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国:魏延为何会被器重

Posted 武将

篇首语: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揭秘三国:魏延为何会被器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揭秘三国:魏延为何会被器重

2、三国蜀汉名将魏延简介 魏延为何要造反?

揭秘三国:魏延为何会被器重

魏延,虽然在小说中的戏份比不上刘关张,但是也的确是蜀国的一员大将了,他对待自己手下的兵将很好,跟他们同甘共苦,因此那些人也就愿意为其卖命打仗。而且打败了的话,他会自己承担责任,而倘若得胜,却要将上面发下来的赏赐,悉数分给追随自己的手下。不过他有大多数武将的通病,那就是非常瞧不起那些似乎只会纸上谈兵的文士,因此常与朝中大臣发生矛盾。他只所以能够担任汉中太守一职,也是全凭刘备的一己之力,摒弃其他人的不满,强行给他这个位子的。不得不说,刘备对于收买人心还是有一套的,应该是祖传的本事,想那关张孔明,都各有各的脾气,但是却全都心甘情愿的跟随在他的手下。有一次他想将黄忠也封为五虎将跟二爷齐名,谁都猜测到二爷必然会生气,而他却早就想到了应对之策,知道二爷最受不了的就是拍马屁,只要拍到点子上,哪怕下降一位都能心安理得的接受,果不其然,二爷的火气也发了,最后还是老老实实的接受任命。

蜀汉最危难得时候,应该就是荆州被夺,二爷也遭到东吴残忍杀害,至此,刘备为了报仇,不惜顶着压力要为自己的兄弟报仇,想要倾尽全力来对付孙权。只可惜他们败给了足智多谋的陆逊,至此蜀汉大厦已经到了垮塌的边缘,不少人选择了叛逃,暴乱和骚动接二连三。当时魏国很有可能会伺机对汉中动手,但是因为魏延的兵力部署得当,防御工事极佳,使得对方不敢擅自动手。后来孔明身死在五丈原,他临死前抓门留下一句话,称如果魏延不从命的话,就让他自生自灭。

作为其心腹的杨仪,听完后便以为是那魏延已经生有反心,他们应该选率领三军返回汉中。而魏延却认为这句话是让他完全统御蜀汉大军,然后继续北伐行动。如此便爆发了非常激烈的内讧,导致魏延死在了马岱的手中,另外杨仪也因为官职被革去,羞愤难当,自缢而死。其实我们能够回顾魏延的这一生的话,也能够感觉到他其实是个悲剧性人物,颇有些关羽的影子。他也是个难得的武将,否则也不会受到刘备的器重,因为他能够独当一面,而且体恤兵将,能够让自己的手下产生凝聚力,就算是位高权重,也依然秉承原先的习惯,对待兵将一如从前,使得他们都原因为自己拼命,所以才会在战争中屡立战功。

魏延对文人儒臣非常不喜,可以说是瞧不起,认为与这些只会躲在后方指手画脚的人都是无用之人,所以也从未专门想着与之结交。因为这一点,朝中的文人都对他敬而远之,不屑于这种人为伍,其中就包括孔明。魏延性格非常豪爽,因此嘴里经常会吐露真言,基本上是毫无遮拦,而在孔明的眼中,这完全是狂妄自大的表现。

后来刘备去世之前,他就曾经向其表示自己的忠心,而极其夸张的称赞自己战败曹军的事迹,却对关张二位好汉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到了蜀汉后期的时候,其他武将去世的去世,还在培养期的也有,当时能够承载起蜀汉第一武将重任的,也就只剩下他了。从此他甚至变得有些张狂起来,而且非常的急于求成, 通过一场战争来为自己正名。或许论资历,他不如五虎上将相提并论,但是相比张苞等人就已经算是长辈了,因此在当时的时间环境下,他就已经是蜀汉最为特殊的一员大将了。早在很久以前,他就拥有了不少的功勋,在蜀汉的发展和建立的过程中,他参与了全程,后来五虎将相继离世,他则成为了蜀汉排名第一的战将,成为了北伐行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角色。在此期间,孔明知道他会因为以前的功绩而对他多有忌惮、提防。孔明此人虽然擅长奇门遁甲,但是性格却非常沉稳,面面俱到,天生小心谨慎,所以杜宇魏延很多疯狂的想法非常排斥,基本上没有采用过他的谋略。

其实史书中认为孔明最后还是选择相信他一把,打算将兵权交托给魏延,但是杨仪因为素来与其不合,便造谣称魏延是想要去魏国投降,并发兵征讨他们,为了能够保住名誉不受损,他只能选择逃避,最后却还是没能躲过此难,被追杀成功。

三国蜀汉名将魏延简介 魏延为何要造反?

