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 唐朝佛教四大显宗简介
Posted 宗派
篇首语: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历史 唐朝佛教四大显宗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朝历史 唐朝佛教四大显宗简介
唐朝佛教四大显宗:
禅宗:禅宗是以「禅」为主的一个佛教宗派。由唐朝惠能大师所发扬光大,强调在日常生活中显露佛教精神,着重内心亲身证悟。此宗成为后期中国佛教的主流。
禅宗的实际创立及发扬光大者,乃唐朝惠能大师(公元638-713)。但由其师承向上追溯,则谓南北朝时南天竺人菩提达摩来华所创立,由达摩传慧可,慧可传僧璨,经道信,弘忍而至惠能。因此人称惠能为六祖。
此宗不重經典之權威,但依經中背後所含之真理。但由六祖弟子所錄的《六祖法寶壇經》則可反映出惠能大師的思想及早期禪宗面貌,故為欲了解禪宗者所必讀。另《金剛經》及《維摩經》亦為禪宗精神所依者。
「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四句代表著禪宗的特色。前二句表現出禪宗對於經教的態度,後二句則表現著禪宗對實踐的主張。
法相宗:西元七世紀間,唐朝玄奘大師西行求法,曾在那爛陀寺從瑜伽論師戒賢受學五年,傳承《瑜伽師地論》的奧義,開創了中國的法相唯識宗。
法相宗,是依《解深密經‧法相品》所立,以抉擇判斷諸法的體性、相狀,教名法相宗。又名唯識宗或有宗,闡釋「萬法唯識」的妙理。唯識學說建立種種「法相」,以解釋宇宙人生的真理,極力矯正空宗斷滅空的偏執,故名「大乘有宗」。
本宗總取六經十一論為所依。六經中以《解深密經》為本經;十一論中以《瑜伽師地論》為本論;而以玄奘、窺基師徒所糅護法論師等十家之《成唯識論》為綜合。
玄奘盛弘法相唯識主旨,門下受教者頗多,其中以神昉、嘉尚、窺基、普光四人為著名,有玄奘門下四哲之稱。窺基一系由慧沼繼承法脈,續傳智周、如理,其後中國唯識宗逐漸衰微了。直至清末民初,有太虛大師、歐陽竟無…、周叔迦、態十力等居士致力於法相的研究。
基本教義:五位百法、萬法唯識、三性與三無性、五重唯識觀。而修學唯識最終的目標是「轉識成智」,「識」是生死的根本,「智」是清淨佛性。一切境界由於心識的分別作用,而有美醜,好壞、優劣的差別,如果我們能透過唯識理念,調伏自己的心念,再痛苦的事,也能逆來順受,甘之如飴了。唯識學所立的名相基礎,說理縝密,分析透徹,堪稱佛教的心理學。有心學習者,不妨依《成唯識論》之修道次第,逐步探討,必能臻於轉凡入聖的境界。
净土宗:净土宗的历史渊源传自古印度佛教,不过,在古印度净土信仰和念佛法门并未成为一个专门宗派。净土法门在中国起步于汉晋时代的东林寺之慧远大师,始于北魏昙鸾,经唐代善导法师(613年~681年)发扬光大。大乘佛教各宗派普遍都接受净土及阿弥陀佛的信仰,但早期的汉传佛教也并不认为净土为一个独立宗派,各个宗派大都各自兼修净土。但到了晋唐之后,净土行者成为了一个独立宗派。因为净土宗的判教理论及组织发展的较晚,不像禅宗、天台宗一样,在一开始就有法脉、传承和组织体系。
净土宗的特色是强调对阿弥陀佛的信仰,透过念诵佛号,得以在死后往生极乐国土。该宗派认为,依赖个人的力量获得彻底解脱十分困难;但若通过日常念佛修行,获得佛力的接引、救援,可以借着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佛教原始就有「正法、像法、末法」的说法,在其他的宗派里,这只被理解为单纯的历史发展理论。但净土宗将末法概念与修行法门结合,并且将其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判教思想。
华严宗: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汉传佛教的流派之一,此宗以《华严经》为所依,故称为华严宗。
以唐朝杜顺和尚者为初祖(据传为文殊菩萨化身)、云华智俨法师为二祖,贤首法藏法师为三祖,清凉澄观法师为四祖,圭峰宗密禅师为五祖。宋朝加入马鸣、龙树而为七祖。实际创始人是法藏,但传统上以龙树菩萨为初祖。因法藏受封贤首国师,故此宗或称为贤首宗。
华严宗的主要教理有「法界缘起」及「四法界」。而华严宗的判教,法藏主张五教说,把佛陀一生的说法依解说的义理深浅分为「小」、「始」、「终」、「顿」、「圆」五教。在判教上尊《华严经》为最高经典,并从《华严经》的思想,发展出法界缘起、十玄、四法界、六相圆融的学说,发挥事事无碍的理论。此派从盛唐立宗,至唐武宗灭佛后,逐渐衰微。
相关参考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姚崇年轻时生性洒脱,注重气节,勤习武艺,以打猎自娱,二十岁后发奋读书,以孝敬挽郎的身份步入仕途,又考中下笔成章举,授为濮州司仓参军,累迁至夏官郎中。担任宰相696年(万岁通天元年),契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今存诗40
导读:中国古代帝王中,不少人颇有佛缘,女皇武则天便是其中一位。武则天推崇佛教的目的,是想把佛教当作自己登上权力顶峰的思想武器。她一当上皇帝,便宣布“释教开革命之阶,升于道教之上”。除划拨专款大修寺庙,
唐朝人物中文名:伏虎罗汉别名:弥勒尊者所属教派:中国佛教位次:罗汉第十八位伏虎罗汉人物传说传说伏虎尊者所住的寺庙外,经常有猛虎因肚子饿长哮,伏虎尊者把自己的饭食分给这只老虎,时间一长了猛虎就被他降服了
唐朝人物中文名:武曌别名:武则天、武媚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公元624年2月17日逝世日期:公元705年12月16日职业:皇帝、政治家、诗人信仰:佛教主要成就:废唐,改国号为周主要成就:中国历
唐朝人物中文名:武曌别名:武则天、武媚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公元624年2月17日逝世日期:公元705年12月16日职业:皇帝、政治家、诗人信仰:佛教主要成就:废唐,改国号为周主要成就:中国历
唐朝人物中文名:王贞白别号:字有道,号灵溪国籍:中国(唐朝)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西上饶市广丰区出生日期:公元875年死日期:公元958年职业:文臣、墨客重要造诣:唐朝著名墨客;江西四大墨客代表作品:《
唐朝人物中文名:过江罗汉别名:跋陀罗尊者国籍:印度出生地:印度职业:和尚信仰:佛教主要成就:身负经卷、东渡传经跋山涉水、普渡众生过江罗汉基本介绍跋陀罗尊者--过江罗汉身负经卷、东渡传经跋山涉水、普渡众
唐朝人物中文名:伐阇罗弗多罗尊者外文名:Vajraputra地位:佛教十八罗汉的第八位音译:梵语音译别名:笑狮罗汉笑狮罗汉罗弗多尊者,原为猎人,因学佛不再杀生,狮子来谢,故有此名。他与自眷属一千一百阿
唐朝人物中文名:降龙罗汉别名:降龙尊者、迦叶尊者国籍:中国•南宋民族:汉族信仰:佛教降龙罗汉基本介绍传说古印度有龙王用洪水淹那竭国,将佛经藏于龙宫。后来降龙尊者降服了龙王取回佛经,立了大功,故称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