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明朝度量衡的单位是什么

Posted 皂隶

篇首语: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历史 明朝度量衡的单位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历史 明朝度量衡的单位是什么

我想知道明朝(明初)的度量衡单位

1两黄金=多少两银子

=多少贯铜钱=多少铜钱=多少文钱

1.尺=多少公分(国际标准)

2.寸=多少公分

3.丈=多少公分

4.斤=多重

5.斗=?

当时的物价

客栈:

上房=多少

普通=多少

物价:

白米一斗=多少

总之,我想要知道当时物价、度量衡等等的 

越详细越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裁衣尺: 1尺 = 34, 1寸 = 3.4

量地尺: 1尺 = 32.7, 1寸 = 3.27

营造尺: 1尺= 32, 1寸= 3.2

1石 = 2斛,1斛 = 5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1石 = 100000,1斛 = 50000, 1斗 = 10000, 1升 = 1000,1合 = 100

1石= 120斤, 1斤= 16両, 1両= 10钱, 1钱= 10分

1石= 70800, 1斤= 590, 1両= 36.9, 1钱= 3.69, 1分= 0.37

明朝米价在洪武二十八年以后基本上一两银子可以购大米二石。《明史食货二》:“于是户部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明代一石约等于现在的94.4公斤。按2006年大米价均价1.75元/斤计算。一两白银是2*94.4*2*1.75=660.8元。

明朝人的工资。 

柴薪皂隶:百姓有给国家服役的义务,不过服役是有工资的。轮到当役了,派给当官的跟班,柴薪皂隶就是买柴烧水、干杂活。年收入20两,计13216元。(明朝国家规定七品正堂可以有四名柴薪皂隶,县丞二员各二名,主簿二名,典史一名;以上官员,每人用马伕一名,国家付工资。)

马伕:给政府公务员赶马,出差办事使用。年收入40两。计每年26432元。

明朝县官:正七品每月俸禄7.5石或一年45两白银。实际月收入7.5*188.8*1.75=2478元。每年约3万元。其他收入:柴薪皂隶4个、马伕一个,这5个人工资由国家支付。冬夏官服和笔墨费由国家补贴。新官上任,还可以先拿到40两修理费。看起来七品县官45两白银跟马伕40两白银年俸差不多但是县官、典史等的住房、出行、皂隶人员、衣食花费基本由国家支付和补贴,所以年俸基本是净收入,而且笔墨费都是固定按两算由国家拨给,还有多余。马伕就没有那些好处了。

学生:“廪膳米人日一升,鱼肉盐醯之属官给之。”——《明史食货志六》。考上了秀才每人每天给一升米约2斤,(刚够两人吃)给鱼肉油盐。(注:明代10升=1斗;10斗=1石。)明代优待秀才时甚至可以拿到每月1两白银的廪膳费。不过明代的学生概念不是现在的学生概念,现代的学生只能算做童生,童生考成了秀才入了县学才算是廪膳生,才可以“食廪”,所以明代秀才不干活也可以生活,只是不干活只吃“廪膳”会很穷,所以有穷秀才之称。

街头挑担卖油的小贩:一年收入约20两。计人民币13216元。冯梦龙在万历年至天启年写有《三言》,其中《卖油郎独专花魁》中秦重只有3两白银的本银,街头卖一年油除去一年日用开支,还能剩余16两白银。“每日所赚的利息,又且俭吃俭用,积下东西来,置办些日用家业,及身上衣服之类,并无妄废。”除去一年用度剩余16两。所以记为年收入20两。

农民:农民的收入是多少?农民“人给地十五亩,蔬地二亩。”“新耕地免租三年。”假设古代耕种水准低只及现代的1/2或2/3,那么农民每亩约能收入250或350斤大米,按300斤算,南方一年收二季,北方一年收一季,如果丰年加勤恳,南方农民均毛收入15750,北方农民人均毛收入7875,除掉农具、肥料、水利开支、亩税(明朝每亩收税一斗,约20斤大米)

明朝物价: 

