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 诸葛亮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Posted 三国
篇首语: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历史 诸葛亮对后世有什么影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历史 诸葛亮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为刘备提出隆中对策之后,一直为它的实现而努力奋斗。他帮助刘备联吴抗曹,占据益州,建立蜀汉政权,辅佐刘禅治理蜀国,厉行法治,赏罚严明,任人唯贤,集思广益,务农殖壳,发展生产,对少数民族实行「和抚」政策,维护了西蜀地区的统一,对
社会发展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
诸葛亮登上政治舞台后,大部份的时间是在军旅中度过的。长期的战争实践和学习先秦军事家的军事思想,使他成为一个具有相当军事才能的统帅。
首先,诸葛亮以法治军,纪律严明。史书记载说他「赏罚肃而号令明」,「法令明、赏罚信,士卒用命,赴险而不顾」。他率领的军队,「出入如宾,不围猎,不随意践踏庄稼」。在渭水沿岸屯田时,军队夹杂在百姓之中,「百姓安堵」,不感到惶恐。
其次,诸葛亮注意对军队的训练,讲究阵法。他曾指出:「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除,如果由一个才能不高的将领来指挥,不见得就必然失败,如果一个很有才**将领,统帅一支没有训练的军队,也很难取胜。」他训练的军除,「戎阵整齐」,「止如山,进退如风」,调动自如,有相当战斗力。他非常讲究行军作战和宿营的阵法,并取得很大成就。后人评论说他「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很得要领。」所谓「八阵图」,并不像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那样神秘,能够飞砂走石,遮天蔽日,而是一种行军、作战和宿营的阵法。在诸葛亮的约束下,蜀汉军队的行军、作战以至扎营、挖井、垒灶、掘壕、设障等都有严格规定,为的是便于攻守。诸葛亮病死,蜀军退走后,司马懿视察蜀军留下的营地,不禁连声称赞:「天下之奇才也」。
诸葛亮的八阵法,是一项重要创造,很受后人的重视。西晋的李兴指出:「推子﹝诸葛亮﹞八阵,不在孙吴﹝孙子、吴起时所无﹞」。西晋的马隆曾用八阵法夺取凉州,北魏的习雍主张采用八阵法抵御北方的柔然族,唐朝的李靖还根据八阵法创造了六花阵法。
诸葛亮对先秦军事家孙武、孙膑的一些军事思想有相当研究,并在作战中加以应用。他非常重视孙武说的「知彼知已,百战不殆﹝败﹞」,指出「不知其敌,每战必殆」。他还强调说:「用兵的原则,先要确定计谋,然后贯彻实施。要了解天时地利情况,观察人心的动向,熟悉武器的应用,明确赏罚的原则,研究敌方的策略,察看道路的险易,识别有利和不利的地形地物,判断敌我双方的情况,懂得进退的机宜,顺应作战时机,做好防御准备,加强征伐力量,提高士卒本领,进行成败的比较,考虑生死的代价,然后才能出动军除,委任将领,造成歼减敌人的态势,这是用兵打仗的要旨。」
在具体战斗中,他提出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使奇正相生,而变化无穷」。所谓奇,就是根据具体情况,机动灵活的作战,不受阵地、营垒的限制,采取迂回、暗袭等战术。所谓正,就是按照一般情况,对阵地、营垒,进行正面、公开作战。这两种方法互相配合,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诸葛亮以法治军,纪律严明,注意发挥士卒作用,强调知己知彼,提倡灵活机动的战术。这些军事思想和经验,对后世有极深且积极的影响。
相关参考
导读:孔子的学说对后世的影响取决后来历代帝王的统治需要,统治阶级需要什么,影响就是什么?秦朝是以法家立国的,儒家的思想和学说影响只在民间,所以才会有“焚书坑儒”的事情。汉代开始的时候是以道家的无为立国
导读:的学说对后世的影响取决后来历代帝王的统治需要,统治阶级需要什么,影响就是什么?秦朝是以法家立国的,儒家的思想和学说影响只在民间,所以才会有「焚书坑儒」的事情。汉代开始的时候是以道家的无为立国
孔子的学说对后世的影响取决后来历代帝王的统治需要,统治阶级需要什么,影响就是什么?秦朝是以法家立国的,儒家的思想和学说影响只在民间,所以才会有“焚书坑儒”的事情。汉代开始的时候是以道家的无为立国的,所
先秦的历史散文对后世历史家和古文家的写作有极其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叙事文的影响。叙事散文在我国过去的历史著作中占有极高的地位,但它的渊源则远在先秦。司马迁作《史记》本是想要上继《春秋》的,不仅采用《尚书
《世说新语》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单、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纵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世人的群像。通过
《诗经》特色和影响《诗经》的特色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诗经》是以抒情诗为主流的。第二,《诗经》中的诗歌,除了极少数几篇,完全是反映现实的人间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经验。第三,与上述第二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的出现,创造了我国诗歌史上的一个全新的时代——从集体创作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时代。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自己创作风格和个性的伟大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
夏圭(生卒年不详),字禹玉,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南宋绘画大师。"南宋四家"之一,早年画人物,后来以山水著称。他与马远同时,号称"马夏"。宁宗时任画院待诏,受到皇帝赐金带的荣誉。他的山水画师法李唐,又
由于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饶,成为有野心的人企图征服的目标。不论是外争、内斗,都令生活在中国土地上的人民苦不堪言。经过了多次的改朝换代,也被无数的统治者所统治,无疑的是:并非每一个统治者都是为民设想的贤
塞尚是法国著名画家,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作为现代艺术的领军人物,他被西方画家称为“现代艺术之父”,他所创作的作品成为当时的潮流,他作品的色彩与风格与当时的大部分画家有很大的区别。塞尚的一生曲折又多难,