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历史 南宋大臣陈规是个怎样的人
Posted 宋朝
篇首语:做好自己,不为别人的欣赏而存在,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活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历史 南宋大臣陈规是个怎样的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历史 南宋大臣陈规是个怎样的人
南宋陈规是个怎样的人
?陈规这个人性格端庄稳重,坚毅,很少和别人说笑,不是很健谈和幽默,但是对待别人很随和,平易近人。陈规还时常自夸自己是个忠义之人,他非常喜欢接济穷人,乐善好施,所以家里没有多余的财产,做官也比较清廉。
刘琦
在兀术进攻顺昌府的时候,陈规和刘琦亲自在城墙是来回的巡视军情,勉励安抚各位将士的士气。有的时候,飞箭射到衣服上了,陈规也面不改色,沉着稳重,士兵们看到这种情况,士气更加的高扬了,以死和敌人拼搏斗争。两军交战正值酷暑炎炎的盛夏,天气非常的炎热,陈规就和刘琦说,我们不要派出大量的士兵和兀术打,只要以逸待劳,换着方法慢慢和兀术周旋,这样我们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陈规的聪明才智,还有他理性的一面。
记得陈规有一个女儿,他还为照料自己的女儿去给女儿找了一个侍女。找到一个妇人后,发觉这个妇女的言谈举止非常的闲雅端庄,陈规对此感动非常奇怪,于是就问那个妇人,问了之后才知道,这个妇人是云梦张贡士的女儿,因为丈夫死在战乱之中,一个妇道人家没有依靠,就只好寄人篱下,给人家做侍女讨口饭吃,借此为生。陈规听了,没有在让她继续做侍女,还把自己女儿的嫁妆拿出一部分给那个妇人做嫁妆。当时听到陈规是如此对待一个陌生人的,都非常的感动,这足以看出陈规是个善良的人。
南宋陈规
陈规,字元则,是南宋时期密州安丘人。陈规这个人是个进士。但在建炎元年却管制龙图阁直事。在率兵去汴州,到了蔡州,因为道路受阻有回来了,后来祝进要来攻打德安府,当时德安府的太守却逃跑了,当地的百姓一直拥护陈规做太守执掌政事,他亲自指挥作战,打的王在和祝进狼狈地逃走了。
南宋陈规
陈规这个人会对不同的敌人采用不同的方法,用兵很有策略。记得有一次杨进来犯,陈规的军队和他们僵持了十几天没有打一场仗,杨进就因为缺少粮草,军心就慢慢浮躁起来了,杨进本人也没有办法。于是就带人向陈规求和,陈规亲自出城拉着杨进的胳膊和他交谈,杨进对此非常感动,就折断箭柄发誓说这次离开后以后永远不会再来侵犯你们了。还有一次是董平带着军队来窥视,还派出手下李居正和黄进进城向陈规要求赏赐,陈规在花了一点时间观察分析时势后,直接把黄进给杀了,并且还劝降了李居正,命他做前锋,杀的董平片甲不留。陈规因为一些列的战功,被皇帝提升做了德安府镇、复州、汉阳军镇抚使,还赏赐给他三品的官服,不久后又升官做了徽猷阁待制。
陈规这个人不但懂得军事,还很喜欢藏书,在德安做官的时候,同城的有个叫王的藏书家家里有书四万多卷,陈规就用躲避战乱作为理由把王假的书都载走了。十年后,陈规是龙图阁直学士,当时王家世代的所收藏的书都在洛阳,老家藏的书还是很多,又被陈规拿走了。由于王氏很是感激陈规,但是又没有适合的理由向陈规拿书,所以王家所有的书都归陈规了。陈规死于庐州,死后被封为忠利智敏候。
南宋陈规 守城录
?《守城录》是关于城池防御的一本书,是由南宋时的陈规和汤q一起撰写的。陈规这个人当过安陆令。还当过知德安府。在德安、顺昌的时候,以守城出名,从而广为人知。汤q曾经做过德安府教授,他记录了陈规在德安府的守城事迹写成《德安守御录》,后宋宁宗下令将此书和陈规的《靖康朝野佥言》与《守城机要》合并成为《守城录》。
《守城录》
《守城录》由陈规的一卷《靖康朝野佥言后序》与一卷《守城机要》和汤q的一本《德安守御录》三部分组成,原先这三本是各自成书的,之后被宋宁宗下令将三本书何为一本。《守城录》到现在原本已经消失不见,只留下在清朝乾隆时期的手抄本,共有四卷,约有一万七千八百字。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工程武器的发展与其实践经验,着重的介绍了守城的方法。还提出了守城不能只守不攻,要守中有攻,还有注意战况,随时准备主动出击。书中还提出了要修改城门、城墙,还拆除了原本容易受到炮击的城墙的四方城角,拆除了原本城门的两侧城墙的突出部分,还将原来的一城一壕改之为“重城重壕”新城防御体系,用来加强城池的防御力。还简单阐述了大炮在守城中的使用方法。还记载了陈规自己制作的长竹竿火枪在守城中发挥的作用。这火枪是最早的管形火器,心思科技历史上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关参考
宗泽是北宋末年到南宋初年之时的大臣,他于元佑六年进士及第,从此步入官场。他是一位很有抱负之人,在十多岁的时候,观宋朝吏治腐败,便已经决定了自己救国救民的道路。他从那时起便为此而努力奋斗,不过可惜的
历史上的宋朝分为南宋和北宋两个朝代,当时宋朝内部还是有一定的矛盾的,积贫积弱是当时宋朝的一个很大的毛病,当时的每一任皇帝都有相应的措施来进行完善和改变当时的局面。最为著名的是发生在宋神宗时期的王安石变
张浚(1097年8月11日—1164年4月20日),字德远,世称紫岩先生。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南宋名相、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学者,西汉留侯张良之后。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登进士第,历枢密院编
熙二年,召为吏部尚书,迁知枢密院事,辞不拜。孝宗崩,适光宗寝疾,不能执丧,乃遣韩腚幸阅陟意请于宪圣太后,奉嘉王赵扩即皇帝位,是为宋宁宗。后任右相,与留正同心辅政,不久遭韩腚泄瓜荻罢官。贬为宁远军节度副
真德秀真德秀本姓慎,出生福建浦城,是南宋著名理学家、大臣,著有《真文忠公集》等作品,程朱理学得以蓬勃发展离不开他的助力。公元1235年,真德秀逝世,超廷追赠银青光禄大夫,谥号为文忠。那么,历史上的真德
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
在北宋时期,呼延赞是一位十分出名的军事将领。呼延赞的父亲是后周的马步都指挥使,可以说是一个军官世家。宋宁宗是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南宋的第四位皇帝,名字是赵扩。下面是呼延赞与宋宁宗两人具体介绍。呼延赞出
历史人物 南宋宰相陈俊卿简介,《共乐堂》作者陈俊卿是个怎样的人
人物生平陈俊卿生于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自少严肃持重,不苟言笑。其父陈仁去世时,他像成年人一样操持丧事。绍兴八年(1138年),陈俊卿中进士第二名(榜眼),授职泉州(今福建泉州)观察推官。陈俊
其实整个宋朝并没有一位给人印象特别深刻的皇帝,和明朝皇帝相比,宋朝皇帝往往显得存在感不高。不过要说宋朝口碑最好的一位皇帝,可能多数人都会选择宋仁宗。宋仁宗13岁即位,在位一共41年,也是整个宋朝在位时
在历史长河中,李鸿章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说起晚清时期最可惜的大臣,那么这位大臣肯定就是李鸿章了,估计大家看到李鸿章的名字,第一时间想到就是卖国贼,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