三国蜀汉名将魏延简介 魏延为何要造反?

  魏延人物生平简介

  魏延字文长,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刘备入川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期间魏延多次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一万兵,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如同韩信的例子,但诸葛亮一直不许,因而认为自己无法完全发挥才能,心怀不满。与长史杨仪不和,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激化,相互争权,魏延败逃,为马岱所追斩,并被夷灭三族。

  魏延对于行兵用将等兵法有着超出常人的天赋,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够赢得刘备的赏识,并在刘备的蜀汉大军占领汉中后,被刘备选为镇守汉中的镇远将军,相当于将蜀汉大本营交给魏延看管。相传刘备在选择镇远将军时,张飞对此职位十分有信心,毕竟张飞的勇武天下皆知。但刘备放弃选择张飞而是看重魏延,其最重要的原因便是魏延才智更胜张飞,在册封当场说出抵制曹操等人的妙法,被蜀汉君臣赞赏。

  虽然魏延才智勇武过于常人,但他的性格却非常的高傲,不擅长与人交际,或者说不屑迎合他人。这样的性格建立在他惊才绝艳的天赋基础上,但也是后来魏延身死的重要原因。

  像魏延这等名将,蜀汉第一谋士诸葛亮当然也很重视他。但是魏延在行军方面与诸葛亮产生了多次的摩擦,因为魏延认为他完全可以和诸葛亮分兵,最后再与诸葛亮汇合,但诸葛亮因为这个计策十分的冒险,对蜀汉兵将的伤害极大而否决了魏延。魏延也因此对诸葛亮产生了不满,并时常感叹自己怀才不遇。

  魏延一生坎坷,几度经历大起大陆,最终这位天赋过人但性格高傲的蜀汉名将,被杨仪所杀,淹没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

  魏延为什么会造反

  魏延为什么造反魏延是个将才。但做事急功近利,向诸葛献计出子午谷出长安就是个例子,这个地方地势险要,这样冒进的打法完全是拿将士的身价性命做赌注。需知北上伐魏是老刘与诸葛在隆中对的时候就定下来的国家大计,是要从全盘去考虑的。后来造反就为这件事,可见他心里完全没有“君为臣纲”这几个字的,怀有这样的思想很危险。魏延爱护士兵,骁勇善战,也很有军事才能是毫无疑问的,这是优点。但是他飞扬跋扈,自高自大,是那种给三分颜色就要开染坊的角色。

  跟同事关系相处得很不好一般人对他是抱惹不起躲得起的态度,不敢得罪他。但是,至少有两个人不买他的帐,这也造成了他跟这两人的矛盾极度恶化,一个是刘备的宗亲刘琰,一个是诸葛亮的长史杨仪。至于魏延之死,其责任更不在诸葛,这是杨魏争斗的结果其主要责任还是在魏延自己,虽然说他反叛确实冤枉。但他在诸葛死后违其遗命,以私愤率先攻杨仪,而士卒不从。皆因他自大狂妄,审时度势不明,这变相给了杨仪一个机会,使其自取其祸而已。

  可以说,魏延造反在一定程度上是被诸葛亮一步步逼反的。当初,诸葛亮每次北伐,魏延都希望能自领一支万人大军,像当年韩信那样,与诸葛亮在潼关会合,诸葛亮每次都加以拒绝。于是,就在张郃私下里抱怨司马懿怕诸葛亮的同时,魏延也牢骚满腹地认为"诸葛亮胆小",使自己奇志难酬。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时,曾有过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即使不能一举统一大业,至少有望将长安并入蜀地。当时魏国派驻边防的安西将军夏侯茂乃曹操女婿,"素无武略","又多蓄妾",因着与魏文帝曹丕的关系才获得这一荷守一方重镇的职位。魏延看准此一机缘,遂大胆向诸葛亮提议道:"给我五千人,自带粮草,循秦岭以东疾进,不出十日可到长安。

