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明朝国姓不是朱吗

Posted 太监

篇首语: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历史 明朝国姓不是朱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历史 明朝国姓不是朱吗

明朝国姓不是朱吗?为什么明朝皇帝赐郑和国姓为什么不是朱是郑??

为什么明朝皇帝赐郑和国姓为什么不是朱是郑?

《郑和家谱》,其中详细记载了郑姓由来:“公和始事于永乐二年正月初一,御书郑字,赐以为姓,乃名郑和,选为内官监太监”。

郑和在“靖难之役”中才华出众,战功显赫,永乐二年(1404)年正月初一,明成祖上朝嘉奖“靖难之役”的有功之臣,朱棣回忆起当年郑和在郑村坝(今北京大兴县)的英勇顽强,表现十分突出,便亲笔书写了一个斗大的“郑”字赐给马和为姓,并封郑和为内官监太监(四品大员)。皇帝亲自赐姓,在当时被视为臣子的最大荣耀,马和由此改姓郑和。但由于赐的不是国姓,所以不叫朱和。

此外民间另有一说: 郑和因跟随燕王朱棣“靖难”有功,深得燕王的信任和器重。朱棣夺取政权后,晋升郑和为内官监太监,成为太监首领,官职为四品。但因“马”不能进宫,明成祖赐其姓“郑”,故称郑和。郑和家乡云南昆阳至今也还流传有“马不能登殿,皇帝赐姓郑”的说法。

至于被唐王朱聿键赐予国姓朱的郑成功,则又另有曲折。

郑成功原名郑森,字明俨,号大木,,在日本时,乳名叫福松。(他报户口的名字是田川福松,母亲为田川氏。)

1644年明朝帝国灭亡,东南沿海地区陆续有福王、唐王、鲁王、桂王等力图抵抗以延续明帝国政权,唐王朱聿键的势力在福州,受到郑芝龙的支持,建号“隆武”。又因唐王无男嗣,郑芝龙乃安排郑成功为唐王效力,带有他日可取而代之的谋略,唐王亦需要郑家的支持,故在明隆武元年将皇室的「朱」姓赐给郑森,改名成功,封忠孝伯,任御营中军都督,赐尚方剑,从此南明官方称为“朱成功”。因此,这也是世称其为「国姓爷」的由来。

其实郑成功也自称为朱成功,据史书记载: 隆武二年十二月(1647年1月)郑成功在烈屿(小金门)起兵,旗帜称号立场鲜明:「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朱成功」。连康熙都曾这样说过:「朱成功系明室遗臣,非朕之乱臣贼子!」而民国编的清史纪事本末,也称明朱成功,以标榜忠明抗清事迹。

至于朱成功后来为何又变为郑成功? 唯一解释就是满清政府始终不承认南明政权的合法性,故连同南明政府的赐姓也不予以承认。所以后来史书复称郑,沿用至今。

郑和,原姓马,名文和,小字三保,人称“三保太监”或“三宝太监”,云南昆阳人(今昆明晋宁),回族。他出生在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家庭,其祖父、父亲都曾到沙乌地阿拉伯麦加朝觐,故称马哈吉。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朱元璋父亲朱世珍简介

  朱世珍是元朝人氏,但是要了解他却脱不开明朝。明朝国姓为“朱”,那么朱世珍这个人就有许多说法了。皇帝当然不是,那么难道是哪位知名度不高的王爷吗?也不是!  朱世珍名头极大,全赖其子。朱世珍的儿子,就

明朝历史 郑成功简介

郑成功简介  郑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幼名福松,名森,字明俨,诣明末大儒钱谦益时受字大木。是明末清初的军事家,民族英雄。南明唐王隆武帝赐国姓朱,

明朝历史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郑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名森,字明俨,幼名福松,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南明皇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永历帝封延平王。出

郑成功纪念馆,郑成功为什么叫国姓爷

郑成功为什么叫国姓爷1645年,郑芝龙将郑成功引荐给隆武帝,隆武帝非常赏识郑成功,赐朱姓给他,朝廷内外都称朱为国姓,普通百姓尊称他为国姓爷。郑成功是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因蒙隆武帝赐明朝

朱元璋父亲朱世珍简介?朱世珍是怎么死的?

  朱世珍是元朝人氏,但是要了解他却脱不开明朝。明朝国姓为“朱”,那么朱世珍这个人就有许多说法了。皇帝当然不是,那么难道是哪位知名度不高的王爷吗?也不是!  朱世珍名头极大,全

明朝 妄想成仙的皇帝

妄想成仙的皇帝刘瑾被处死后,武宗又宠信两个佞臣,一个叫江彬,一个叫钱宁。江彬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又善于迎合皇上的心意,被擢升为左都督,留侍左右,并赐国姓。钱宁身怀绝技,又会变着法儿让皇上开心,所以也受

历史人物 他是抗清名将,最终因为一件事错失明朝复兴最后希望

明末清初许多人为了避免亡国,不惜一死也要与满清血战,这里面有真心为国的,有沽名钓誉的,有为一己之私的。比如说国姓爷郑成功,他赶走荷兰人,收复台湾,是民族英雄,但事实上在当时他这一做为堪比汉奸,不思反清

皇子以射马为乐,臣子大惊:马是国姓射马不是找死

公元265年11月12日,司马炎逼曹奂禅位,高高兴兴当上了大晋的皇帝。但此时的司马炎时恐怕没有想到,自己的子孙比曹家的子孙命运要悲惨的多。魏国最后一任皇帝曹奂,「”禅让”后被封为陈留王,居住在邺县的宫

皇子以射马为乐,臣子大惊:马是国姓射马不是找死

公元265年11月12日,司马炎逼曹奂禅位,高高兴兴当上了大晋的皇帝。但此时的司马炎时恐怕没有想到,自己的子孙比曹家的子孙命运要悲惨的多。魏国最后一任皇帝曹奂,「”禅让”后被封为陈留王,居住在邺县的宫

历史秘闻 明朝两京十三省高清图,明朝的版图是不是仅有两京十三省

明朝的版图是不是仅有两京十三省?长城是不是明朝北方边界线?明朝的版图是仅有两京十三省。两京一十三省指明朝政府除京师、南京以外,分设十三个布政使司(省)。即北直隶(京师、北京、顺天府)、南直隶(南京、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