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人 让·雅克·卢梭简介,让·雅克·卢梭的故事

Posted 卢梭

篇首语:知识是种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改变世界的人 让·雅克·卢梭简介,让·雅克·卢梭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改变世界的人 让·雅克·卢梭简介,让·雅克·卢梭的故事

公元1712~公元1778

著名的哲学家让·雅克·卢梭于1712年出生于瑞士的日内瓦。他出生后不久母亲便离开了人世。卢梭十岁时,父亲被逐放,离开日内瓦,留下了孤苦伶仃的儿子。1728年卢梭十六岁时,只身离开日内瓦。卢梭长年做临时工,他默默无闻,到处谋生,漂泊四方。他有过几起罗曼趣事,其中包括与泰雷兹·勒瓦瑟的风流韵事,他俩有五个孩子,他把所有这五个孩子都送进了一家育婴堂(他最终到了五十六岁时才与勒瓦瑟结婚)。

1750年卢梭在三十岁时一举成名。第戎科学院开展了一次有奖征文活动,题目是《论科学与艺术是否败坏或增进道德》。卢梭的论文论证了科学和艺术进展的最后结果无益于人类,获得头等奖,使他顿时成为一代名人。随后他又写出了许多其它著作,其中包括《论不平等的起源》(1755),《埃罗伊兹的故事》(1761),《爱弥尔》(1762),《社会契约论》(1762)和《忏悔录》,所有这些著作都提高了他的声望。此外卢梭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写了两部歌剧:《爱情之歌》和《村里的预言家》。

虽然起初法国启蒙运动的自由主义作家有几位是卢梭的朋友,其中包括德·尼·狄德罗和让·达朗贝尔,但是他的思想不久就开始与其他人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卢梭反对伏尔泰在日内瓦建立一家剧院的计划,指出剧院是所伤风败俗的学校,结果他同伏尔泰反目,成了终生的仇敌。此外卢梭基本上属于情感主义,与伏尔泰及百科全书派成员的理性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1762年起,卢梭由于写政论文章,与当局发生了严重的纠纷。他的一些同事开始疏远他,大约就在这个时期,他患了明显的偏执狂症。虽然有些人对他表示友好,但他却采取怀疑和敌视的态度,同他们每个人都争吵过。他一生的最后二十年基本上是在悲惨痛苦中度过的,1778年他在法国埃及迈农维尔去世。

有人说卢梭的著作对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浪漫主义、极权主义和反理性主义的崛起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还为法国革命扫清了道路,为现代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享有对教育理论有重大影响的盛名。有人认为,人类几乎完全是其环境的产物(因此完全可以改变)的学说,是来自他的著作。现代技术危害人类,现代社会腐败不堪,因而需要“高尚野蛮人”的理想,这种观念无疑与他有关。如果所有这些观念确实都是他创立的话,那么他在本册中的名次就会大为提高。但是在我看来,这些说法有许多不是失之正确就是过于夸大。

例如让我们来看看“高尚野蛮人”这个概念。首先,卢梭从未使用过这个词语,也不羡慕南海岛上的土著居民或美国印第安人。况且有关“高尚野蛮人”的概念早在卢梭时代之前就很流行,著名的英国诗人约翰·德莱顿在卢梭诞生一个多世纪以前就一字不差地使用过这个词语。卢梭也没有“社会必然腐坏”这个观点,恰恰相反,他总认为社会是人类必不可少的。

卢梭创立了“社会契约”学说的这种提法是完全不真实的。约翰·洛克对这一学说做过详尽的论述,他的著作早在卢梭诞生之前就发表了。事实上,著名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甚至早在洛克之前就论述过社会契约论的学说。

卢梭反对技术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十分显然,自从卢梭去世的两个世纪以来技术有了空前的增长,他反对技术所做的努力显然是徒劳而已。况且今天存在的反对技术的偏见并不源自卢梭的著作,而恰恰是对上个世纪中无限制地应用技术所带来的不良效果的一种反应。

许多其他思想家提出过环境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形成具有绝对的重要性,我认为没有理由把这个相当一般的学说归于卢梭。同样民族主义早在这位法国哲学家问世很久以前就是一股重要的力量,他对它的崛起没有什么影响。

卢梭的著作为法国革命扫清了道路吗?毫无疑问,他的著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且也许比狄德罗或达朗贝尔所起的作用要大。但是就此而论,伏尔泰的影响远在卢梭之上,因为他的著作比卢梭的问世早,内容多,思想明确。

卢梭具有反理性主义的气质,特别是与当时其他著名的法国作家相对立,这是相当真实的。但是,反理性主义并不是新货色:我们的政治和社会信仰通常是建立在情感和偏见的基础之上的,虽然我们经常寻找表面看来是合乎理性的论据来为我们的信仰申辩。

