到厌烦了,他们眼睁睁地看着他从一个劳动到另一个劳动,从危险到危险。(227)

男人们达成了共识;他们不想跟随亚历山大进一步进入印度领土。Diodorus Siculus补充了士兵们的感受:

亚历山大观察到他的士兵因不断的战役而筋疲力尽。他们已经在艰辛和危险中度过了将近八年的时间,如果他们要进行针对犍陀罗的远征,就必须通过有效的呼吁来振奋精神。士兵们损失惨重,战斗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马的蹄子因行进而磨得很细。武器和盔甲都磨损了,希腊的衣服也不见了。他们不得不用外国材料给自己穿上衣服,重新剪裁印第安人的衣服。幸运的是,这也是大雨的季节。这些已经持续了七十天,伴随着不断的雷电。(391)

亚历山大发表演讲,总结了他们在波斯战役中的所有功绩,并解释了征服完成后,他们的帝国将如何从印度延伸到赫拉克勒斯之柱。一个普世帝国就在他们的掌握之中。他进一步补充说,如果他们回头,太多好战的民族将在东海和海法西斯之间无法征服。他警告说,如果任其发展,帝国内部就会出现叛乱和不稳定。他希望超越赫拉克勒斯和狄俄尼索斯,或者获得与这些神话人物同等的荣耀。亚历山大继续提醒他的部队,在平等的条件下,他与他们并肩作战,并愿意与他们分享战利品。如果现在有任何人离开,他们将不会分享财富。

然后波勒莫克拉底之子科努斯上前为军队讲话。科努斯让亚历山大想起了在亚洲定居点受伤、被杀或留下的希腊人和马其顿人。他说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变得疲倦和想家。科努斯敦促亚历山大回家并用新兵补充军队。他还警告亚历山大“不要指望继续取得成功,因为如果他遇到不幸,军队就会失败”(阿里安,230-231)。

亚历山大看到他的军官为科努斯欢呼,威胁说要继续下去,把那些不愿意和他一起冒险的人抛在后面。然而,他撤回了自己的帐篷三天,感觉到他的军队内部发生了变化。亚历山大声称这些征兆不利于进一步进入印度,因此他结束了他的游行。军队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亚历克萨德让他们为奥林匹亚诸神建造十二座大祭坛,并让波鲁斯国王负责这片最东端的领土。

马其顿军队的纪律

在马其顿军队中,士兵向他们的国王指挥官宣誓,但宣誓的重点是军队对各自指挥官的普遍效忠,而不是服从某些命令。如果誓言不是军队纪律的一个重要方面,训练和演习无疑是。亚历山大的父亲,马其顿的菲利普二世(公元前 359-336 年在位)要求在希腊世界接受前所未有的训练,他的儿子将继续执行这项政策。根据伊丽莎白·卡尼的说法,菲利普二世让他的手下“背着三十天的面粉配给,通过携带全部口粮和装备的强制行军进行训练。他还禁止轮式运输,并大大限制了分配给步兵和骑兵的支援人数”(30)。

此外,菲利普和亚历山大采用了一套惩罚和奖励制度。军队保留了很多战利品,国王会在胜利后和军队被送回家后,赠送现金和土地,通常由等级决定。由亚历山大提供的其他好处包括:金冠,对于新婚士兵武术休假,每月口粮妇女和儿童与他的军队,偿还债务,税收,并为死幸存者的其他义务旅行。掠夺和赃物使支付这些津贴成为可能。这对于保持纪律和士气很重要。然而,亚历山大对波斯习俗的采用和征服的渴望所有已知的世界都引发了国王和他的军队之间的摩擦。后者是 Hyphasis 兵变的例子。他的手下累了,厌战了,不想再冒险进入印度。

Opis 兵变

亚历山大职业生涯后期发生的另一起兵变是 Opis 兵变。公元前 324 年在奥皮斯,亚历山大试图让他年迈且不适合的马其顿退伍军人退役,但马其顿人对此并不友好。根据阿里安的说法,国王的性格受到了他的亚洲臣民对他的敬拜的不利影响,马其顿人认为他们正在被外国军队取代。亚历山大涉入“叛乱的人群中,并下令立即逮捕和处决其中的 13 名领导人”(Arrian,283)。亚历山大接下来发表了演讲,讲述了他和他的手下从父亲的领导地位到全球帝国的共同进步。三天后,他任命他的波斯指挥官担任高级指挥职务。马其顿军官冲进王宫请求国王重新接纳他们。此后不久,亚历山大与他的手下和解,并安排了一场宴会来庆祝马其顿人和亚洲人之间的和谐。

结论

虽然两次兵变的原因不同,但“这两起事件给亚历山大作为国王和指挥官都造成了麻烦……因为它们是毒害了国王/指挥官和他的部队之间关系的争吵……从而威胁到了未来对亚历山大的控制。军队”(卡尼,42)。然而,对于海菲西斯事件是否真的可以被视为兵变或叛乱,学者们一直存在很多争论。根据伊丽莎白卡尼的说法,“兵变的概念假定军事纪律以服从命令为中心;这就是为什么不服从特定命令被视为如此严重的原因一个动作”(20)。将此术语及其现代关联应用于马其顿和希腊世界会产生困难。兵变假定马其顿军事事务中没有两件事:非常一致且相当重视绝对服从命令,即使在和平时期也是如此,以及马其顿士兵和臣民的行为和权利之间的明确区分。事实上,没有一个主要来源使用翻译为“兵变”的术语。