  胆怯的夏侯茂见我蜀兵天降,必然仓皇而逃。曹丕若想率军亲征,最起码也得廿天,丞相已可先期到达。这样,咸阳以西可一举而定。"今天的公论是:魏延的计划虽然冒险,但成功的可能极大,因为他对当时敌我形势及当地特殊地形的判断都是非常准确的。考虑到后来蜀国灭于魏国之手,乃是由于魏国大将邓艾采取了相似的"奇险"战略,诸葛亮对魏延提议的否决,便只能让我们深感遗憾了。以诸葛亮的才学,是不可能不知道当初魏延的计策是可行的,但他为什么不执行,我想应该是怕魏延立奇功,影响自己在蜀汉朝中的专权地位。

相关参考

揭秘三国“第一好官”刘馥,为何会被曹操酒后杀死?

揭秘三国“第一好官”刘馥,为何会被曹操酒后杀死?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三国之中刘馥无疑是个能臣的典范,更是一个难得的好官。刘馥----曹操任命的扬州刺史。他上任的时候,庐江有孙策派遣的

孔明为何总是和魏延过不去

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今河南省信阳市负忧三里店)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刘备入川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

诸葛亮为何不重用魏延

刘备还在世时,特别器重魏延,封他为镇远将军。而魏延也不负刘备所托,与曹军对峙十年,牢牢护住汉中。刘备登基后,大手一挥,封魏延为镇北将军,魏延跻身成为蜀汉一流大将。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按理说刘备器重的人

为何会被自己的儿子饿死 揭秘史上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赵雍是战国时有名的英主,也就是晋国权臣赵盾的后代,三家分晋而有赵、魏、韩三国,赵国传了若干代后到赵雍。赵雍十五岁登基坐殿时,中原一片混乱,他的老子赵肃侯虽然留下了不错的基础,但由于赵国处于四战...

此人深得诸葛亮赏识,刘备器重,却逼死了魏延,最终下场很惨

对于魏延,刘备选择给他广阔的天地,诸葛亮却对他处处掣肘;对于马谡,刘备认为不堪大用,诸葛亮却对他委以重任。不过终究还是有人,能够被这二人一起赏识,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便是这样一个人。能够被刘备和诸葛亮

揭秘历史上的魏延

读《三国演义》,总觉得魏延挺冤的。怎么稀里糊涂就让诸葛亮给杀了呢?老魏到底怎么了?细想想,老魏也没犯什么事儿啊。说他反叛,也没有证据啊!说到底,他一开始就不应该来刘备这个单位来工作。十多年前,谈歌读过

庞德和魏延,同为三国顶级猛将,究竟谁更胜一筹

喜欢《三国演义》的朋友,比起三国之间的角逐,大都对武将之间的单挑,更感兴趣。例如,读完长坂坡之战,有人会被赵云七进七出的英姿折服;读完许褚裸衣斗马超,很多人喜欢讨论,如果这场单挑不被打断,结果会如何;

揭秘魏延谋反一案的历史真相

魏延是蜀汉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之一,可以说继关张马黄赵之后,他是当之无愧的蜀汉第一猛将,以其智勇双全,为蜀汉的伐魏大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他的死却成为蜀汉乃至三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没有之一。按照小说

揭秘陈寿曲笔之――魏延大败郭淮费曜

本文评论依据的的史料是陈寿的《三国志》。关于魏延和杨仪之间的矛盾,按照易中天教授的看法是:诸葛亮已经发现北伐成为无法实现的梦想,只好用以攻代守的办法,走一步算一步,宁可每一次出祁山无功而返也不愿意冒险

诸葛亮为何一定要杀魏延

三国时代风起云涌,人才辈出;提到三国蜀汉名将,大家最直接的反应一定是五虎将,但除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外,还有一位耳熟能详的大将叫魏延。在三国历史当中,关于魏延的死有很大争议,很多人觉得魏延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