大米白银1两=2石即377.6斤。合人民币1.75元/斤。

上等猪肉白银1钱六分=8斤合人民币13.2元/斤。 

上等羊肉白银1钱二分=8斤合人民币9.5元/斤 

牛肉五斤白银七分五厘合人民币9.9元/斤 

五斤重大鲤鱼价白银1钱合人民币13.2元/斤 

栗子五斤价白银6分五厘合人民币8.6元/斤 

活肥鸡一只价白银4分合人民币2**元/只 

白布四匹价白银8钱合人民币元132.2元/匹 

绵花一斤价白银6分合人民币39.6元/斤 

高级红枣100斤价白银2两5钱合人民币16.5元/斤 

会试用黄绢伞二把价白银六分合人民币3元/把 

刑部用铁锹五把价二钱五分合人民币33元/把 

官用桂圆重二斤八两价一钱二分五厘合人民币29.5元/斤 

物价的稳定。明朝初几年和末期时物价曾有过一两白银买一石大米,正统年间也有一两可以买四石的年景,崇祯帝国乱时还有过二两一石的物价。但比起民国末年物价天涨,总算银子还是硬通货。明朝的物价基本是平稳的,尤其是官俸硬比例,一两比二石大米。对稳定货币价格有相当作用。

请上参考资料那个网址更加详细字数太多无法补充上

裁衣尺量地尺就类似现在的布尺跟卷尺


相关参考

黎族是怎样用特殊的工具来实施度量衡的

容积单位黎族对容积(体积)的计量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单位,按各地方的不同习惯,有不同的容积单位,一般由小到大有“筒”、“腰篓”、“升”、“斗”、“箩”、“谷桶”、“车”等几种。“筒”用一段竹节制成,“腰篓

古代有哪些计量单位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古代计量单位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高中历史课本上都会有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记载,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统一钱币度量衡,统一起来了当时紊乱的计量单位。计量单位虽然统一起来了,我

三国历史 三国人物身高,内附古代尺度单位,算一下自己的尺度

三国人物身高,内附古代尺度单位,算一下自己的尺度古人的度量衡单位 尺: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 咫:咫是妇女手伸展后从拇指

三国人物身高,内附古代尺度单位,算一下自己的尺度

三国人物身高,内附古代尺度单位,算一下自己的尺度古人的度量衡单位 尺: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 咫:咫是妇女手伸展后从拇指

一斤为什么刚好是500克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古代度量衡发展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一般来说,我们在称重的时候,用到的最多的单位就是“斤”,而一斤相当于500克,但是我们也知道,斤这个单位在古代的时候,和现代的重量其实是完

明朝历史 明朝的锦衣卫有何用处

锦衣卫原先是军事建制。明初的军制比较简单,其基层单位是卫和所,京城的禁卫军所辖卫所为48处。朱元璋改革禁卫军,建立了12个亲军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锦衣卫。锦衣卫的首领称为指挥使,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

分数的历史

分数的历史分数的产生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数是自然数(正整数),以后在度量和均分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样就产生了分数。用一个作标准的量(度量单位)去度量另一个量,只有当量若干次正好量尽的时候,

明朝历史 锦衣卫和东西两厂

其实东厂和锦衣卫是有较大区别的,而西厂更是前后只存在了不到十年。一、锦衣卫按照时间顺序,先谈谈由朱元璋建立的锦衣卫。明初的军制比较简单,其基层单位是“卫”和“所”,每卫辖正规军士约5000人,其下设所

明朝锦衣卫的历史以及著名人物

明初的军制比较简单,其基层单位是“卫”和“所”,每卫辖正规军士约5000人,其下设所,分为千户所和百户所,京城的禁卫军所辖卫所为48处。到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决定改革禁卫军,建立了十二个亲军卫,其中最重

明朝历史 明清的卫所制度是怎么一回事

设立及军户制度元朝户部尚书张昶最早提出卫所。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在全国的各军事要地,设立军卫。一卫有军队五千六百人,其下依序有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等单位,各卫所都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亦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