但是即使说卢梭的影响不象他的羡慕者(或反对者)所宣称的那么大,它也是不可低估的。可以完全肯定他对于文学中浪漫主义的崛起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他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影响甚至还要重要些。卢梭轻视在儿童教育中学习书本知识的意义,提倡对儿童的情感培养应先于理智培养,强调儿童通过体验来学习的意义(顺便提一句,卢梭是一位宣传母乳喂养具有优越性的先驱)。一个抛弃了自己孩子的人却有胆量给别人上怎样哺育孩子的课,这听起来也许未免使人感到离奇,但是毫无疑问卢梭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当代的教育理论。

卢梭的政治著作中有许多思想独特新颖,引人入胜。但是总体说来就是一种追求平等的强烈欲望和一种同样强烈的感受:现存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已经达到了令人不能容忍的程度(人生下来本来是自由的,但是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戴上枷锁)。卢梭自己可能并不喜欢暴力行为,但是他无疑激励了其他人实行暴力革命,逐步改革社会制度。

卢梭对私有财产的观点(以及对许多其它问题的观点),常常自相矛盾。一次他曾把财产形容为“公民一切权力中最神圣的权力”,但是似乎可以有把握地说,他对私有财产的攻击比称赞在他的读者心目中影响更大。卢梭是早期认真攻击私有制的现代重要的作家之一,因此可以认为他是现代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先驱之一。

最后人们决不能忽视卢梭的宪政学说。《社会契约论》的中心思想用卢梭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把每个伙伴及其一切权力完全交给整个社会。”这样的话没有给公民自由和人权法留有余地。卢梭自己是一位权势的叛逆者,但是他这本书的一个主要作用是为后来的极权主义政权开拓了辩词。

有人批评卢梭是一个极其神经质(而不说偏执狂)的人,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是一个思想不切实际的、糊涂的思想家,这样的批评大体上是正确的。但是远比他的缺点更重要的是他的洞察力和杰出的创造精神所闪现出来的思想火花,两个多世纪以来,不断地影响着现代思想。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卢梭简介_卢梭的教育思想_卢梭的名言_卢梭的作品

中文名称:让-雅克·卢梭外文名称:法语:Jean-JacquesRousseau国籍:法国民族:法兰西出生地:瑞士日内瓦出生日期:公元1712年6月28日逝世日期:公元1778年7月2日职业;哲学家、

国外名人传 卢梭人物生平简介,卢梭怎么死的,卢梭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杰出的民主主义者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曾是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旗

改变世界的人 路易·达盖尔简介,路易·达盖尔的故事

公元1787~公元1851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期,路易·雅克·芒戴·达盖尔首次成功地发明了实用摄影术。1887年达盖尔出生在法国北方的科梅伊镇,年青时是位艺术家,他约在三十五岁时设计出西洋镜,用特殊的光

法国哲学家卢梭诞辰

不知诸位是否听过这么一句话:“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没错,这话出自卢梭。或者有的读者要问卢梭是谁?他是法国早期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

希望自己被虐待 揭秘哲学家卢梭的特殊癖好

卢梭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为当时封建愚昧的人们在思想上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但名人大多都是与众不同的,这也体现在他们的性生活上,卢梭就是典型的糜烂杂乱,而且癖好颇多,让人难以想象。有人还曾提出卢梭同性恋

希望自己被虐待 揭秘哲学家卢梭的特殊癖好

卢梭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为当时封建愚昧的人们在思想上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但名人大多都是与众不同的,这也体现在他们的性生活上,卢梭就是典型的糜烂杂乱,而且癖好颇多,让人难以想象。有人还曾提出卢梭同性恋

卢梭教育思想得核心是什么?

卢梭崇尚自然,主张“回归自然”,他提出了自然教育理论。自然教育思想是卢梭教育理论的根本思想,其影响深远。一、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概论《爱弥儿》全书共五卷,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

卢梭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哲学方面在哲学上,卢梭提出“天赋人权说”,卢梭天赋人权的思想最早在美国独立宣言中体现。政治方面描述人和社会关系的《社会契约论》是卢梭最重要的著作,其中开头写道“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法国启蒙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卢梭逝世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这是卢梭流传于世的名言之一,卢梭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提出了很多思想理论,最出名的莫过于“人生而平等",哪么接下来就跟随小编一起走进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卢梭(Jea

雅克萨之战及其后 康熙大帝和彼得大帝的较量

彼得一世(1672——1725年),俄国沙皇(1682——1725年),被普希金说成“让俄罗斯腾空而起”,被马克思称为“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被列宁称为“迅速地促使野蛮的俄罗斯人迅速采用西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