Waldemar Heckel在他的书A King and His Army 中也指出,在 Hyphasis 事件中,亚历山大缺乏将军的技能。此外,他声称亚历山大的人仍然忠于他们的国王,他们的话不是叛乱者的话,而是恳求他们的国王考虑他们的困境的人。尽管如此,海法西斯兵变仍然是亚历山大战役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因为它清楚地表明了国王和他的军队之间的摩擦。亚历山大在希法西斯对自己军队的意志测试中失败了,他非常不情愿地为他的征服运动设置了“东方终点站” (Arrian,139)。这阻止了向印度的进一步扩张,并改变了亚历山大的战役进程。

参考书目

匿名的。地标阿里安。锚,1788 年,227-233。

Arrian & Diodorus Siculus & Plutarch & Quintus Curtius Rufus & Pamela Mensch & James S. Romm。亚历山大大帝。哈克特出版公司,2005 年。

Diodorus Siculus 和沃尔顿,Francis R. Diodorus Siculus。哈佛大学出版社,1967 年。

伊丽莎白·卡尼。“马其顿人和兵变:菲利普和亚历山大军队的纪律和无纪律。” 古典语言学,卷。91/1996。

佛罗里达州霍尔特。“Hyphasis 兵变;源头研究。” 古代世界,卷。5/1982。

哈蒙德,NGL亚历山大大帝。布里斯托尔古典出版社,1994 年,215。

黑克尔,瓦尔德马尔。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剑桥大学出版社,2012 年。

瓦尔德马尔·赫克尔。“国王和他的军队。” 亚历山大大帝,由 Heckel、Waldemar 和 Tritle、Lawrence A. Wiley-Blackwell 编辑,2009 年。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蔡孝乾叛变的原因是什么

1948年8月,国民党发现了台湾地下组织的出版物《光明报》。顺着这份报纸慢慢的抓住了王明德、陈泽民、张志忠等大批的台湾共产党人。1950年1月,蔡孝乾也落入了特务的手里。一开始,保密局的特务对他严加审

历史人物 关书范叛变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关书范会有这个想法

在抗战时期,有很多感人的忠烈故事,也有不少让人唾弃的叛变例子。其实自古以来都是这样,好的和坏的总是成对出现,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那些叛变的软骨头,日本鬼子就不会来侵略中国,也就不会发生那么多忠烈的故事

四一二政变原因 蒋介石为何叛变革命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蒋介石想独占革命胜利果实自然是没错,但如果没有外部力量的支持,没有足够的条件,他绝不会轻易叛变革命。所以,中国共产党的退让、帝国主义的分化瓦解引

世界历史 古埃及王朝覆灭的原因应该不是战争,科学家找到惊人解答

研究人员今天表示,2000多年前火山猛烈喷发,大量岩屑遮蔽了阳光,使尼罗河上游水源枯竭,进而使古埃及最后一个王国加速覆灭。法新社报导,根据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

世界历史 这只军队叛变,回国后贬为贱民,子孙受千年歧视,现在都富得流油

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将人划为三六九等的历史,如印度的种姓制度,首陀罗作为最低等级,备受欺凌。在中国历史上同样如此,尤其是宋元明清这千年时间,贱民制度兴起。下面这只军队,因为叛变做汉奸,回国后,皇帝将他们

世界历史 1941年,斯大林下达一道命令,使100多万苏军瞬间叛变投敌

在中国古代,对于在外出征打仗的将军而言,“杀身成仁,马革裹尸还”才是基本要求。而对于战争失败而投降的人,无论出于何种缘由,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如汉武帝时期的李陵,5000步兵对阵十几万匈奴铁骑,最后被

历史军事 怛罗斯之战唐军失败竟是因为雇佣军叛变引起?

怛罗斯之战唐军为何失败?天宝十年四月(751)高仙芝率军从安西出发,在翻过葱岭、越过沙漠、经过了三个月的长途跋涉之后,高仙芝在七月份到达了阿拉伯人控制下的怛罗斯,并且开始围攻怛罗斯城(今哈萨克斯坦的江

世界历史 古埃及的木乃伊化

将死者制成木乃伊的做法始于古埃及c。公元前3500年。英文单词mummy来自拉丁语mumia,源自波斯语mum,意思是“蜡”,指的是经过防腐处理的尸体,呈蜡状。将死者制成木乃伊的想法可能是因为尸体在该

世界历史 古埃及人为什么要制作木乃伊?

古埃及人为什么要制作木乃伊?一提到埃及,人们可能会想到木乃伊。此词来源于阿拉伯文,本意是沥青,后来是指经过防腐处理而得以长久保存的干尸。制作和保存干尸是古代埃及非常流行的习俗,可为什么古埃及人要把死者

英国 英国三次议会改革的背景和原因及内容?

十九世纪英国三次议会改革英国进入十九世纪以后,进行过3次全国范围的议会改革。这些改革是产业革命引起的巨大经济变革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各阶级、各政党之间力量对比变化所提出来的必然要求。经过改革,逐步清除掉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